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018025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网络对大学生利大于弊正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辩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正方)立论陈词 什么是网络呢?网络是将众多的电脑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 资源共享的集学习、通讯为一体的系统工具。它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 替代的优势。社会需要快速发展,及时高效的网络将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需。做为 21 世纪主 人公的大学生们势必要用电脑创造出奇迹。所以我方坚信,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理 由如下: 1. 网络是巨大的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大学生们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最快的查找学 习资料,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信息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同时,网络又为学生 提供角色实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

2、尝试,不断开拓。 2. 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学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 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 文化思潮,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3. 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所固有的 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 围广等特征。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

3、径,帮助大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 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尤其是校园网和思想政治网的建立和发展,为大 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甚至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 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而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采取的是推广促进兼并 加以引导管理的态度,归结起来就是一种改善的态度,而我们对一个东西采取改善而非消灭的 态度本身、就说明这东西是整体主流是好的! 所以,我方有理由说明网络对大学生 影响利大于弊。谢谢! 攻辩小结: 缤纷的网络,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架起了一座连接社会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大学生惯于通 过网络便捷的获取

4、资讯,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就在眼前。据调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以 浏览新闻为第一选择的比例最高,占 2.6%。 “大学生们通过网罗拥有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身处校园却能了解到全球化北京下发 展着的世界。”南开大学团委副书记王凤说。 网络的融入,帮助大学校园里将近 2000 万青年学生将关注点紧紧锁定社会前沿,让“科技” 和“环保”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两大主题。同时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评价人生最大幸福的主 要标准,不是“有钱”“有职有权”,而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网络主流健康思潮的积极影响吧。 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大部分大学生持“了解

5、一些无所谓,有自己的看法”的观点,可见绝 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 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 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 97.6%;56.4%的大 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么大量的大学生上网,没有多少人造成人格分裂吧,没 有多少人杀人放火危害整个社会吧,没有多少人使国家动乱经济滞后得不到发展吧,那又如何 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吧。 四辩的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本场比赛,对方辩友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想要告诉大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其言辞 之工整华丽不压于布什的国庆咨文,语气之慷慨激昂不压于布莱尔的反恐演说!这两个人的口水背后却掩盖 了

6、一场伊拉克战争!因此,今天对方辩友所抛出的很多观点都不得不让我们小心谨慎再三思后行.然而,当我们 抽丝拨见,用理性来加以审视,我们会发现,今天对方辩友所要告诉大家弊大于利,无外乎三点理由: 第一: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网络是不可控的,然而,什么是可控的?对方辩友一直都没能够自圆其 说。 第二: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网络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垃圾信息,从而破坏了网络信息的文明程度.这些 垃圾信息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不应上网.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网络上究竟是垃圾信息多 呢?还是文明的、积极的、对大学生有用的信息多呢?无数事实及数据都证明了二者之比正如同九个指头与 一个指头之比.再者,受过高等教育

7、的大学生难道连分辨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都没有吗?难道因为有垃圾信 息存在,我们就不应该上网了吗?刀子还有可能成为杀人凶器呢?难道人类的生活就不应该再用刀了吗? 那我们干脆回到原始社会去算了!今天对方辩友考虑到因为喝水可能会被呛到就宁愿不喝水;吃饭可能会 被咽着就宁愿不吃饭,这种因噎废食的选择和态度,我方可是不能接受啊! 第三:对方辩友摆出大量事实及数据,告诉大家,因为有很多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色情网站, 从而导致了他们耽误甚至荒废学业。这时,请大家将对方辩友所给出的数据稍做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 方辩友所给出的数据无外乎是将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与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作比,从而得出有很多人沉迷 于网络

