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105514 上传时间:2018-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贴近生活 学科整合 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雕庄中心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课程 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 助和附庸,而是基于学生的直接 经验,密切 联系学生 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具有独特功能并相对 独立的新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开展一年来,师生从实践中获 得了各自的收获与真切 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 师与其他指导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 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学校管理、实践研究也随之有了新的 转变。我校地 处城乡 结合部,是一所保留着农村气息的现代化省级实验小学。许多学生来自农村或 家长原先

2、为农家子弟;学校教师也大多居住、生活在当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 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参与 教科研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 转变与优化;家长、社 会对学校评价较高。这些都 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 合,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奠 定了基础。 结合我校实际,在广泛征 询市、区教研 专家意见,并听取群众建议, 调查学生喜好的前提下,制定我校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 课程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中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 的年龄特征,我校把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设定为: 1、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

3、富经验;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的一些常识,形成从自己的生活 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尝试在指导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比较丰富、自主的探究活动。2 3、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 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 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会简单的信息资料的了解、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能使用语言、 文字、图表、照片、演示、操作等方式表达自己或小组成员的收获、成果、体 会、疑惑、问题等。 5、学生在活动中养成敢于质疑、勇于求真的探究意识与科学态度。初步 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

4、他 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 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小学阶段,主要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 指定领域;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综 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整合起来。强调小学生的活动要符合他们 的年龄特征,提倡贴近生活,倡导亲身经历。因此,我们: 首先,全面了解学生需求。调查显示,学生对小种植、小饲养、小鬼当家、 生活中的现象、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等兴趣较浓。考虑到学生需求的可变性,在 每个教室设置“奇思妙想”问题箱和“我能行”回音壁。 其次,分析活动的可行性。学生感兴趣的

5、这些活动,我校教师大多能提供 帮助与指导,我校红领巾植物园作为劳动基地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且可 以极大地利用家长、社会的支持力量。再说由学科教学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行 学科综合活动也是学科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教学需要。 第三,保障活动的安全性。3 第四,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认识计算机,熟悉键盘、鼠标,会利用网络收 集信息,下载有关内容,修改有关内容,输入文字等。 第二学期长线主题为(播种希望): 方案提出背景: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上学期甘薯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都有种植甘薯等 农作物的迫切愿望;学校植物园可以充分地利用起来,许多乡村学生家长还保 留着或多或少的自留地;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种植比较了解

6、,能为学生的实践 活动提供广泛的支持与有效的帮助。联系学生生活在农村,与土地比较亲近, 可以整合劳动、科技、语文、数学等多种学科,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升学生 素养。因此提出该套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期望目的: 学生在亲身参与种植、管理、收获等一系列的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体会泥土中孕育生命的神奇力量; 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生成问题,不断观察研究、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产生 探究的欲望,在老师或其他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研究; 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得到发展,在活动中学会质疑、学 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加劳动的情感,体验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7、 活动预想流程: 1、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跟着爸爸妈妈上菜场认识蔬菜,去田间了解春 天菜地里都有哪些蔬菜,画一画、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蔬菜。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种的蔬菜,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种植的一些方法, 然后组成各种植小组,制定种植计划。4 3、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好天气,带领学生上植物园种植自己最感兴趣的 蔬菜,并要求他们细心培育蔬菜,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家里种植。 4、各小组分头开展研究活动。除指导老师予以密切关注外,若有需要, 可聘请校外辅导员及专业指导人员等进行相关协助;提醒学生在探究合作的时 候及时将自己的发现、感受、在实践中生成的新问题作好记录或者写好观察日 记。在校外活动时一定要争

8、取家长的同意和支持。 5、分组或个人就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针对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采 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如参观、调查、尝试种植、对比实验) 。 6、汇总、交流。利用文字、图片、音像、演示、操作等方式将研究成果 与全校师生共享,同时也呈现研究过程中的酸、苦、辣,一起共同体会成功的 欣喜,欣喜的不易,以及不易的值得!第二学期短线活动根据学生需求和各班不同情况、学生差异而生成、展开。 三、 课程实施: 1、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保证每周三课时 的活动总量,其中每周有一课时进行信息技术教育。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 合,即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在每周一中午的综合实

