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018416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九) 第九章 激励 一、名词解释: 1、激励 2、动机 3、正强化 4、负强化 二、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由( )最先提出的 A. 赫茨伯格 B. 马斯洛 C.弗鲁母 D. 亚当斯 2在激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发现职工的( ) A. 安全需求 B. 现实需求 C. 主导需求 D. 自我实现的需求 3在赫茨伯格的领导理论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 )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环境因素 D. 人际因素 4、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 趋势,而且提出“挫折- 倒退”趋势的理论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

2、、ERG 理论 D、双因素理论 5、有一种强化方法是撤除消极的行为后果,以鼓励良好的行为。这种方法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双因素理论中,更多的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责任感 B.与同事的关系 C.薪水 D.成就 2.激励理论可以分为( )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D.强化激励理论 3.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A.满意因素 B.不满意因素 C.保健因素 D.激励因素 4.根据双因素理论,( )往往与职工的不满意关系密切。 A.企业政策 B.工作的成就感 C.工资水平 D.责任感 5、强化

3、的方法按强化的手段来划分有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E.学习 6、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D.C.Maclelland )提出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权力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对成就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E.对社交的需要 四、是非判断: 1、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他认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2、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特别是在大组织当中。 3强化理论认为,正强化应保持渐进性和连续性。 4麦克莱认为人们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是成就需要 5、能够促进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叫做激励因素。 五、简答题: 1、简述激励理论的基本

4、种类。 2、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3、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六、论述题: 1、试论双因素理论的现实意义。 2根据期望理论,企业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 本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激励:是指影响人们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2、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行为,并使个体行为朝着一定方向,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 力。 3、正强化:是指运用刺激因素,让人的某种行为得到巩固和加强,使之在发生的可能性增大的 一种行为改造方式。 4、负强化;预先告知哪些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使人们减少这些行为,按所要求方式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5、B

5、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ABC 3、CD 4、AC 5、ABCD 6、ACE 四、是非判断: 1、正确。弗鲁姆认为: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动力大小,取决于该活动所产生的成果的吸引力 的大小(效价)和获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的大小(期望值),这两个因素。 2、不正确。高成就需要的基本特征是:事业心强、责任心强、敢于冒险、比较实际,的多是进 取的现实主义者。具有高成就需要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 3、不正确。强化理论认为,正强化应保持渐进性和时效性原则,时效性是强化应该及时,否则 会自然消退,渐进性是采用小步子、多阶段进行,逐步增加强化物的刺激量,对行为产生促进 作用。 4不正确。麦克莱认为人

6、们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是社交的需要。 5、正确。赫茨伯格认为:能够促进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因素,如:工作本身、成就、赞赏、责 任和发展等,这些因素具备后,才能激发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给员工带来极大满 足。 五、简答题: 1、答:关于激励的理论有很多,但从激励理论研究的侧重点看: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1)、内容型的激励理论,着重探讨决定激励效果的各种基本要素,研究人的需要的复杂性和 结构包括: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等;(2)、过程型的激励理论,侧重于研究激励实现的 基本过程和机制,包括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3)、结果反馈型理论,主要研究对一个人行为 评价所产生的激励作

7、用,有强化理论等。 2、答:麦克莱兰通过实验研究,归纳出三大类的社会性需要:成就、权力和社交需要。具有成 就需要的人有强烈的成功愿望、事业心强、责任心强、敢于冒险、比较实际,的多是进取的现 实主义者;具有社交需要的人喜欢与人沟通,并希望与人建立友善关系,获得他人的友谊,维 持融洽的社会关系,并从中得到乐趣,也乐于帮助别人;追求权力需要的人渴望能够影响别人 ,控制别人的行为,也希望受到别人的赞许。 3、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 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横向公平:个体会把自己的 投入与收益之比和他人的投入和收

8、益之比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公平:个体会把自己的投入与收 益之比和自己过去的投入和收益之比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判断报酬的分配是否公平,从而决定 下一步的行为。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答:双因素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第一;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 励功能的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大类。认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着眼于激励因素, 即从内部和工作本身入手,调动员工的内在动机,改善保健因素不能直接产生激励作用,只能 起到预防不满和消除情绪的作用。 第二;按照双因素理论,管理者要持而高效的激励员工,必须改进员工的工作内容,从而使员 工在工作中感到有成就、担负着责任、自己在成长。同时经

9、常表扬员工,使他们感到自己受重 视、受尊重。管理者不能忽视保健因素。 第三;在具体应用中,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在一定的条件下并非一成变,有效的管理者应把保 健因素化为激励因素。 2根据期望理论领导者必须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答: (1)、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如果人们通过较大的成绩可以获得好的成绩 即期望值较高时,才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这要求管理者把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增强工作信 心放在首位。 (2)、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二者应该有机结合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这要 求管理者必须严格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3)、奖酬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即人们总希望通过努力的得到的奖酬能满足人的需要,这要求 管理者因人而异,奖人所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