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5909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归园田居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二、 教学重点1、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2、背诵全诗。三、 教学难点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四、 教学方法 诵读式、讨论式、启发式 五、 教学时数 1 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家园,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世外桃源”。作者 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和平安宁的社会。这样的理想世界一经陶渊明笔下流 出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共有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陶渊明以及他的作品对后世的

2、影响之 深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陶渊明的田园世界,感受那份纯真与质朴。 二、诗歌总是眉目传情,这首诗歌的标题传达着怎样的情感呢?又有一些怎样的含义呢?这个题目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归园田 居(回到家园自己在田地里居住)另一种 是归园 田居(回到自己的生活过着田居生活,你们选择哪一种?) 生:归园田居,学生齐读标题。 三、百世田园之主-识田园之景。 1、作者想要回归的田园识怎样的呢?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学生自由诵读全诗,圈点勾画,明确范围。全班齐读) 2、这是怎样的田园?从哪里看出来

3、的? 这是宁静的田园。 这是充满生机的田园。 这是清净悠闲的田园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十余” 、 “八九” ,这两个约数,显示出主人的生活 应该是十分简朴的,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有一种满足感。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春天,榆树柳树浓荫覆地,夏天,桃花李花互相 争艳,弄姿堂前,素淡与绚丽交相成趣。尤其是“荫”和“罗”两个动词的使用,更让2 人体会到它们几乎是含情的,是一幅色彩纷呈的图画。 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你看那暮霭中隐约可见的远处村庄,还有那轻柔漂 浮在村落上空的炊烟,有着浓浓的乡村气息。画面一下由前四句近景拉到远景,犹如电 影镜头一样慢慢拉开,充

4、满农家风味的草屋也融入到这深远的背景之中,给人以平静安 详的感觉。同时, “暧暧” 、 “依依”都是叠音词,又使诗歌具有了一种音韵美。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这使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诗人不写虫吟鸟唱, 不写人,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写了人们生活的环境,狗在幽深的巷子中吠叫, 鸡在桑树的顶端打鸣,这完全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世界,让我们不禁想到在这 里生活的人们必定是怡然自得、幸福快乐的。同时,狗吠、鸡鸣虽写动,诉诸于听觉形 象,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幽静,正是这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 动衬静的写法,不会让你感觉到喧嚣和烦躁,营造出的是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

5、 e.“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写出了田园生活之乐,反映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 “无尘杂”是说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情,看不到令人厌恶的“官场现形记” , “有余闲” 是说可以不必做官场上的那些客套应酬之事,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吟诗。这一无一有, 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和理想境界。 诗人为我们营造了简朴、空阔、优美、恬淡、朦胧、宁静、和谐的美好意境。这一 片美似仙境的田园,这是多么安宁和谐的田园生活啊,现在就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诵描写 田园生活情景的诗句,感受这田园生活所带来的情趣。 (生读) 语言朴实如话,意境清幽恬淡,感情真挚自然(陶渊明的诗歌风格) 由于这种诗风独树一帜,开创了田园诗一

6、派,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到唐代又发展为一个顶峰,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所以陶渊明 被后人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始祖” 。 三、千古隐逸之宗-品隐逸之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平淡自然的景物在陶渊明笔下如此安宁,令人向往,显然对这样 的生活充满了欢喜之情。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如此喜爱这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呢?我们只 能到他的内心世界中去寻找 (1) “少无适俗韵”的“流俗”是什么?做官求禄(2)、 “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是什么?热爱自然 (3)、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既然是“少无适俗韵”,又为何“落网”?(多媒体展示)贵族后裔,理当继承先贤;儒家学子,义当大济苍生;

7、一家之主,情当求禄养家。“一去三十年”:29 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闲居;五六年后又做3 幕僚,为时不长。41 岁(405)辞去彭泽令,直至 63 岁去世,再未做官。陶渊明早年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当时的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 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在这样的政 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 选择归隐。 (4)、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 “池鱼”指什么?“旧林”、 “故渊”又指什么?“羁鸟”、 “池鱼”:“官场”中的诗人。“旧林”、 “故渊”:诗人久违

8、的园田。(5)、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守拙”并不仅仅是诗人自谦的话, “愚拙”,也是流俗对他的讥讽。面对流俗讥讽, 仍然“坚守”不变,很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战斗意味。 诗人最后以这样两句作结:“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6)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樊笼”指什么?“自然”指什么?“返自然”又指什么?回归“田园与本性”(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自由、安逸、喜悦 (7):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学生再带着感情读全文 (8)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读出一

9、个拒绝沉迷物欲,坚守精神;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的陶渊明。 (9)他的归隐田园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 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 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 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 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四、自主探究 那么你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陶渊明选择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怎么 看呢?(幻灯片:众说纷纭问题一)请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你的见解。 (讨论两分钟后, 生答

10、)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著名诗人、学者叶嘉莹女士汉魏六朝诗讲录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 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 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自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 是最无悔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陶渊明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世俗,我相 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陶渊明一定会坚持他少年时“大济苍生”的理想,创造陶氏的 辉煌。4一个安

11、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他留给我们的是充满诗意的人生和太 多的思索。 五、背诵全文 从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你们对于人生志趣、道路的选择似乎有了更多的 思考。那么最后,就请同学们再次来体会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乐趣,自由地朗诵这首 诗归园田居 。这首诗通俗易读,最好能够做到当堂背诵,开始。 (生读) 我们一起来背诵全诗。 (师生齐背) 六、作业布置;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附: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靖节先生)田 官场尘网、樊笼 理 田 语言朴实如话 园 (厌恶) 想 园 意境清幽恬淡 之 田园旧林、故渊 生 诗 感情真挚自然乐 (喜爱) 活 风 官场中人羁鸟、池鱼人格

12、追求 附:了解陶公 【生平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 。田园诗是陶诗的重要部分,内容描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和淳朴的 风俗人情,抒发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衷心喜爱,表现了作者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品 格。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死后, 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 青年时期,有“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 29 岁为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 。 36 岁时,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 40 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同年八月,出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

13、折腰向 乡里小儿,80 天后辞归。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官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5 高洁人格。 63 岁病逝于家。 【思想个性】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 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道家思想:使他继承了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 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任真: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为文为人,皆表现出真率的态度。 【陶渊明的趣闻】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在作彭泽县令时,有一天,郡里派了一

14、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 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吟诗,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 起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身穿便服,让他“束带见之” ,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依官仗 势、作威作福的督邮,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 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文言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 说着,他也不去见督 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 过渡:古人讲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观。他 “解印绶去职” , 绝不是嫌位卑职微,至少可以说明三点: 一是表现了正直的读书人那种清高孤傲, “不善交结俗人”的美德; 二是体现了“贫贱不能移”的伟丈夫气概; 三是体现了不与污浊官吏同流合污,蝇营狗苟的高尚节操。 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其时众芳摇落,万木凋零,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 吹落北风中,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 机。其孤高傲世,超尘绝俗的个性品格与孤标傲世的隐士结缘。菊就成了靖节先生最好 的代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