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5707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世界区域地理之亚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区域地理 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 东亚日本 位置范围 绝对位置:80E140E、10N50N;相对位置:亚洲东部,东、北、南三面濒临太平洋,西与 欧洲相连。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气候特征 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雨热同期;西部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明显,少雨干旱;西南 高原广布海拔较高,高原山地气候显著。东部近海地区降水丰沛,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减少。 地势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第一级为青藏高原,第二级为系列盆地和高原,第三级为低平原、丘陵 和一些海岛;海岸线曲折,地形复杂多样。 河流水文 众多长河,面积广大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中部高原山地为主,河流

2、呈放射状流入三大洋。 自然灾害 地质条件复杂,多山,且多火山、地震;夏秋季节常受台风侵袭。 工业农业 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制造工业;茶叶,天然橡胶,花生,油菜,水稻。 国家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世界上经济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国家;朝鲜半岛森林资源丰 富,韩国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国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东亚季风气候 概况:冬季,蒙古、西伯利亚形成冷高压中心,海洋为低压,寒冷干燥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 季,大陆形成低压中心,海洋形成高压中心,温暖湿润的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成因: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分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为显著。 差异:日本海洋性季风;朝鲜半岛过渡性;

3、我国除沿海外大陆性季风。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及北部与中国相接,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朝鲜、韩国称东朝鲜海或东海)环绕。朝鲜半岛自北向 南延伸,全长 1,100 公里,面积为 222,154 平方公里,几乎与英国或罗马尼亚相等。朝鲜半岛由朝 鲜和韩国还有 3300 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部分占半岛总面积的 97%。境内多山,山地和高原占半 岛总面积的 80%,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北部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8-12,年平均降水量 1120 毫米。对比东亚东西部差

4、异 东南亚新加坡 位置范围 绝对位置:90E140E,15N10S;相对位置: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马来半岛南面的马六甲海峡,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气候特征 位于热带,终年高温。北部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一般雨种旱收;南部马来群岛:热带雨 林气候。 地势地形 北部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马来群岛:多山,地形崎岖,沿海地带多平原。 河流水文 中南半岛湄公河,流经中国、老挝、柬埔寨;在中国境内又名澜沧江;马来群岛河流短促。 自然灾害 亚欧、印度洋、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易发生海啸;位于赤道地区,多发台风灾害。 工业农业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

5、油、椰子、蕉麻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 植业和种植园农业;主要矿产为锡和石油;大多数国家工业不发达,工业区域多集中在首都等大城市, 主要以工业原料初级加工为主要工业部门。 国家城市 新加坡高新技术产业、转口贸易、金融业、航运业、加工工业。 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夏季东南信封越过赤道发生偏转,中南半 岛地区刮西南风;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澳大利亚低压和蒙古高压) ,中南半岛地区刮东 北风。东部沿海 西部内陆 范围 东亚东部,包括中国东部沿 海、朝鲜、韩国和日本 东亚西部,包括中国西部和 蒙古 海陆位 置 濒临海洋,距海近

6、。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地形和 水文 地势较低,平原为主,间有 丘陵或低山,河湖较多。 地势较高,多山地和高原, 河湖较少。 自 然 特 征 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多。 气候干旱,温差较大。 经济发展 交通方便,城市很多,工农 业发达,世界上水稻、茶叶、 蚕丝的主要产区,经济发展 迅速。 交通不便,以畜牧业、畜产 品加工业和采矿业为主。 表现: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年降水量 1500 毫米左右;分旱雨两季:每年 11 月到次年 5 月吹东北风,为旱季;6 月到 10 月吹西南风,为雨季。 水稻种植业(世界米仓) 分布:沿海平原水田或热带雨林丘陵梯田。 特点:(一大一小一高

7、三低)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科技水平低。 原因:热带季风气候旱涝频繁水利工程量大;平原集中在沿海地区,面积较小小农经营;水 热条件适宜,土壤肥沃单产高;耕地面积少,平原地形破碎,不适合大型机械使用机械化水 平低;人多地少商品率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社会经济程度不发达科技水平低。 区位优势:自然:热带季风或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热量充足;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 流众多;社会经济:劳动力丰富,小农经营,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受生 活习惯影响,当地人民多以水稻为主食,形成了一定的水稻文化。 种植园农业 特点:商品率高、集约化、单一性、专业化

8、。 原因:劳动力密集型大规模生产,配套生产设施科技水平高且系统完整,资金投入大集约化; 海运枢纽地区,经济作物运输条件较好商品率高 条件:热带季风或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和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廉价丰富。 作物类型:油棕、天然橡胶等。 南亚印度 位置范围 绝对位置:10N30N,70E90 E;相对位置:由南亚次大陆组成,北屏喜马拉雅山脉。 气候特征 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岛的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 (印度河流域) 、巴基斯坦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热带季 风气候(成因与东南亚相同) 。 地势地形 北部是崎岖而狭长的喜马

