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35016601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市2017届高三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带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岭市20162017学年度协作体第一次联考试题 高三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卷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这种转型标志着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 而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是魏晋时期文化哲学最 直接与深刻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产生了深 远而巨大的影响。 魏晋时期儒学开始全面没落,多元化的文化逐渐介入人们的生活。儒家追求的

2、人格是个 体绝对服从群体,以群体作为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老庄哲学与佛教相融合兴起的玄学,极 力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性和独立性,力图打破儒家的束缚,唤醒士人心中潜伏的个体意识。 加上魏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动荡,许多名士死于非命,如何晏、陆机、潘岳、刘琨 等人先后被杀,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担忧,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 和深重的哀伤。魏晋社会的大动乱带来了人的思想的大解放,第一次大面积引发了士人的个 体存在意识。阮籍的白眼对俗礼与尽哀哭女,嵇康的行刑前索奏广陵散 ,王子猷的雪夜 访戴安道等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行为,是对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外在约束的颠覆, 是个人的独立存在

3、性的反映。正是这种人格的独立意识,奠定了中国文人的基本人格精神。 魏晋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最有艺术精神的时代。魏晋士人现实理想的遗 落深刻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存方式,从而转向生活的诗性追求。于是,诗和酒成了魏晋 士人的艺术化人生的两个核心内容。诗自不待言,魏晋名士从群体到个人生活都极尽诗意, 他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诗;酒则从阮籍的饮酒全身远祸到陶渊明的从酒中体悟人生的真谛, 获得了特殊的社会意味。魏晋名士群体对诗酒清谈的诗意人生追求是一致的,曹丕与建安七 子宴游唱酬的邺下之游,正始名士的竹林之下的优游畅饮,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流觞的雅 意,无不是群体性的诗性追求。个人诗意化的典型

4、也不乏其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固 是千古美谈,即使是终身留连仕途的陆机在战败被杀之时也发出“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的感叹,魏晋风度在死亡阴影里也显出了诗意的美丽和悲怆。可贵的是魏晋士人对人生艺术 化的追求并不只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他们的诗意能落实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陶渊明笔 下的草屋、桃李、鸡鸣、狗吠等日常事物融注了冲淡的诗意,即使是艰苦的农耕生活,也有 “带月荷锄归”的诗意蕴涵其中,他在晚年衣食堪虞的时候,诗、酒也是不可或缺的。 魏晋风度的诗性是既空灵又沉重的,谓它空灵是魏晋士人的潇洒通脱,所谓沉重则是指 士人任诞简傲行为的背后是对人生的理性思索。阮籍大醉六十日、率意独驾看似通脱的行

5、为, 其实是人生无路可走下精神极度苦闷的渲泄。陶渊明的田园诗尽管静穆安闲,但从他三仕三 隐的反复中仍可窥见他归隐也有不能忘怀现实的一面,他以隐居田园的诗性方式来表达对宦 途的既厌倦又有所留恋遗憾的心态,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选自魏晋风度的文化透视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时期是社会动荡的年代,也是最有艺术精神的时代,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转型,标志着中国文学意识觉醒,文学开始走向自觉。B魏晋风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当时文化哲学最直接和深刻的体现,对之后的中国 文人及中国的文化哲学有深远和巨大的影响。C魏晋士人对人生充满的忧虑和深重的哀伤,源于

6、当时残酷的政治迫害和对生命的担忧, 而这样的情绪也第一次大面积引发了士人的个体存在意识。D魏晋士人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行为,颠覆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外在约束, 反映了个人的独立存在性,体现了人格的独立意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魏晋时期多元化的文化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的玄学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立性,这 不同于儒家追求的个体绝对服从群体的人格。B魏晋士人转向追求生活的诗性,是因为他们现实理想的遗落深刻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 和生存方式,于是诗成了他们艺术化人生的核心内容之一。C魏晋士人能将诗意落实在平凡的生活中,而不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这是值得肯定 的,陶渊明

7、就是将诗意生活化的典型。D阮籍大醉六十日、率意独驾的行为,既有潇洒通脱的空灵,又有人生无路可走之下精 神极度苦闷的沉重,体现了魏晋风度的诗性特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名士生活的诗意随处可见,就连死亡也能显出诗意,典型例子就是陆机在战败被 杀之时发出的“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感叹。B酒作为魏晋士人的艺术化人生的一个核心内容,有着特殊的社会意味,这是从阮籍的 饮酒全身远祸到陶渊明的从酒中体悟人生的真谛中获得的。C正始名士的竹林之下的畅饮和王羲之、谢安等人兰亭流觞的雅意,都是魏晋名士群体 性的诗性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诗酒清谈的诗意人生追求是一致的。D魏晋风

8、度深刻沉重的一面,就只表现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行为上,陶渊明以隐居田园 的诗性方式表达了对仕途既厌倦又有所留恋遗憾的心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 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 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 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 ”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时吕夷简执政,进

9、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 ,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 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 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奏至,帝大喜曰: “吾固知仲淹可用也。 ”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 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 充。而好

10、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 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 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 碑曰“褒贤之碑” 。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 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 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

11、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 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 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 岁时取字。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D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范仲淹读

12、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 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 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 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 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3、(1)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5 分) (2)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 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8.本诗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5分) 9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4、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运用典 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己非,恍如隔世之感。来源:Z,xx,k.Com (2)荀子劝学中“ , ”两句,讲了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 相近的观点。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纸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5、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 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 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 ”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 “我只是 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 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

16、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 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 “我和吉米维尔斯在 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 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 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 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 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 ”他对那个男子说, “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