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气候状况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947928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气候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省气候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海省气候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海省气候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海省气候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气候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气候状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海省气候状况 青海冬天平均最低温度可达到-20,最高温度也只有-7,十分寒冷,不过在 西宁和格尔木等大城市的室内一般都有暖气。去青海旅游最佳季节为夏季,也 就是 5-10 月;7 月的青海湖边盛开有大片的油菜花,黄色的花海和一望无际的 蓝色湖水,景色绝佳,湖边也是游人最好的扎营地,那时的气温不超过 18, 气候凉爽宜人。青海是高原大陆性气候,春秋两季有来自戈壁的沙尘会形成扬尘天气,污染 严重。特别是青海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在春秋两个雨季盛行大风,更糟糕的是 这里还常有飓风,不仅能吹起小石子,而且能将鸡蛋大小的鹅卵石吹离地面。 因受到西部昆仑山脉的阻挡,狂风在这里改变风向,同时风速也降了下来,

2、于 是在这块带状地域沉积了很多的卵石和沙粒。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 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区比邻。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 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第四位。其中草地 3160万公顷,耕地58.99万公顷,森林25万公顷,其余为高山、湖泊、荒漠、戈壁、冰川等。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形 青海处在我国地形三大阶梯的第一级上,绝大部分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内呈现 出高山、峡谷、盆地、高原、台地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其中4000 至5000米

3、地区占全省总面积54%,最低点1650米,最高点6860米。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岭谷地, 南部为青南高原,东部为河湟谷地,间有小块盆地和台地,西部主要是柴达木盆地。由于地形 多样,适宜于多种动物和植物生长,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气 候 由于受海拔、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青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 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较长而不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气温地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 显,降水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季节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68.7左右,东南部年降 水量为450毫升到600毫升。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青海是一个资源型富省,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探明储量的矿种1

4、05种,其中, 50种居中国前10位,钾、钠、镁、锂、溴、芒硝、石棉、化工灰岩和硅等11种居中国首位。 在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45种矿产中,青海有21种列全国前10位。闻名遐迩的柴达木盆地,山 川藏珍、戈壁埋矿,素有“聚宝盆”之美誉,富含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中盐湖有多个,已探 明总储量亿吨。青海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很丰富,石棉、电石用石灰石、蛇纹岩、玻璃用 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的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石棉储量居全国第1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 石油、天然气资源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田16处、气田6处。据全国第二次盆地 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盆地总的石油资源有12.44亿吨,已探明2亿吨;天然气资源已

5、探明472 亿立方米。 水能:黄河上游的水电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有178个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多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万千瓦,年发电量亿度。拟建的中型水电站有尼那、 直岗拉卡共7座。总装机可达1,10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68亿千瓦时,水电站单位造价比 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国内地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畜牧草场:青海天然草原辽阔,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场面积达316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 草原面积的15,发展畜牧业物质基础雄厚 。在辽阔肥美的草原上,生长着天然牧草940多 种,其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牧草约190多种,具有含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

6、,粗 纤维低的特点。饲养的草食性牲畜主要有藏系绵羊、牦牛、马、骆驼、山羊等,普遍耐高寒、 耐粗饲。尤其牦牛是青藏高原优势畜种,数量居全国第1位,占全世界牦牛总饲养量的13。 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群中已发现经济作物1000种,药用植物就有大黄、甘草、贝母、雪 莲、黄芪、党参、藏茵陈、羌活、虫草、柴胡等百余种、尤其冬虫夏草是驰名中外的贵重药材。 全省有鸟类290多种,哺乳兽类109种,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21种,二级 重点保护动物53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有22种珍稀动物被列入濒临野生动植物物种 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I和附录II中。 旅游资源:青海省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

7、藏高原特色。全省已开发出旅游景点10多处。有“百鸟的王国”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湟中 塔尔寺,伊斯兰教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大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是登山、旅游的好去 处。“海藏咽喉”的日月山和全国最大的人工水库龙羊峡、都兰国际狩猎场、坎布拉森林公园 等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境状况和问题 2003年,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广受关注。到年底,环境保 护系统人员数为620人,各类环境检测站共计18个;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个; 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2060.8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53%;其