9、践活动 教师碰头会上(双周为教研活动)确定各班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时间,与其他学 科有冲突时作局部调整,有时也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学科打通使用。 每周一将本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相关内容安排在全校公示,让全体教师了解 综合实践活动,为以后全面开展打下基础;便于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鼓励教 师参与其中;必要时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家长,听取家长意见,争取家长的参与 支持,也有利于校外活动的安全保障。5 2、课型: 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型、知识普及型、实践活动型、专题研讨型、成果交流 型等。 3、师资: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 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

10、评价者。 教师、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动态生成的实践主体,教师和学生在特 定的情景中共同创生着课程。教师自身会在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起成长。 分别聘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数学专任教师担任三年级各 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任教师。其他申报人员组成临时指导小组。并组成 由校长、教科室主任、艺术、信息技术、英语、心理教研组长等为核心的智囊 团。从教师层面上来讲,要求是自愿加入课程实验、主动应对挑战,教师的热 情与兴趣是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前提;考虑到活动开展的便利性,优 先考虑由班主任老师担任专任教师,便于对课程的协调与活动的组织;同时吸 收所有有志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一起来出谋

11、划策、协作指导,弥补专任教师 的不足,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召开家长会,利用宣传橱窗,特别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本身让广大家长、 社会人士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关心综合实践活动,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聘请一 部分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老师。 四、 课程评价: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起着对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变6 化的评估作用。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 评价活动中教师更要优先思考的是评价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否与课 程实施的全过程并行,是否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 每一学习个体的处境

12、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主体精神,以促使 每一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1、对学生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 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 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教师、家长都可以作为评价者,评价方式也是 多样的,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档案 袋评价、他人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以学生自身作为评价主体的一种评价方式,据综合实践活动 的目标,以“态度、能力、方法”三个纬度设计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填写自 我评价表,对于自身获得的学习结果、思考方式、心理变化等有一个清晰的

13、认 识,以促进自身向好的方向发展。 (2)档案袋评价 它搜集了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搜集的原始信息、活动后的体验报告、 照片、教师家长的评价表,以及各类荣誉证书。要求学生在完成某一项课题研 究或活动过程后,将反映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挫折,放入档案袋中。学生将 成为自己成果和进步的积极评定者。通过展示和评比,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正 确认识自己的机会,既看到自己的不足,更看到自己的优点,找到一个新的努 力方向。档案袋的建立,促进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 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和进步的喜悦。 (3)他人评价7 评价表式的评价、档案袋的评价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学生自我评 价的方法和过

14、程,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同学、教师、家长的评价也是非 常重要的。 3、对教师评价重过程,由学校行政评价和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三部分组 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工作相当复杂和琐碎,指导的空间又相当 广泛,参与的教师与其他志愿人员又多。仅局限于核定一定的工作量并不能体 现这一门新课程的意义,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这是一次挑战与机遇,鼓 励教师主动应对,发扬奉献精神与探索精神。除对专任教师核定每周三课时的 工作量外,我们采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办法对指导教师实施单项考核,考 核指标等同于学科考核。 4、对课程的评价由校行政、教师和学生三部分形成。 首先,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

15、纲要,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思想、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重点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 读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常州教研网、中国活动教育网等相关 内容。并在校园网上专门开辟理论学习、方案设计、活动心得、友情参与、资 料共享等拦目。每逢双周一中午教师例会后组织教研活动,智囊团成员和专任 教师全体参加,其他教师自愿加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实 施中的案例分析,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其次,加强与我校市级重点课题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 之间的联系。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加强学科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实践活动 对学科的综合性。以转变学

16、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体验、 反思、探究和创造,教师在服务、引导、帮助的过程中发展、成长。 第三,学校行政、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力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者、8 生成者,共同开发课程、完善课程、形成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 对课程的评价也应注重过程,评价更多的体现为服务、保障、沟通、引导与激 励。 (执笔:陶建平)9 附 1: 雕庄中心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安排 一、综合实践活动专任教师: 年级班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职称 职务 组长 陶建平 男 1969.2 大专 小学高级 副校长 三(1) 何文娟 女 1979.11 大专 小学一级 班主任 三(2) 汤 英 女 1979.6 大专 小学一级 班主任 三(3) 黄 瑛 女 1978.7 大专 小学一级 数学教师 三(4) 张文伟 男 1964.1 大专 小学一级 班主任 二、协作人员(临时聘请) 家长委员会成员 社区专业人员 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包括学校有志于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位教师和员工) 三、智囊团构成: 陶建平 男 教龄 18 年 小学高级 副校长 吴佳伟 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