8、游戏;而不是将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与所以上网的大学生作比,换言之,今天对方辩友一直在向大 家论述的是“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今天我们的辩题不是“玩网络游戏会不会沉迷”或 者“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再者,难道所以上网的大学生都在玩网络游戏吗?这时,我们不 禁要问,对方辩友您是不是在缩小辩题呢?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呢? 那么,网络对大学而言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们到底应不应该上网呢?我方认为,在质与量两个 方面,网络对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流影响是积极向上的。同时网络的出现还帮助和解决了数以亿计大学生 的就业问题,这个时候我们不感谢网络,感谢谁啊? 最后,我想以一名在校大学

9、生的身份高呼:网络,疏远你,我做不到! 利大于弊的相关资料:在世界上近几十年来,如果想找出一项发展 得最快的工业产业,那么肯定是电脑工业。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里发明的第一台又大又笨的原始电脑到 如今,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脑经过五代的更新替换现在已遍布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工业生 产、医疗设施还是边防建设、文化娱乐,无一没有电脑的参与,并且正逐渐变为或正在变为不可替代不可 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脑在各个领域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而电脑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绝对离不开网络。大到世界泛围的 INT 网,小到办公室或学校的 局域网,网络把原本独立的个体电脑联系为一个可互为利用、互

10、为维护的整体。时至今日,可以说如果没有网络,那么电脑存在的实际意义绝对不会象现在一样,换句话说:没有网络,电脑的作用只能发挥十分 之一或更少。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讨论就是网络。其实网络的作用在报纸杂志或电视等媒体中已充分的向所有人也包括在 坐的各位同学及对方辩友说明过,甚至于现在很多教育类的电视台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公民宣传网络, 这也使网络不再神秘,更使上网成为一个时髦的事,人们已把口头称呼从“吃了吗?”改为“上网了吗?”。 就连我们并不发达的义县城里,也网吧林立。 网络因其强大的传送功能,无以伦比的信息储备,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使无论老幼妇孺都流连忘返,更 成为许多人的一种谋生手段。 任何

11、一个明理的人都已看出,网络是一种趋势。前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中,宋丹丹对赵本山说: “你没啥事在家就整个网上网呗。”除去其中的娱乐成份,这句话也表明了,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成 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学习网络,认识网络,了解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常识性问题。上 网是在所难免。近两年高考的学生已经开始在网上查自己的分数了。 所以说大学生上网是无可避免的,是一种生活的趋势,也是一种世界泛围内的文化生活趋势,有人说:二 十一世纪的人要掌握三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上网、开车和讲外语”。其三种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大学生上网可以说根本无利弊可谈,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生存下去的方式,是必要的,更

12、是必 需的。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 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 21 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 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 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 娃娃抓起“。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 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 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13、,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 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 E-mail 请 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 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 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大学生 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 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 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

14、、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 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 但大学生处在学校的教育之下,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是非、 美丑、善恶的判断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的指点下, 必能使我们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种工具。 21 世纪将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担任未来社会的栋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 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努力, 终将会聚沙汇塔,终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陈述我方观点:

15、大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举出种种的特例来证明网络对我们小学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说任何新事物在新生阶 段总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弊端,像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封建生产关系等,虽然在刚产生时造成一定的 坏影响,但我们能否定它的伟大吗?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在信息时代里,网络与 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家人,其原因是网络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达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网络这个优势对素质教育帮助极大,可以说是给素质教育工作推上了双翅。 由于网络对素质教育的帮助,目前出现了“网上远程教育“这个名词,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周游全球 各地名牌学府,访问著名的图书馆,查询任何所需资料,足不出

16、户就可参与学术研究,通过互联网 从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科目进行深造,借助在线公布的课程资料,从容地完成学业,考试后可以 马上知道成绩,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电子邮件请求老师指导。例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前几年就与 北京电报局合作在东方网景网站上推出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网校,实行同步教学,每周网校教学内容 全部由实验中学年级各学科各周进度保持一致,读者在全国各地通过上网都可身临其境地接受全面 教育。 目前,我国好学校和好老师并不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好学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互联网 可以把原来限于有限时空里的优秀教学内容无限扩大,所有能上网的大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接受到全 国一流中学的良好教育,所以上网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利之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 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