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02269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证资料(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NUMPAGES 重庆市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 辅导精要 说明: 1.小学使用之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中学的出入不大,但页码有差异;2. 小学没有“最近发展区”概念。教育心理学辅导精要2/ NUMPAGES 学习理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中间休息)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五章 学习迁移 学习内容 第六章 知识学习 第七章 技能学习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3/ NUMPAGES 教学理论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章

2、 教育心理学概述4/ NUMPAGES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 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重点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 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知识点梳理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 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3.1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学与教的规律5/ NUMPAGES 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 心理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 地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P3.

3、1.5-8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 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 互作用过程模式:P4)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而展开的。6/ NUMPAGES 1.五要素 2.三过程 五要素 *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 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 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 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 教学大纲 (更正为课程标准) 、 教材、 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 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7/ NUMPAGES 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 量;影响教学

4、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 法) *教学环境 包括物质环境(课堂 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 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 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 组织 三过程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 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 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8/ NUMPAGES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 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 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 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 相互影响。

5、(P6)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 20年代 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是西方第一本9/ NUMPAGES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 20年代 到 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 学科 (三)成熟时期( 20世纪 60年代 到 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 80年代 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 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 (1924年) 10/ NUMPAGES 11/

6、NUMPAGES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小学生心理发 展的相关理论,其中着重介绍了皮亚杰 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埃里克 森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以及如何根 据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 相应的教育。 重点 理解并识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的 重要概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理解 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12/ NUMPAGES 难点 在理解和识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儿 童心理发展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一 、

7、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 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 系列心理变化。P13.D2 2.特征 P13.D1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划13/ NUMPAGES 分为 8个阶段 乳儿期(01岁) ; 婴儿期(13岁) ; 幼儿期(36、7岁) ; 童年期(6、7岁11、12岁) ;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 青年期(14、15岁25岁) ; 成年期(2565岁) ; 老年期(65岁以后) 。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 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

8、时期,也是 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 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4最) 。 少年期(11、12岁14/ NUMPAGES 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 性的矛盾。 ( )的儿童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青春期 青年初期(14、15岁 17、18岁,高中阶段) 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 上向成人接近 (三)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学习准备 .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 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15/ NUMPAGES 学习的个

9、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P15.D1 关键期 P16.2 .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 (动物身上存在 “印刻”) .定义: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 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 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 -学记 .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 行适当 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已有研究表明:2岁是口头语言发16/ NUMPAGES 展的关键期;4 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 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P16.2.D6 二、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P16- 18 .代表人物:皮亚

10、杰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 维开始萌芽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 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17/ NUMPAGES 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 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 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 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

11、onal Stage(1115 岁)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 逆思维;思维灵活。 18/ NUMPAGES 最近发展区 (小学教育心理学没有) 提出者:维果斯基(前苏联) 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 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 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 渡状态。 P19.3 三、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1.定义: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 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 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P1919/ NUMPAGES 这个概念源于希腊

12、语Persona,原 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 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 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 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 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 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 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 同。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 论 见书 P20-21(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 感(01.5岁)20/ NUMPAGES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23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性对内疚感(4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13、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21/ NUMPAGES P22-23 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 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P23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 我监控 P23.2.2 3.发展阶段 P23-24 (1)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至少年期成熟) (3)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 成)

14、 四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22/ NUMPAGES 认知方式差异: .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 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 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 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P24.D1 2.认知差异表现: 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 P25.2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 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 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 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 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 响和干扰。 23/ NUMPAGES 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对问题解答 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 型是指对问

15、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 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是指对问题解答 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 德 P25.D1 智力差异 .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 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 测定的分数(智商 IQ)来衡量; . 最早是 1905年法国比奈、西 蒙编制的比奈量表 最有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 表(比率智商) P2624/ NUMPAGES 后经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修订而闻 名于世。IQ= 100 ) 实际年龄( ) 智力年龄( CA MA .差异表现 (1)个体差异 (P27.11) 智商呈常态分布(见图) ,即:全 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 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英国“门萨”高智商(大于148)协会,维多利亚的11岁女 孩,智商162(超爱因斯坦和霍金) ,弗洛伊德146;拿破仑145. 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 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水平。 A超常 B弱智 C中下 D中等 (2)群体差异 P27 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 种族差异。目前的结论如下:男女智力 总体大致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