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述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48926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述 第一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视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 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并将改革开放 30 年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 个结合” ,即“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 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素质结合起 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

2、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 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 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现实依据是对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其 历史根据是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少要创造性地解决下述课题: 第1、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把握民族发展的历史机遇 第2、把握前进与后退的辩证法,走历史曲折发展之路(“退两步,进一步” )

3、第三、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创新理论,形成有特色的思想体系。 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 一、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点”为轴心,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 基础,包括世界观、方法论和行动纲领在内的统一思想体系的形成,就标志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 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三个绕不开”:一、和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问题;二、市场经济绕不开,两种社会 制度要长期共存,必须进行经济交往;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绕不开。 三大挑战:一是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和国际性关系;二是向资本主义学习和

4、批判抵制资 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三是共产主义理想科学性和激励性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定的以现代化建设为中、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论基 础。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展开和深化,必然要在正确处理三对矛盾中实现 1.总的指导原理的普遍性和实践的具体性的矛盾; 2.理论的完整性及其体系中重点的变化性、重点与非重点发展的某些不平衡性;3.理论内容和形式的矛盾。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已经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这些成果的产生与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人 民群众的具体实践息息相关。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主义之

5、所以能 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除了上述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文化的共通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能深深扎根中国的重要原因。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一份力量,个人认为除了作为思想政治上的修养学习,还必须好好深 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去汲取养分,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通过真理去指导 和促进实践。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无产阶级所接受的重 要原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又与中国古代长久的朴素唯物主义有相通之处,马克 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英雄又与中国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有 “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又可见于中国古书的“与时俱化” 、 “与时俱新”.取长和发展,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和活 力,也使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的条件下谱写时代新的篇 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