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50235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科研究生工程测试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系统设计与实践 实验课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万用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术; 3、熟悉元器件的布置及实验板的使用; 4、熟悉稳压电源的制作。 5、熟悉电阻应变片的分类与原理; 6、熟悉应变片的粘贴工艺; 7、熟悉应变片的组桥及注意事项;8、熟悉应变片传感器标定曲线绘制。 9、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和功能; 10、掌握典型差动放大器制作。 11、熟悉测试系统的搭建; 12、对测试系统进行加载实验; 13、熟悉数据采集流程。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万用表、电烙铁、焊锡、焊剂、偏口钳、多功能实验板、变压器、7805 稳压器、 二极管、电容、导线、剥线钳 120 的标准

2、电阻应变片、砂纸、502 胶水、丙酮、无水乙醇、脱脂棉、镊子、 电烙铁、医用胶布、接线板、刻刀、等强度应变梁 开放式传感器试验箱、电阻、F741 运算放大器、电位器。 信号接口箱、USB2010 采集卡、计算机3、实验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其基本的原理是: (1)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 220V 的交流电变为 9V 的交流电; (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原理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3)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对整流后的电流进行滤波; (4)利用 7805 稳压器进行稳压。图 1 单稳压电源 金属栅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导体的“应变效应”特性,即应变片受到 外力作用发生变形

3、(伸长或缩短),其金属栅电阻值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式 (其中 为一段敏感栅材料的灵敏度系数)可知敏感栅材料的电阻 0 K R R 0 K 变化率与应变成线性关系,如果已知 ,再测出 就可以求出应变 。 0 K R R 电桥电路如图 2 所示。电桥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桥受到应变后分别有微小 电阻增量 、 、 、 ,这时电桥输出电压将有增量 ,在 1 R 2 R 3 R 4 R BD U 的情况下, ,相邻桥臂 4 3 2 1 R R R R 4 4 3 3 2 2 1 1 BD 4 U U R R R R R R R R 符号相异,提高电桥输出、解决温度补偿和许多实际问题。 图 2 电桥电路运算放大

4、器的内部是一个高增益的多级晶体管放大器,本次实验采用差动 放大器,即输入信号同时加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上,差动增益为: ,其电路图如图 3 所示,运放 741 引脚如图 4 所示。 2 4 1 3 1 2 0 d R R R R U - U U A 图 3 差动放大器 1、8 脚:调放大器内部零 2 脚:-IN“-”输入端 3 脚:+IN“+”输入端 4 脚:-Vs“-”电源 7 脚:+Vs“+”电源 6 脚:OUT 输出端 图 4 运算放大器引脚功能 本测试系统框图如图 5 所示,其原理电路图如图 6 所示。通过对系统的标 定之后,即可将其作为一个称重系统。 图 5 测试系统框图 图

5、6 典型测力系统四、实验步骤 1、学习万用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并用万用表测试本次实验所用的电容、 二极管等能否正常使用和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2、绘制电路图; 3、选择 7805 集成稳压器、确定 7805 输入电压范围; 4、选择变压器,选择次级电压为 12V,功率为 5W 左右的变压器; 5、选择二极管,二极管选择 1N400 系列,其电压在 100V800V 以上, 电流为 1A; 6、选择电容,输入端选择电容量为 500u 1000u 的电解电容、输出端选 择电容量为 200u 左右的电解电容以及容量为 0.01u0.1u 的无极性电容; 7、制作,将元器件按一定的规则放置好,画出连线草

6、图,看线路能否走通, 走线是否合理,元器件放置要尽量整齐美观,焊接时要先焊接阻容元件,后焊 二、三级管,全部完成之后,检查是否有错焊、误焊,最后进行通电测试; 8、用偏口钳切断焊在多功能实验板上的元器件引脚的多余长度; 9、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测试输出端的电压是否稳定。 10、试件表面处理 (1)去除等强度应变梁表面氧化皮、铁锈等,用适当的砂纸进行打磨,打 磨面积为贴片面积的 3 5 倍; (2)用细砂纸将贴片表面打成与应变片轴线方向成 45的交叉纹路; (3)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丙酮或无水乙醇等对贴片表面进行清洗,直至脱 脂棉不见黑迹为止。 11、贴片 将电阻应变片用 502 胶水粘在等强度应变

