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选手收藏之路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018126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余选手收藏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业余选手收藏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业余选手收藏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业余选手收藏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余选手收藏之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位业余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心路 收藏三步曲 题记:人生四季,季节不同,呈现世像不同。生命之舟沿看时光航道匆匆驶过“天命”航标。 该是靠岸“盘点”航程的时候了。与工作、生活相比,最多彩、最能体会五味杂陈、且又最 值得回味的却是我经历的收藏的岁月. 唉!这条路有着太多的苦与乐,太多惊喜与沮丧。 踏青之旅 我在业余爱上收藏钱币,起步时已过”而立之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国家经 济和社会生活的复苏,民间收藏之风渐起。这抹春风,最初染绿的是公园、街角花坛、邮局 门口及被市管人员撵得“居无定所”的早市。在我的成长地鲁南一座小城,每逢周末、节 假日,邮局门口总会聚起数人、十数人不等的集邮、集币爱

2、好者。最初,大家互换有无,间 或有人出售众人之需。以致政策的逐步放宽,便有人摆摊售物。我有淘旧书的嗜好,时常光 顾这些场所。当看到人们遮遮掩掩中交换、交易一枚枚绿绣满身的方孔钱时,脑中幻化出月 夜、古墓、黑影的场景。心里撂下句:这东西也敢放到手里把玩?!心生畏惧,退避三舍。 心安理得地淘我的旧书。这些场所去多了,认识的藏友也多起来。这其中就有我收藏钱币的 领路人老“z” ,老“z”年长于我,同为工薪族、且是我挨门邻居。他很早就有收藏爱好。 1989年秋一个周未,老” z“来到我家,手拎着一个土渍斑班的小麻袋.只见他往地上一放, 说道:“这是我从乡下一个废品收购站买回的一批宋钱,我已经挑过。.直

3、接再卖回收购站 太可惜!你也挑一挑。挑完了,辛苦一下,帮我送到废品收购站。记住,九毛一斤。 ”说完这 番话,转身要走。我既出于礼貌、又有些尬尴,说了句:“我不懂怎么挑?”老“z”笑了 笑, “噢,我倒忘了,我家有本钱谱你拿来按图索骥先培养培养兴趣吧!” 自这批宋钱始,我集古币的兴趣一不可收抬。开始一知半解的了解了窖藏、出土;篆书、行 书、隶书;布币、刀币、圜钱。带着新奇和冲动,带着与古泉对话的渴望,我开始走上了 业余收藏钱币的“不归.之旅” 。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每一枚古钱币都是一段凝固历史,中国古代货币纷繁浩博,承载着朝代兴 替,述说着民族的辉煌与苦难,裹携看中华文明的千载风尘 作为传统文化最

4、大实物遗存之一,古币有着太多的类别,初人此道无从举足。收藏心切,不 着边际.;收藏之贪,饥不择食。动员全体亲朋资源,远离职场应酬和娱乐,牺牲所有单休 日、节假日。一切为了那曾不屑一顾的古钱。一个目标:收藏、再收藏;交流交换,忘忽所 以。 好景不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古币造假之风日盛。由于本人生性愚顿,悟性 极差,不仅相信别人的故事,甚至置挚友委婉劝说于不顾,常常义无反顾地去钻别人预设的 圈套。尽管薪水低微,囊中羞涩,先是数十元、再是数百元,以致为了一枚“咸丰宝济” “珍品”把半年的工资全填进去。一时间,集藏兴趣犹.存,但心情跌.到冰点。本来爱好收 藏“吃药” “打眼”是常态,尽管当

5、时没有现代网络,没高水平高眼力师长帮教。只要接受教训,多学、多看、多上手,完全可以按既定的路走下去。可惜本人知难而返的惰性使然, 古币收藏嘎然而止。 “无耐”选择 罢!罢!方向错了,回头就是进步。改弦更张,集铜元!当时集铜元是多数集币者所不屑的。 我的现实考虑是:铜元铸造有模具、要高吨位冲压设备,造假不易;存世量大,易于收集; 版别繁多容易激发收藏兴趣。转藏铜元,成效是明显的。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按华谱集 藏近四百多个大版别。以这些铜元为基础,我把重点放在了收藏革命根据地铜元上。 整个铜元收集过程,算不上顺风顺水,可谓波澜不惊。值得提起的是,一九九七年偶然与我 市援疆干部相识,三年援疆,他们给我

