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200844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中学 刘念杰 一、教材分析 三步球运动是一项用手进行传、接配合,三步之内必须完成传、接或射门动作的新型球类运动。三步 球比赛双方分别上场6名队员,通过传、接等技、战术配合将球射进对方球门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 得分。比赛中,队员可将球向场内的任何方向传、抛,可用除膝关节以下部位的其他任何部位进行传、接、 射等动作,可以持球向任何方向跨、转两步突破,在第三步落地之前必须传球或射门。它主要包括:移动、 传接球、断球、射门、守门等技术及战术。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快 速发展时期,由

2、于学生对沙包都很熟悉,三步球与其相近却又不同,所以多数学生都会有陌生感。但是三 步球本身又起源于沙包,学生小时候对沙包的兴趣会有一种正迁移,并且在学练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功和快 乐,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和自我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次 教学内容 课课练 备注 第一课时 原地传接球 一分钟跳绳3组 第二课时 移动传接球(以移动传接为重点) 单足跳3组 本课 第三课时 移动传接球(以“三步”移动传接为重点) 跨步跳3组 第四课时 断球(防守)技术 跳绳跑练习 第五课时 射门技术 仰卧起坐50次3组 第六课时 基本战术 双摇跳绳50次3组 第七课时 教学比赛 仰卧两头起20次3组 第八课时 考

3、核 本课是单元计划(共八课时)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传接球技术中的移动传接球进行 指导教学,在学生练习中强调配合协作,体验成功和快乐,从而更好地达到三步球“配合才能前进 协作 才能成功”的设计理念。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移动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难点:传球的时机、力量、空间的综合运用 五、本课的教学目标 1.85的学生能够较好掌握三步移动传接球技术,达到稳传稳接不失误;其余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三步 球的移动传接球技术,传接失误率在10%以下。 2.学生的上肢力量及投掷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中,学生的灵敏、躲闪、奔跑等 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体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3.利

4、用组合练习和配合传、接练习等不同形式,学生能够体会到与别人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团结协 作、共同进步的品德意识。 六、本课的教学构思 1.作为一节技术传授为主的课,本课在保持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要求和教材特点,进 一步强调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本课学习方式主要以接受式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相结合,在观察教师示范动 作,完整认知和学习移动传接球动作后进行模仿练习,另外以体验过程为主,结合小组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增长实践经验,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性学习。 2.在教学评价环节,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诊断性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 深刻理解移动传接球技术动作。

5、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鼓 励性、进步性评价来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本课的准备部分采用了学生常见的“投沙包”游戏。该游戏融合了三步球的移动、传、接、断等基 本技术,在学生原有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游戏化导入方式,既解决了学生技术学习的枯燥乏味,尤为后续 教学做好了铺垫。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使教学内容自然过渡,让学生快乐 的学习。 七、教学组织与方法 1.本课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和目标,运用同质分组,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整节课都围绕移 动传接球练习这个学习中心,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6、。课开始时进行熟悉球性练习,个人自由展示或组合练 习。 2课中,注重发挥体育骨干的带领、带动作用,精心组织全组学生积极进行学习和锻炼。老师利用 正确的示范和准确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明确的了解自己的学练要点。 3本课的重点是三步移动传接球技术,练习时两人的传接练习、移动传接、不同距离、增加防守队 员等不同层次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选择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建立分层教学基础,可以培养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营造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4本课的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评价互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 生在欢乐互助的氛围下掌握三步移动传接球技术动作,达到“玩中学,学中

7、乐”的有效学习的教学效果。 八、专家点评 三步球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符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课改精神,教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健 身性、教育性,能够丰富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很好的研究和推广价值。本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 操作,准备活动与主教材的教学衔接较好。教学步骤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过渡自然合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较高。根据教材 的特点和运用组织教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效果较好。 移动传接球技术教案 年级:七年级 人数:40人 执教教师:刘念杰 教学内 容 三步球:移动传接球技术 教学目 标 1.

8、85的学生能够较好掌握三步移动传接球技术,达到稳传稳接不失误; 其余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三步球的移动传接球技术,传接失误率在10%以下。 2.学生的上肢力量及投掷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中, 学生的灵敏、躲闪、奔跑等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体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3.利用组合练习和配合传、接练习等不同形式,学生能够体会到与别人 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品德意识。教学重 点 难点 重点:移动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难点:传球的时机、力量、空间的综合运用 结构 教学内容和活动内容 次数 时间 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

9、学习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准备上课 要求:快、静、齐 准 备 部 分 二、热身活动: 1.热身操 2.熟悉球性练习 3.原地传接球练习 4有“干扰”的传接球练习 3 2 2 2 教师领做(音乐响起,大家一起来) 1.学生两人一个球,进行抛接、传 接等练习,体会三步球的特性。 2.根据要求认真练习,达到活动肩、 肘、手腕等关节的目的。 掌握基本的传接球动作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发现的情况,总 结引导下一步的移动传接球 基本 部 分 三、移动传接球的示范与讲解 1.移动接球 一人原地传球,另一人向左、 右、前、后移动做接球练习 2.移动传球 左右跨步传球 6 1 5 1.

10、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示范动作 准确到位。 2.学生认真观察、尝试、模仿。 分散队形: 1.重点体会移动接球的动作要领。 适时引入“提前量”的概念。 2.尝试判断球的落点并快速移动的 动作方法。基本 部 分 左前右前上一步传球 3.有防守的移动传接球练习 二传一抢 三传二抢 四、教学比赛 3对3或4对4 简易教学比赛 6 6 6 分组进行 同时练习 要求: 1. 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准位置, 明确练习要求。 2. 传接球时注重手臂力量的控制。 3. 分小组认真练习移动传接球。1.强调简易规则 2.同学相互鼓励,胜不骄、败不馁。 结 束 部 分 五、放松活动 1.放松活动 2.课堂评价 5 1.学

11、生调整呼吸放松。 2.师生一起做,动作轻缓适度。 1.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2.归还器材 生理 负荷 预测 练习密度: 4050 运动强度:中上 心 率 曲 线 图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场地 器材 平整场地一块、三步球41个、 球门若干 安全 措施 1.手腕、肘、肩关节的充分活动 2.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紧扣濮阳地方特色教材三步球实际,课堂组织形式活泼有效,课堂 练习手段丰富多样,通过教师适时点拨,启发诱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享受到三步球运动带来的身心

12、愉悦,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了锻炼,在 比赛中收获了自信。 成功之处主要有:1.本课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通过教师 引导、学生学练、分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2.本课没有过多的队形变换,按照常规队形进行强化练习,分组科学,指导到位练习 密度合理,练习效果明显。 3.本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到了每位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本课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学生分组比赛中,教师对比赛规则的规定强调不够,学生理 解不是十分到位,导致比赛过程中出现争议。 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自由的 空间获得更大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够灵活掌控,收放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