7、梁的上下表面,每面贴两个,贴 片时应注意: (1)贴片时要考虑贴片的位置、方向,引出线应朝向便于布置导线的一方; (2)502 胶涂刷宜薄不宜厚,要涂抹均匀,电阻片贴上之后,盖上一小张 塑料薄膜,用大拇指从电阻片的一头轻轻按压,挤出气泡和多余的胶水; (3)待胶水稍干后,用一只手的拇指垫上塑料薄膜后按住电阻片的尾部, 另一只手持镊子将引线揭起来。12、电阻应变片的保护处理在引出线下面贴一块绝缘胶布,起到引出线与被测件之间的绝缘作用。再 用一小块绝缘胶布贴到引出线的根部,起到固定和保护引出线的作用。 13、组桥 (1)将电阻应变片的引出线焊接在接线板上,并用刻刀将多余的引出脚刻 掉; (2)用导

8、线将四个电阻应变片连接起来组成全桥。 14、应变传感器标定曲线绘制 (1)将传感全桥的供电与自己动手制作的直流电源相连接,桥路输出信号 大小用万用表来测量,万用表的档位拨到直流 mV 档; (2)在等强度应变梁的悬臂端用砝码进行加载,在逐渐加载的过程中记录 砝码的重量与等强度应变传感器的桥路输出的信号,同时记录在逐渐卸载过程 中砝码的重量与等强度应变传感器的桥路输出信号。 15、按实验原理图准确接线; 16、将传感器输出信号和差分电路的输入端断开,并将差分电路输入端短路, 调节电位器 W2,使差分电路输入为零; 17、调节电位器 W1,使传感器输出为零; 18、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差分电路的

9、输入端,用万用表测差分电路的输出 电压,如若不为零,可再调节 W2,使其输出电压为零; 19、做加载实验,观察差分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满足: 2 1 100 o U U U 20、系统搭建,将自制稳压电源、自制应变传感器、自制差动放大器用导线依 次连接起来; 21、软件设置,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接口箱与 USB2010 采集卡 连接,通过 USB 接口将 USB2010 采集卡与计算机连接,并将软件相应的通道 参数矫正系数先设置成 1,空载时运行软件,将其调成自动校准零点,使空载 时输出为零。22、系统加载,统计加载和卸载软件上所显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用 ECXEL 对数据进

10、行处理与回归分析. 23、称重参数设置,在通道参数中将通道单位改为 kg,校正系数改为回归函数 斜率的倒数,利用自动校准零点自动添加校正数值 24、称重,在等强度应变传感器的悬臂端用砝码进行加载,在逐渐加载的过程 中记录砝码的重量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的大小,同时记录在逐渐卸载过程中砝 码的重量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关系,并用 ECXEL 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回归分析。五、数据记录 位 置 电桥输出 1000u 电容两端 7805 的 2、3 管脚 输出端 电 压 9.03V 8.02V 11.01V 4.96V 加载砝码的重量(kg ) 0 0.5 1 1.5 2 加载过程传感器输出 (mV) 0.6

11、1.1 1.6 2.1 2.7 卸载过程传感器输出 (mV) 0.6 1.1 1.6 2.1 2.7 加载过程 U 0 (mV) 0 50 102 155 208 加载过程 U 0 (mV) 0 51 103 156 208 标定输出(kg ) 0 0.5 1 1.5 2 标定后加载输出(kg ) 0 0.50 1.01 1.50 2.03 标定后卸载输出(kg ) 0 0.50 1.01 1.50 2.03六、实验结果 通过变压器的变压、整流电路的整流、电容的滤波以及 7805 稳压器的稳 压,在输出端用万用表测量实际值为 4.96V,和理想值 5V 很接近,满足实验需 求。 通过传感器加载和卸载曲线可以看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加载砝码的重 量之间成线性关系 y=1.04x+0.58 ,相关系数 R 很接近 1 ,可说明传感器贴片贴 放正确,且正常工作。 差分电路输入和输出回归线性方程为 y=100.06x-58.802,斜率为 100.06 满足放大倍数为 100 ,表明放大器电路正常工作。 通过标定后的软件进行加载测量,显示重量和实际质量有一定偏差,但在 一定误差范围内,实验结果还是可以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