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9012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中考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爱莲说》ppt课件(七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 (下 ) 第一部分 古诗文教材 知识梳理 二、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及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水陆草木 之 花, 可爱 者甚 蕃 。 晋陶渊明 独 爱菊 。 ( 1)可爱: _ 蕃: _ 独: _ ( 2)之: _ ( 3)译文( 画线句 ): _ 值得喜爱的 多 仅 ,只 助词,的 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第三篇 爱莲说 出淤泥 而 不 染 , 濯清 涟而不 妖 。 ( 1)染: _ 濯: _ 清: _ 妖: _ ( 2)之: _ 而: _ ( 3)译文: _ _ 沾染(污秽) 洗涤 清澈 美丽而不庄重 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表转折 (而)我只喜欢

2、莲花的出自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蔓 不 枝 ,香 远 益 清 , 亭亭 净 植 ,可 远 观 而 不可 亵 玩 焉 。 ( 1)清: _ 亭亭: _ 亵: _ ( 2)蔓:原意为枝蔓,活用意思为 _。 枝:原意为枝节,活用意思为 _。 远:原意为遥远,活用意思为 _。 清香 挺立的样子 亲近而不庄重 生枝蔓 长枝节 远远地、在远处 ( 3)植:古义: _今义:种植。 ( 4)而: _ 焉: _ ( 5)译文( 画线句 ): _ 竖立 表转折,但是 这里相当于“呢”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之隐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1

3、)之: _ ( 2)隐逸: _ ( 3)判断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提示:“ 者,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隐居 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爱,陶后 鲜 有闻。 ( 1)鲜:古义: _今义:新鲜。 ( 2)之: _ 6.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_ 7. 牡丹之爱, 宜 乎众矣。 宜:古义: _,今义:合适,应当。 少 结构助词,的 对于莲花的喜爱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当然 二、文意理解 1. 试就课文中“出淤泥而不染”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课后习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4、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2. 作者以莲自喻,表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13红河) 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3. 本文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和牡丹,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 13西双版纳) 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高洁)品质。 4. 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 ” ? ( 13德州) 示例 :运用衬托的写法 ,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 5.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这些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莲代表的可贵品质是:质朴、高洁;胸

5、怀豁达,品行无邪;不拘繁文缛节,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6. 文末“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盛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 ,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 (追求名利、贪慕富贵 )、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7. 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3 西双版纳 ) 示例:我赞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隐喻了做人要心地纯净,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自控能力差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坏的现象诱导,说法很绝对。生活中,无论环境

6、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最后我们都能“出淤泥而不染”。 三、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四、写作特色 1. 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朴实无华地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骨,寄寓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心态 ,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2. 对比、衬托的手法。 文中几次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文中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