8、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5个,面积2052.25万公顷。当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1389.50万 元;煤改气工程在西宁地区进展加快,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的面积扩大。进一步遏制 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人 口 人口统计 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3年末,全省总人口53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8万 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达38.18%;乡村人口330.0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61.82%。城 乡男性人口272.33万人,女性人口261.4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02%和48.98%。014岁 人口131.53万人、156

9、4岁人口370.88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31.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 24.64%、69.48%、5.88%。全年出生人口9.0万人,出生率为16.94,下降1.11个千分点; 死亡人口3.24万人,死亡率为6.09,下降0.26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5.2万人;人口自 然增长率为10.85,下降0.85个千分点,是降幅比较大的一个年份。 人口增长率 200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5。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55个民族成份,现有少数民族人口共235.06万多人, 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在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 其中土族

10、、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别是: 藏族21.89,回族15.89,土族3.85,撒拉族1.85,蒙古族1.71。 文化程度 2003年,全省有研究生培训单位6个,招生数172人,在校研究生387人,毕业生45人;普 通高校9所,招生数0.91万人,比上年增加0.20万人,在校生2.61万人,毕业生0.57万人; 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毕业生保持一定规模;职业中学19所,招生数0.19万人,在校生 0.50万人,毕业生0.14万人;普通高中148所,招生数3.28万人,比上年增加0.47万人, 在校生8.03万人,毕业生1.76万人;初中学校356所,

11、招生数7.75万人,比上年增加0.33万 人,在校生21.4万人;普通小学2998所,招生数9.46万人,在校生50.69万人,毕业生 8.1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240人,在校生0.2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40万人,比上 年增加0.46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在校生25.95万人,比上年增加0.96万人。“两基”教育人 口覆盖率达到8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6.14%。贫困生资助面不断扩大,受益学生增加。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 2003年全省GDP39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人均GDP7276元,增长 11.0%。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2003年GDP三次产业的

12、构成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26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8.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16.4%、9.7%。一、二、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分别为12.1%、47.2%、40.7%。 财政收入 2003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4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02 亿元,增长13.8%。工业增加值和增长率 200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20.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95.53亿元,增长1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84.55亿元,增长14.5%。 农业增加值和增长率

13、 2003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8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2.9%,总产量86.80万吨,减产 4.9%,亩产量由上年的213.8公斤提高到233.3公斤,增产9.1%。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它 作物种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58:36:6转变为53:39:8。 外贸状况 据海关统计,200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4%。 外资利用状况 2003年,成功地举办了第四届中国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 中信国安、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投资青海。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4个;合同使 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8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实际使用外

14、商直接投资额1.69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4.7%。 支柱产业 农业、水电业、盐化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 电 讯 现有电讯 2003年,电信业务总量19.84亿元,增长2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6.16万户,其中本年新 增18.29万户。城市固定电话用户达64.6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51.72万户;乡村固定电 话用户为11.47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0.9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0.3万户(含 CDMA),其中本年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3.1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上升,互联网用户和网民增多。交 通 铁 路 兰青、青藏铁路干线及4条支线、59条专线贯通全省东西,总铺轨里程11

15、00余公里。2003年 全年交通运输业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33.7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3%。其中,铁路81.43亿 吨公里,增长17.3%。全年完成货运量6189.65万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铁路1092.50 万吨,增长9.2%。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0.7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9%。其中,铁路16.40 亿人公里,增长1.0%。全年客运量4323.80万人,比上年增长7.9%。其中,铁路408万人,减 少6.4%。 公 路 2003年底,全省通车公路总里程243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8公里。2003年,公路完成 货物周转量43.30亿吨公里,增长8.9%;完成货运量4890万吨,增长9.9%;完成旅客周转量 22.00亿人公里,增长9.6%;全年客运量3900万人,增长9.7%。 航 空 民航通航上万公里,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格尔木、 拉萨等地的航班。2003年,民航完成货物周转量236.70万吨公里,增长25.3%;完成货运量 0.15万吨,增长25.0%;完成旅客周转量2.34亿人公里,增长7.8%;全年客运量15.80万人, 增长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