9、拉雅山地,中部是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河流水文 印度河、恒河。 自然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旱涝频繁;恒河三角洲海水倒灌,易发涝灾;热带风暴、海啸。 工业农业 三大工业:钢铁、棉纺、麻纺;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谷子;三大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 叶。 国家城市 两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三个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雨极乞拉朋齐。 南亚热季 旱季后期(35 月) ,太阳直射点北移,南亚气温迅速升高。而北面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阻挡 了冷空气的南下;加之雨季未到,稀少的降水不足以带走郁积的热量,因此印度半岛内部气温可达 45以上,形

10、成印度半岛上特有的热季。 南亚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印度河流域 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西部高原,西风带影响较弱;发展历史悠久,人为植被破坏。 南亚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地理位置: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地形地势:中部平原,北部山地的地形导致地形雨下在高地,流入低洼中部,形成旱涝; 气候特点: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若夏季风到来较晚,则会造成干旱; 河流状况:印度河恒河行洪能力较差。 (孟加拉国) 西亚 位置范围 绝对位置:20N40N,30E70E;相对位置:五海三洲,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 海、里海;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11、气候特征 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副高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七个无流国;西北部地中海气候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伊朗高原西部狭长的高山高原气候。伊朗高原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 较多。 地势地形 中部两河流域的狭长平原,周围是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 河流水文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自然灾害 干旱、小亚细亚高原和伊朗高原位于地震带上。 工业农业 波斯湾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带,西亚石油工业发达;气候干旱,发展灌溉农业;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 耕区。 国家城市 阿拉伯酋长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因输出石油而富有。 西亚无流国的形成原因 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干旱严重,沙漠广

12、布; 地平的高原较多,无高山,没有冰雪融水。 红海 非洲东北部与亚洲西北部的分界线处。 红海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阿拉伯海流向红海,底层海水方向相反。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北高南低)的海区:热带沙漠气候,温度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四周 沙漠或荒漠广布,无河流注入补给;海域较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 西亚的农业 高原 牧业 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安卡拉羊、 伊朗高原的紫羔羊、阿拉伯高 原的骆驼 灌溉水 源区 灌溉农 业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绿洲农业 (椰枣等) 气候干 旱 地中海 沿岸 种植园 农业 水果产业(油橄榄、葡萄等) 中亚 位置范围 绝对位置:40N50N,50E80E;相对位置:深居亚欧大

13、陆内部,距海较远;亚欧铁路大陆桥。 气候特征 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北角分布有高山高原气候;冬天受西风带影响,降水相对较多;降水量最 大的地区集中在东南部,因为那里海拔较高,气温低。 地势地形 东部边缘多高原,西部广大地区为平原。 河流水文 三大湖:里海(世界最大咸水湖,沿岸里海平原石油丰富) 、咸海、巴尔喀什;乌拉尔河。 自然灾害 北部洪涝灾害(哈萨克斯坦) 、干旱。 工业农业 灌溉农业比较发达,世界上第三大棉产区;工业以采掘业和加工业为主。 国家城市 哈萨克斯坦中哈输油管道;最大内流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白金之国。 中亚的灌溉农业(以棉花为例) 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

14、强烈,热量丰富;地形平坦,沙质土壤;锡尔河,阿姆河,灌溉水 源充足。 世界三大棉产区:美国、中国新疆、中亚。 咸海 生态问题: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 原因:深居内陆,气候炎热干旱,蒸发量大,降水较少;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过度,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巴尔喀什湖盐度西低东高的原因 形状狭长,水流沟通不均; 伊犁河在西边注入。 日本 自然地理 位置:30N45N,135E140E,四面环海 地形:多山、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 气候:日本暖流经过,海洋性显著的亚热带(南部)与温带(北部)季风气

15、候,降水丰富 资源:矿产匮乏,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内河航运不发达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灾害: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海啸;台风多分布在 10N 以北 人文地理 经济发展 a.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海岸线曲折多良港,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 出,发展国际贸易。 b. 不利条件:资源匮乏,原料对外依赖度大;国内市场狭小,商品依赖出口;生产力分布不均衡; 多自然灾害;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技术发达。 工业区位 a. 特点: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工业向南北分散;产业向国外转移 b. 分布: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重要工业区还有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

16、c. 原因:沿岸地带平原为主,多良港,适合建设大型港口;环境优美,技术发达,运输便捷;沿海 地带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农业区位 a.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和生物技术,机械化程度高,单产高 b. 水稻种植业多分布在平原,基本自给 c. 山区多种桑树、果树 渔业发达的原因 a. 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b. 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用鱼弥补食物匮乏 c. 吃鱼时间较长,形成文化传统 d. 远洋捕捞技术发达 新加坡 自然地理 位置:1N,103E,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 地形:平坦无高山,最高海拔 177m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人文地理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经济 发展教 育商业 立国 高新技术产业 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