6、带回了近四十种内地不常见到的新疆铜元。 整个九十年代之前,铜元面市颇多,收藏群体偏小,在本地,每年都有几十斤、上百斤新出 土铜元。在熟人的小店铺、在收藏同好家中,一把暖瓶、一只茶杯、一坐一天精挑细选的场 景;骑自行车奔波数天,终于低价购回十多斤、几十斤铜元,挑灯选珍的乐趣,至今令我难 以忘怀 九十年代后期,铜元收藏方阵不断壮大,分类和版别研究日瑧细致,这不仅拓展了铜元收藏 视野,更使铜元收藏乐趣倍增。我许多细版别正是在不断整理旧藏的过程中逐步浮出水面, 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铜元在中国历史货币大系中出世晚、流通寿命短,与其机制币“孪生 兄弟”银元比,在流通时也只是配角,由于滥铸过量,并不为人们重

7、视。但是,当你拉开中 国货币长长的链条时,你不难发现,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何况纷繁的类别、,众多版别, 集藏研究余地之大,是其它近代机制币所不及的。至今,我把收藏铜元作为至爱。 另辟蹊径 小有了收藏经验,我把目光投向了银币的集藏。这时本人集藏的心态经历了调整,稍微冷静 和理智了些。经过年余的观察和论证,最终把目标锁定在外国在中国早期流通的银币这个专 题上。外国在中国早期流通银币(以下简称外国银币)存世量颇大,收藏群体较小,除少数 币种外,大都价位适中,作为工薪族的我能够承受。 外国银元为我打开了业余收藏的一扇新门户。 “大个头”荷兰马剑, “小个头”双柱地球、双 柱“佛头” ,墨西哥鹰(英)洋

8、等等。它们作为通货曾风靡世界,以其强劲势头冲击了旧中 国延习千年的银两制度。成色、重量的划一,不可仿制的机铸工艺,反映出工业革命时代的 华彩。其背后新兴的生产方式、金融制度,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过不小的风波。正是这 些花边“洋钱 ”裹携着洋务运动之风,催生了地产龙洋。这些“洋钱”的身前背后有着太 多的故事、太多的因由让你去探究、去朔源。于是, “洋钱”商贸开路,紧随其后是坚船利 炮的血腥,开启了我们民族饱经屈辱的百年历史,收藏这类钱币,使我 从另一个则面走进 了近代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这是我确定这个专题的又一个诱因。 收集外国银币,一如我对铜元的集藏,财力使然,不刻意追求孤、珍、奇。功夫下在常

9、见且有代表性的种类和版别上。如: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鹰洋、站人、坐人等。对当时流通地域 狭窄,仅在通商口岸、租界或领事范围流通的外国银元,价格能接受,取!价位偏高者,舍! 对考证不确的外国早期本位币捂紧口袋。 收藏外国银币有年,收获最大的是我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到相关历史和背景资料的收集上,而 不仅仅是钱币本身。并自以为个人收藏进 了一个新境界,实现了从“集”到“研” ,集“研” 并重的转变。 收集外国银币另一收获是,竞自不量力地把收藏触角延伸到外国银元登陆之前的银两货币- 这个原来不敢企及的领域。 银两制萌于秦汉、长于唐宋、行于明清,历史悠久。银两制的实物体现-银锭,可谓钱币集 藏的另一个高峰。对

10、银绽收藏,只能说我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式地撞进这座古老的“深宅 大院” ,第一感觉,眼花暸乱。藏识上的贫乏、财力上的捉襟见肘,使我徬徨踟蹰。退回去! 心不甘;硬起头皮“大款”一回。明面上颇为潇洒,实则只想“穿堂入室” 、走马观花一回。 网语:“路过看看” 。所求者,只鳞片爪而已。自我定调:多查看资料为主,实物收藏为辅; 目标:代表性器型、税锭若干,点到为止。无长远规划,量力而为。 十分感谢李晓萍老师、张惠信先生图文并茂的大作,感谢天堂网站,为我银锭收藏指路, 使我能有幸结识诸多良师益友。爱好银锭又有了额外收获,作为准货币的银饰品成为“副” 收藏。这些小“精灵”以其件小、价廉填补了我每次去文化市场空手而归的缺憾! 每当把一天工作的喧嚣随手关到家门外,晚饭后,匆匆爬上搁楼(住公寓楼顶层、实为隔热 层约十几坪)我那心中的“乐园” ,孤灯独挑,拿出币册,把玩一枚枚自已的珍藏,那份精 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是圈外人永远元法体一味的。 以上便是一个业余钱币收藏者的心历。 用履表归纳如下 身份:职员 收人来源:工资 收藏类别:钱币 专业重点:铜元、外国在中国早期流通银币 收藏年限:约二十年 专业程度:业余 所集成就:名誉品、珍品皆无 自我评价:垃圾专业户 粗糙文字连缀小文,一个月前成稿,迟迟不敢上传。只怕耽误各位师友宝贵时光! 小文续篇:苦乐年华(待续) 草成于二0一0年六月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