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答案(课后练习2013.1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02272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泰山记答案(课后练习2013.1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登泰山记答案(课后练习2013.1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登泰山记答案(课后练习2013.1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泰山记答案(课后练习2013.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泰山记答案(课后练习2013.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泰山记(课后练习)班级: 姓名: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

2、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南面 )( 向西 )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 越长城之限( 界限,此指城墙 )道皆砌石为磴( 砌成,做成)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覆盖 ) ( 照耀)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停着 ) 余始循以入( 顺着,沿着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弥漫 ) 僻不当道者(

3、 偏僻 )其远古刻尽漫失( 磨灭 )( 消失 ) 是月丁末( 这 )多平方,少圜( 平的和方的 ) ( 通“圆” ) 或得日(有的山峰) (获得,此指照到)当其南北分者( 处于,位于) 及既上,苍山负雪( 等到时 )崖限当道者(占着,挡着)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赶得上 )僻不当道者( 面对,对着)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极天云一线异色( 尽头,极点 ) 感极而悲者矣 ( 到极点 ) 初极狭,才通人( 很,非常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_天

4、边的云彩形成一条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_ (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4)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汶水、徂徕山像是一幅图画,而在半山腰里停着的云雾像一条带子一样。 3、内容理解(1)本篇课文选自 惜抱轩诗文集 ,作者是 清 (朝代)古文学家 姚鼐 (人名) 。(2)从全文看,作者以 登山游览 为线索,主要表达了作者 热爱祖国山河 的感情。(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第段介绍从京师到泰安的旅程及登山时间等情况。B、第段交代登山路线:从中岭出发,经西谷到山顶。C、 “苍山负雪”一句以动写静,描绘了群山雪厚的情形。D

5、、选文叙述与描写结合,体现了“记”这种文体的特点。(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从文章可知,作者登山途中轻松自在,壮丽景色尽收眼底。B、从文章可知,作者是按照观察位置的变化来描写观日出的。C、本文作者是清朝桐城派古文学家姚鼐,文章记叙了作者独自登泰山的经过。D、文章第段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全过程,展示出一幅动人的美景。(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第段写长途跋涉用笔精简 ,而作者渴望一览泰山之情却蕴含其中。 B作者选择与古人不一样的登山路线,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天门。C“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仅一句,就写出了登山途中的艰险。D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

6、山顶晚景图。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D_(3 分)A第段写了观日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B“大风扬积雪击面”交代了作者登泰山的季节是在冬天。C写日观以西峰“而皆若偻”,衬托出了日观峰的高大雄伟。D“皆不及往”是指作者来不及去参观泰山上的建筑群、石刻等古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 “阳” ;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郭” 。 “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 ,十五为 “望” ,最末一天为“晦” 。D、 “桐城姚鼐记” ,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7

7、)对第三段文字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B、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C、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时的激动心情。D、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描述了登顶后的激动心情。(8)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 “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 ,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这一特点,以鲜明地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 “绛皓驳色” ,显示了泰山的日出美景。D、第二段写泰山夕照,第三段写泰山日出,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待日出时,由风、雪、云写起,与上文 “苍山负雪”照应。B、日出时,抓住色彩变化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景象。C、作者在日观亭看远古的石刻,许多都磨灭消失了。、在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中,饱含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