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986562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探究复习题 班别:_姓名:_学号:_ 1.弹簧秤是用来测量_ _的工具,它是根据_ _ _ _原理进行测量的.使用弹簧秤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 加在弹簧 秤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_.如图所示的弹簧秤刻度上的每 一小格表示_ N,物重是_ N.弹簧秤的量程是_. 2、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某同学的实验步骤是 : A.求出每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得 出杠 杆的平衡条件. B.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多做几次实验,将数据填在表格内. C.记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D.把钩码挂在杠杆的支点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

2、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该同学漏掉的重要一步是_,若该步骤的序号为E,则 正确的合理的实验 步骤顺序依次是_,在实验过程中,每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_ _ _. (2)如图所示是该同学实验情况,请根据图填写表格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杠杆上 每小格表示4 cm、每个钩码重1 N),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次数 动力F 1 (N) 阻力F 2 (N) 动力臂l 1 (cm) 阻力臂l 2 (cm) F 1 l 1 F 2 l 2 1 2 3 (3)实验结论:_.(文字叙述) _(数字表达式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

3、,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都相同,在C点 挂2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_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 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_。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19所示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 (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 图中已有

4、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 关” 。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 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 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 行的距离 s,记录如下表: (1)分析 1、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 滑行的水平距离s 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 的 关系式为s= ; (2)比较 1与 4,2与 5,3与 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 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5、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

5、“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木块与木板 8 l.6 木块与木板 12 2.4 木块与毛巾 12 5.0 (1)分析比较序号与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 。 6、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用控制变量法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 序 数 水平板面 高度 h/m 水平距离 s/m 1 木 板 0.20 1.00 2 木 板 0.40 2.00 3 木 板 0.60 3.00 4 铺上棉布的板 0.2

6、0 0.50 5 铺上棉布的板 0.40 1.00 6 铺上棉布的板 0.60 1.50 (a)一块砖平放在泡沫塑料上 (b)两块砖叠放在泡沫 塑料上 (c)一块砖竖放在泡沫塑料上 观察比较(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有关。 7、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 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 (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

7、气压_大气压(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 ;调节的方法是 :(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U 形 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 现图(d)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 ; 简要说明理由:_. 8、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提供下

8、列器材:A塑 料吸盘两个 B玻璃片一块 C玻璃杯一个 D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水请你选择所 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 9、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物体浸 没在盐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从此实验可以看出浮力的大 小与液体的_ _有关. 10、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塑料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和塑料块排开的水重的关系的实验, 按照下面图a、图b、图c、图d、的顺序做实验,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 整,并写出实验结论(图中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的分度值

9、是1N,实验结论可以用式子表示) 。塑料块 重 (N) 塑料块浸没在水中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N) 塑料块受到 的浮力 (N) 桶和桶中的 水的总重 (N) 空桶重 (N) 塑料块排开的水所 受的重力(N) 4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1、如图,超凡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弹簧 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长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 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5 6.0 5.5 5.0 4.5 4.5 4.5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

10、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_N。 (2)分析第1次到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物体浸没于液体之前_。 (3)分析第5次到第7次实验数据,说明_。 (4)右图中能正确反映浮力F 浮 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_。 1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 如下的猜想: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 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 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 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 34的过程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 (填 “变大” 、 “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 猜想的序号) 。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 ,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 验验证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