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307806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关于职业社会声望的论文今年的寒假我进行了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关于职业的社会声望做了调查问卷。这项活动不仅让我丰富了假期实践经验,也让我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让我对职业的社会声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下便是我在这一次活动中的收获。在 90 个被调查者中,可以总结很多共性问题。农民的社会声望较低,这并不让我们好奇,因为农民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在我国农业技术不够发达的客观条件下,许多农民仍是靠天吃饭,收入不能保证。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有大量土地被征用,用来满足城市扩建中人口安排和经济建设,会发给农民大量的征地款,所以以往靠土地吃不饱饭

2、的日子不再有,生活不再艰难,所以他们放弃农民的职业,不愿意再辛苦耕作赚钱。再有年轻的村里人向往城市生活,大批涌入城市务工,希望追求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从而使种田的人减少。在声望较低的职业中有不少人选择了保安,民工和服务员这几项,从事这类工作的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不仅不能享受更高的物质生活,反而有时要忍受来自城市人嫌弃的目光,还有少数人对他们做出的不尊重的行为。可是细细想来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社区的治安需要他们维护,居住的楼房和读书用的教室需要他们的建设,我们离不开他们种种的服务。我们是否常常戴了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他们虽然不是光鲜亮丽的城里人,但是每样工作都是平等的,在平凡

3、岗位上工作的那些人更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不应仅以薪水多少来评价工作。同时我们也看到评价职业声望的因素中选择职业收入占很大比例,造成职业声望下降最大的是因为从业者过分追求金钱利益,在择业时的优先考虑因素中薪酬待遇也是首要考虑因素。这三个问题很明显说明受到金钱利益的诱惑不少人把赚钱作为首要目的,当然这是没错的,可是当金钱和道义在工作中也不得不做出取舍时,大多数人又会有怎样的选择?我们不得不说社会上金钱至上的风气已经呈愈演愈烈的势头,个人永远是社会中的个人,只有牵挂着国家的命运,在岗位上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才能使国家快速发展。在调查中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答案显得更加多元化,他们认为享有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

4、中公务员应是一个满意选择,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人说人们更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收入有保障的工作。这就造成这几年报考公务员之热的局面,大家如果有一种出于自身的相似的价值取向,势必会造成某一职业的激烈竞争。在愿意从事的工作中更是由不少人选择了公务员,教师,医生这样的职业,还有根据自己专业考虑的一些人会选择工程师,律师等职业。与其他三组人群不同的是更多人认为具有高学历的人在从事声望较高的职业中占很多比例,而不同于成年人和老人对于这个问题普遍回答是掌握一门技能的人,看来在大学生心中学历仍是一块闪闪发光的敲门砖,而经历过职场打拼的成年人更认为人有一技之长十分重要。老年人也认为技能是人在社会打拼的重要条件

5、。可见如何把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学历有时也并不是万能的通行证。同时在调查中,80%左右的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社会声望并不关注,而且也表示对自己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有安于本职工作的良好心态,而且比较认同自己的职业选择。但处于经济蒸蒸日上的国家中,社会转型带来的人们对不同职业的重新解读也会有更新的见解。所以一定时期内的职业声望的高低并不具有稳定性,它更多表现的是一定时期内人们根据对不同职业的了解程度所作出的带有主观性的判断。从中可以提炼出许多共性的东西让我们对当前社会就职心态有所了解。正如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有不少人对职业对理解有些狭隘,更多的人只是把它当做赚钱工具,更多人想到的是个人生活的舒畅。其实一种职业就对应一种奉献,我们在岗位上更多的是精神贡献,是对社会的无形的自我奉献,并且我们的价值也因有了社会的需要变得更加有意义。所以只从小我中评价职业是不可取的。这次调查让我看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对自己的择业理念有了更好的提升。我们不应被金钱的诱惑蒙蔽双眼,要平等看待每一项工作。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应该更多的追求实际的东西,牢记振兴国家的使命,以自己更好的行动回报社会,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2011 年 2 月 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