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887308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与班级管理(简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与班级管理,第一部分 德育教育,第一节、绪 论 一、德字的构成 德字是会意字,笔画数:15, 部首:彳 会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根据其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会意字类型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二、德字的演变 甲骨文右边无心-金文右边加心-小篆右上变直-楷体为“德”,1、甲骨文中,“德”字最初字义是对祖先神的祭祀。甲骨文中“德”字形如一个人瞪着敬畏的眼睛,眼睛之上是一

2、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甲骨文德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另外,“德”字左边是“彳”,“彳”同“行”,因此也有行路、上升和攀登之意。,2、金文在甲骨文形符上增加了一个表意(根据表达内容的意义创造的字)的“心”符,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加了“心”,因此,“德”就不再是一个简单外在的行为,更是行为所依据的内心准则。或者说,值得敬畏的除了祖先、天地、神灵之外,还有心中之德。即:目正、心正才算“德”。,3、在小篆中,“德”字仍然是会意字:其右边上方变成了“直”。因此,小篆的“直心”为“德”。 4、 “德”是现代楷书的写法。,5、古代“德”字的本意是“道德”或“品行”。 孔

3、子曾在周易.乾中说:“君子进德修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唐代大学士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也写道:“德,谓德行;业,谓功业。,三、德字的本义 综上所述, “德”即道德-(恪守道德)。,四、德字的现义 1、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及品质(道德)。 常用词组:道德、品德、公德、德行、美德、 德育。 常用成语:德才兼备、度德量力、以德报怨、 德高望重。 2、心意,信念:一心一德、同心同德。 3、恩惠:德泽、恩德。 4、感激:感恩戴德,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

4、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五、德育的基本含义 (1)德育即“育德” (2)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狭义) (3)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六、德育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德育),(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案例: 1、北京理工大学从2003届毕业生开始实行毕业生双答辩:1、学位论文答辩;2、德育答辩,深受师生好评。 2、蒙牛集团用人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

5、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3、 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方针: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一些成功企业和人士的座右铭 :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6、学生工作指导思想: 以德为先,育人成才,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强调,五“德”导向: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第二

6、节 德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 德育是对人们进行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动。,二、基本分类 1、广义的德育-社会德育 2、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1、广义的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 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三、我国的德育内容 1、思想教育:

7、较高层次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教育; 2、政治教育:政治品质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3、道德教育:基本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中华传统家庭美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十七大提出的个人品德教育。,四、我国德育主要内容:(1)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 (2)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3)爱国主义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民主与法制教育,基本的文明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学校中的行为规范涉及生活和学习两方面。 生活方面:1、个人生活方面:独立料理生活;2、家庭生活,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家庭生活、邻里和睦相

8、处;3、学校生活,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关爱同学;4、社会公共生活,如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学习方面:正确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内容包括:诚实、孝敬父母、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勤劳、勇敢、有责任心、仁爱等。,五、新时期我国德育内容新课题(1)诚信教育 (2)感恩教育(3)生命教育(4)信仰教育,开学第一课的主题 1、2008年: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进行应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教育) 2、2009年: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主题;(爱国主义教育) 3、2010年:主题是“我的梦 中国梦”,启迪全国中小学生拥有梦想、实现

9、梦想 。(信仰教育) 4、2011年:以“幸福”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六、西方的德育内容 1、伦理道德教育 2、价值观教育资料来源: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三节 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基本概念 德育过程,也称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1、德育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要求、熏陶和感染下,自觉地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

10、德品质的过程; 2、德育过程又是一个管理过程。是教育者运用各种手段,创造各种环境,对影响德育的诸多因素进行调控使之达到最优化的过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过程),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3、德育过程是促进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

11、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做出的反应。,四、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德育内容 4、德育方法,1、教育者是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的个人和组织; 2、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有个人和集体之分); 3、德育内容是指教育者确定并借助教育方法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 4、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第四节 德育目标与功能,(一)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即

12、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广义、社会、宏观) 德育目标即教育者通过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在品德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狭义、学校、微观),(二)德育目标的作用 1、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和评价标准。 2、德育目标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3、德育目标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三)德育目标的特点,1、主观性、客观性、实践性 主观性:预想的结果 客观性:社会制约性、德育对象的需要和可能性 实践性:把主观的、超前的目标变为现实,2、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社会性:反映不同社会的要求阶级性:反映统

13、治阶级的意志民族性: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3、历史性、继承性、融合性历史性: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继承性:古为今用(勤劳、勇敢)融合性:洋为中用(民主、开放),:,(四)德育目标的依据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微观)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宏观),(五)德育功能的概念德育功能是德育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1、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的观点:“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2、程建平(德育教育家)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14、所产生的结果。 德育的功能:德育本来能够干什么,(六)德育的主要功能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含义: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檀传宝) 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的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生态功能。,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含义: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具体表现在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的影响。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两大含义:是德育的“价值教育” 属性;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即对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作用。,(七)怎样理解德育的教育性? 1、教育与教学的区别:教学主要指的是传授具

15、体的知识和技能; 2、教育主要指对于学生价值追求的引导。 德育的教育性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教育包含着教导和学习,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活动。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完全脱离教育价值的教学,更没有脱离德育任务的智育、体育和美育。从教育活动的 “教育性”意义上讲,德智体美诸育是融会贯通的。 总之:德育的教育性功能也就是指德育在完成育人(做人)总目标以及支持智、体、美等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方面产生的实际作用。,德育的主要功能: 1、社会性功能 2、个体性功能 3、教育性功能,第五节 德育目的与内容(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和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