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49083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教材实验汇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20个实验汇编 观察类实验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鉴定类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探究类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必修三P78、P112相关知识) 模拟、调查类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细胞大小与

2、物质运输的关系 模拟尿糖的检测(必修三 P26 相关知识)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1、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 、反光镜(平面镜和凹面镜) 2、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 、镜头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二、显微镜的使用: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收镜 1、安放。显微镜放置在桌前略偏左,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选低倍镜选较大的光圈选反光镜(左眼)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选取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 把反光镜转向光源,直至视野光亮

3、均匀适度。调节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光线 过强,改用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光线过弱,改用较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 3、低倍镜观察:侧面观察降镜筒左眼观察找物像细准焦螺旋调清晰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 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 的眼睛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 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移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调反光镜或光圈调细准焦螺旋 (1)移动

4、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注:换高倍物镜时只能移动转换器,换镜后,只准 调节细准焦和反光 镜(或光圈)。 5、完毕工作。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 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三、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1、成像原理:倒立放大的虚像 2、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无旋转螺丝,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5、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视野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视野:镜下指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标本的范围)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工作距离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工作距离越短。 5、视野中物像移动与标本移动的关系 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前方如要移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前方移动。也就是 同向移动。原因是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或切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6、镜像亮度 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的亮暗程度。它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在光源一定的 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在用高倍镜或物镜观察标本时,根椐实际情况可使凹 面

6、反光镜、大光圈来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像明亮清晰。 7、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 有气泡:制作装片不规范;材料厚薄不均匀;水太少 同一视野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不清晰:材料厚薄不均匀 视野太亮:光线太强;光圈太小;反射太强 8、污点判断: 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 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 污点位于反光镜上,则不能在视野中看见,只能显示视野的明暗程度。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 (一) 、实验目的: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利用

7、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 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三) 、实验材料用具: 1、材料: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 保卫细胞) ,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 。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 (四) 、方法步骤: 1、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 2、使用显微镜观察: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4)观察并用准焦螺旋调焦,直到观察清楚; (五)讨论: 讨论 1、使

8、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讨论2.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 的可能的原因?答: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 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讨论3.P8图是一个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大肠杆菌与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 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从模式图中

9、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 DNA 和 RNA 的亲 和力不同: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可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 白质分离。 2实验流程3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现 象 结 论 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 RNA 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特别提醒: (1)几种液体在实验中的作用 0.9%的 NaCl 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8%的

10、盐酸:a.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 b使染色体中 DNA 与蛋白质分离 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固定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2)关于甲基绿和吡罗红溶液的配制:甲基绿吡罗红染色液包括 A 液和 B 液,使用时现用 现配。 (3)由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为避免色素的干扰,该实验不宜选用绿色植物的叶肉 细胞。 (4)DNA 和 RNA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目的要求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

11、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镜 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线粒体普遍分布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 形、哑铃形等。 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 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镜下 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四、实验结果及结论 黑藻叶片细胞中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而细胞 质接近无色。 五、注意事项 (1)临时装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的活性。 (2)

12、使用低倍镜的正确操作顺序:取镜对光安装装片下降镜筒调焦。 (3)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正确操作顺序: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 换高倍物镜调整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4)盖盖玻片时,一定要缓慢,且与载玻片成 45,盖玻片一侧边缘先接触液滴,防止装片 下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一、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 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2、实验原理: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 能够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3、实验

13、过程:制作装片高倍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得出结论。 三、实验流程4、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 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 5、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6、实验注意事项 (1)选择有大的液泡且最好液泡带有颜色的细胞作实验材料。 (2)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时,必须在实验桌上进行,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 (3)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此浓度下既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致杀死细胞)。 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不久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再进行

14、质壁分离复 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此外,8%的食盐溶液,5%的硝酸钾 溶液等也可使用。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7、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 (1) 、对农作物的合理灌溉,既满足了作物对水分的需要,同时也降低了土壤溶液的 浓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2) 、盐碱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都是因为土壤溶 液浓度过高,甚至超过了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造成的。 (3) 、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面和内部形成很高浓度的溶液, 使微生物不能在其中生存和繁殖,所以能较长时间的保存。 (4

15、)、医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 0.9%,其渗透压与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可以使人 体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二、质壁分离实验的拓展应用及方法: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 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之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 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时所需时间的比较判断细胞 液浓度(即时间越短,细胞液浓度越小)。 4比较一系列溶液的浓度的大小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 记录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 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

16、大) 5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 时间长短。 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 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 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三实验材料: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 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四、实验流程五、实验成功的关键 (1)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的时间,一般在上午 10点至 下午 2点左右,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