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99543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媒介改变我们的生活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名词)“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 ”在这里, “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 “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 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在英语中,媒介“media”系“medium”的复数形式,它大约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

2、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则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更多的倾向于新闻媒体。主要讲三个问题:一、越来越让人离不开而又尴尬的媒介新闻界流传着一句很有名的话:“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上的瞭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注视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 ”这是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对新闻工作者的定义。1904 年 5 月,普利策

3、在为北美评论(North American Review)撰写的一篇建议成立一所新闻学院的文章中总结了他的信条:“我们的共和国将与媒体共存亡。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的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而缺乏它,人民大众的政府既虚伪又令人嘲笑。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一个像自己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 ”我们自己的定义:党和政府的喉舌。西方的另一些定义:第四权力、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篱笆。 (2009 年 8 月,巴西电视台自由运河栏目,华莱士)因此,我们开始糊涂了:媒介到底

4、是个什么东西?谁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法国政治学家阿历克谢曾对大众媒介作过这样一番描绘:媒介就像一双充满权力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生活。形象地揭示了目前的一个基本事实:即当人们日渐依赖大众传媒与其生存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的同时,权力因素正活跃于人与媒介无法回避的联系之中。二、传媒时代生活的悄然变化雷蒙威廉斯是 20 世纪后半叶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西方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称为“英国文化研究的祖师”。他指出了两种研究技术的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视角,第一是技术决定论,第二是症候性技术论。技术决定论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关于技术发展的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它建立在两个原则基础上:技

5、术的变革是自发的,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这种理论认为,技术创造了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条件,技术发展在社会变迁中起决定作用。症候性技术论决定论色彩较弱,它强调技术进步来源于整个社会对变革的渴望和追求。该理论认为,技术的进步是自发的,但要依赖于社会的“选择”和使用。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媒介发展的历史就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历史,就是受众群体不断分化的历史。电影的出现,使受众分化为以剧场为单位的小群体;电视的出现又将受众锁定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空间里;而如今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比如 MP3、MP4、手机、计算机,它们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制造了更加个人化的消费模式。这些传媒新技术对社会生活的

6、改变显然是巨大而无孔不入的。简单介绍几种:1、无可奈何的文学。汉朝大诗人曹植说:“盖文章,为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无独有偶,英国唯美诗人王尔德也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我要有一句名言来震憾这个世界。 ”今天,已经不可能有这样的文章和诗人了。原因就在于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一是改变了人类的情感。苏东坡贬海南。韩愈贬福建潮州:“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获罪,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

7、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这首名篇。)二是扼杀了人类的想象力。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江。”三是分化了文学的功能。骆宾王写过讨武则天的檄文。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2、愈来愈远的英雄主义。英雄主义产生的基础:人类对生命的神秘和崇拜。在科学的眼里,生命只是一堆炭水化合物。曹操的割发代首。人生

8、四大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泰戈尔:“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内心的正义逐渐地离我们而去。荆轲、陶渊明。社会正义越来越低于或等值于金钱的价值。武汉大学生救人事件。3、琐碎的思维方式。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我们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凭借各种媒介而得以延伸”,同时,他更强调这种延伸对人、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任何一种感觉的延伸都改变着我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即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其次,新媒介传递信息快捷且容量大。麦克卢汉还曾断言,电子媒介使大家更加相互依赖,重新塑造成一个“地球村”。被媒体左右,缺乏判断。人们对飞机的普遍恐惧心理。当前的非理性表达。邓玉娇事件。4、孤独和

9、自恋。这同样也是麦克卢汉的观点。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

10、,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

11、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

12、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网络世界中沟通的主动性、对话的平等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交流的匿名性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地区化、去现实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为人们提供了逃避现实的空间和可能,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个人身份被构建的方式和场所。人类因群体生活得到进步,因网络又从心理上回归了原始社会。三、我们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生

13、活施拉姆(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说过,“我们的传播行为证明我们是人”。这意在证明人才是传播的本体,一切传播活动的惟一标准和前提乃是人的利益。人不应该为媒介所累、所乱、所毁。我的态度是三个“亲近”:1、亲近文化。文化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的文化之根会结出不同的生命之果。文化是一个对付复杂社会和各种诱惑的最有力量的武器。刘项之争。2、亲近自然。自然是净化人的心灵、抵御纷繁复杂的骚扰的最好场所。“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黄庭坚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垄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 ”3、亲近人。信人之向善,交人之能交,容人之可容,舍人之该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方外圆。构筑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