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737736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也称为民族独立运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一切被压迫民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性质,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两种。前者往往只求得民族独立,后者往往在取得民族独 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胜利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线索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19 世纪末亚非拉美 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独立运 动)特殊

2、阶段(20 世 纪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 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世界近现代史上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或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解放运动 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有不同的类型,具体表现在: (1)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尼德兰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都是以民族解放的形式完成的资产阶级革 命 (2)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民族主义兴起,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实际包含两种 类型:一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范畴的运动,即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 如德意志、意

3、大利的统一;二是反对外来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这当中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属 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848年东南欧革命运动等,另一类是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运 动,以19世纪亚洲革命风暴最为典型,仍属于旧式的农民战争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发展不平衡,亚洲拉美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运动,而非洲属于旧式的反帝民族独立斗争 (4)一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汇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都属于世 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其中中国等国最为典型,因为无产阶级在这些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开始领导革命 (5)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民族解放运动

4、主要是反对法西斯侵略 (6)二战后的一些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而大多数国 家则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始联合团结起来进行反帝、反殖、反霸 斗争,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进行南北对话、实行南南合作,则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又一种表现 形式 对世界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1)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殖民扩张重心的转移而转移。 (2)民族解放运动的水平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曲折而且充满艰辛的过程。 (4)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殖民者的殖民政策的改变和调整有一定

5、的联系 (5) 、广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在形式上取得独立之后,还面临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国际经济旧秩序 的制约和压制,所以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霸、反殖的民族解放斗争,以防止发达国家用新的方式所进行的殖民活动的 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初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这一时期,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以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为代表。其中北美人 民通过斗争赢得了胜利,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拉美独立运动,彻底打碎了西葡长达3 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 打击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

6、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 畴,但是由于拉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因素薄弱,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根深蒂固,因此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主要掌握在土生白人上层地主手中,新兴资产阶级分子知识作为 一般动力参加斗争。独立革命后政权一般都从欧洲殖民者手中转移到土生白人上层地主阶级和种植 园主阶级手中,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触动旧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大地产制。因此独立后长时期 各国资本主义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封建关系的严重束缚和阻碍;在经济上摆脱了西葡殖民主义的束 缚,却又陷入对欧洲和北美殖民主义的附庸和依赖地位,因而革命的结果没有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拉美独立运

7、动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第二阶段: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初的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经有许多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印 度等地,其他地区,如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等国的领土和主权也相继遭到侵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资本主义列强进 一步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得矛盾激化。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对殖民主义 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中包括五次大规模的起义。从总体上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数以 失败而告终,尽管各国的具体原因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于旧式的民族

8、解放运动,即 领导起义的多为农民阶级或封建地主阶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 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很 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各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 终究难以成功 第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扩大商品市场、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 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地区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列强在侵略扩张的过

9、程中加 强了与各国封建势力的相互勾结,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封建 势力同人民大众的矛盾空前尖锐,激起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同时这一时期亚非拉国 家民族资本主义相继出现和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和壮大。因此从民族解放运动的总体来看, 摆脱了旧式民族解放运动的模式,呈现出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运动的新特点。但由于各个地区、各 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外来资本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变化有大 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斗争水平高低不一,形式不尽相同,表现出历史的多样性。在亚 洲,是一种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其主流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列

10、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 。 同时也存在着处于次要地位的旧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如朝鲜的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亚 洲觉醒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包括: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对运动的领导,如印度的国大党、中 国的同盟会等;主要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建立本阶级的革命团 体和政党,提出自己的斗争纲领,领导和联合各阶层进行更自觉、更明确和更有组织的斗争;被压迫民族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相互声援和支持。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致使革命无一例外 的失败;在非洲,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十分突出。这 一时期,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反殖斗争的主要形式

11、。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 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都是其中的突出事件;在拉美,独立后的各国普遍建立了共和国,但实际 掌权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控制了政权以后,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大地产制,而且更加扩大了。 大地产制的存在,使得政治上普遍出现独裁局面,以及英美等国的经济或军事侵略,都导致了拉美 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美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1910年1917年的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这一时期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突出事例 第四阶段:一战以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月革命把西方无产阶级和东 方被压迫民族连

12、接成一条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从此,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不 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变成了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后, 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潮。1924年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西方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而东方的民族解放运动仍持续发展。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3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又 出现了新的高潮,并且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中国人民首先举起了东方反法西斯侵略的旗帜, 朝鲜人民开展了抗日武装斗争,埃塞俄比亚则在非洲最早开展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十月革 命后的这些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具有持续发展的特点;其次具有多

13、样性,这 首先表现在领导权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但是中国、朝鲜、 越南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走上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道路,这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此外, 还存在着一些过渡形式,如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解放运动由爱国的封建王公领导。多样性还表现 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民族解放运动的结局也具有多样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 统一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同一目标之中,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历史进程 第五阶段: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胜利1945年反法西斯的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 和更加现实的道路。战后,以民族

14、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洲、非洲和拉美。 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5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这一时 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和北非;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民族解放 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开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是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个阶段,在 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争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亚非拉国家组成 的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得作用 三、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掠夺加强,近代意义的民族运动开 始出现。运动的中心在北美和拉

15、美,突出的有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这些革命与欧美资 产阶级革命相互影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许多国家取得了独立,但除美国外,拉美诸 国并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 背景:西欧各国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和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 进行殖民统治。 (2) 主要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海地革命、西属拉美独立战争、葡属巴西独立。 (3) 性质:反对殖民统治,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4) 特点: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发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一、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美国独立

16、战 争打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的第一个独立国家 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拉丁美洲指的是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在历史上,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处在西班牙和 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此外,荷兰、英国、法国也在拉美地区占据了一些殖民地 (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1、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 (1)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其具体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在 经济上强占了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建立了享有各种特权的大庄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在庄 园里从事繁重的劳动,创造的财富除供殖民者享受外,还源源不断的运往宗主国,此外,西葡为了 把拉美永远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除了对殖民地征 收沉重的赋税外,还禁止殖民地生产任何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工农业产品,也不允许殖民地同宗主 国以外的国家有贸易往来,甚至不准各殖民地之间的相互贸易(这对拉美以后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 大影响) 。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专制统治,激化了殖民地的矛盾 (2)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广大人民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