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736945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模拟题(二) 一、 (15分)试求传递函数C(s)/R(s) (只能用方框图化简) 二、 (15分)已知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1. 当主反馈开路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计算 t t 2 e 5 . 0 e 5 . 0 。 ) (s G 2. 当 ,且 时,求 、 、 。 3 1 ) ( s s G ) ( 1 10 ) ( t t r p t p ss e 三、(15分) 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G(s),试绘制系统根轨迹。 ) 2 2 )( 3 ( ) ( 2 s s s k s G 四、(10分)反馈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其中 ,根据以下条件求 ) ( ) ( a

2、 s s k s G v G(s) G(s) S+1 R(s) C(s) (1) 在 r(t)=t 作用下,e(t)的稳态误差值为 0.25; (2) 在 r(t)=10sin(4t)的作用下,系统稳态输出 c(t)的幅值为 2; 五、(15分) 考虑一个单位反馈三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G(s)的分子为常数, 要求: (1)在r(t)=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1.2 G1(s) G2(s) G3(s) H3(s) H1(s) H2(s) R(s) C(s) - - - G 1 (s)s 1 13 - - R(s) C(s)(2)三阶系统的一对闭环主导极点为 j s 1 2 , 1 试求同时满足上述

3、条件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 六、 (15分)已知待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 1 0625 . 0 )( 1 4 . 0 ( ) ( 0 s s s k s G 设计串联校正环节Gc(s) ,系统动态性能指标为 , 10 1 s K %, 18 p s t s 8 . 2 七、(15分)非线性控制系统如图,且系统的初始条件为 , 2 0 C 0 0 C & (1)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2)是否存在极限环?若存在极限环,c(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八、 (15分)设离散系统如图所示,其中T =0.1s,K =1,r(t)=1(t),试求静 态误差系数 ,并计算系统稳态误差e()。 a

4、v p k k k , , 1-e -T s s r(t) e*(t) e(t) c(t) -K s (s+1)离散系统方框图 九、 (15分)已知系统各矩阵为 , , 4 0 2 3 0 3 2 6 0 0 2 0 0 0 0 1 A 2 3 0 1 b , 1 1 3 4 c 试求可控子系统、不可控子系统的态方程 十、 (20分)(1)求下列状态方程的解 (2) 试用李亚普诺夫第二法判断下列系统平衡态的稳定性 , 2 1 1 x x x & 2 1 2 3 2 x x x & 1 1 1 2 2 2 (0) 0 1 , (0) (0) 2 3 x x x x x x x & &自动控制原理

5、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方框图简化要点,将回路中的求和点等效移出回路,避免求和点与分支点 交换位置。 3 1 3 1 3 3 2 2 1 1 3 2 1 1 ) ( H H G G H G H G H G G G G s 二、解:(1)(7分) ; s s s G s s s s s s G 1 1 ) ( ) 2 )( 1 ( 5 . 1 2 5 . 0 1 5 . 0 ) ( ; 2 ) 5 . 1 ( ) ( s s s s G (2)(8分) ; ; ; 2 2 2 2 1 16 4 1 ) ( n n s s s s s 4 n 5 . 0 ; % 3 . 16 p ; ; 91

6、. 0 p t 16 4 3 4 ) ( 13 1 ) ( 2 2 s s s s s s e ; 。 s s s s s s E 10 * 16 4 3 4 ) ( 2 2 875 . 1 ) ( lim 0 s sE e s ss 三、根轨迹方程 ; 1 ) 2 2 )( 3 ( 2 s s s k * p 1,2 = -1j,p 3 = -3; nm = 3;* 渐进线, a = -5/3, a =60 o ,180 o ; * 实轴上的根轨迹,(-,-3); * 与虚轴的交点,Re:-5 2+ 6 + k = 0; Im:- 3+ 8= 0; c =2.83,k c = 34; * 起

7、始角, p1= 180 o- 90 o-(-1 + j + 3) = 63.4 o , p2=-63.4 o ; R(s) C(s) _ _ - G1(s) G2(s) G3(s) H3(s) H1(s) H2(s)/G1 (s)G3 (s)根轨迹如图所示 四、 ) 4 ( 16 ) ( s s s G 五、 ) 4 )( 3 ( 10 ) ( s s s s G 六、由于要求校正部分提供超前角约为 63度,滞后校正提供不了这么大的超前 角,可以采用超前校正 ,最后对结果进行验证。 s s s G c 02 . 0 1 38 . 0 1 ) ( 七、存在极限环,c(t)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8、。 八、解: T e z z z z z z T s s s Z s s Z 1 ) 1 ( 1 1 1 1 ) 1 ( 1 2 2 2 ) 9048 . 0 )( 1 ( ) 9673 . 0 ( 004837 . 0 1 1 1 1 . 0 ) 1 ( ) 1 ( 1 ) ( 1 . 0 1 2 z z z e z z z z s s Z z G ; ; ) ( lim 1 z G K z p 1 . 0 ) ( ) 1 ( lim 1 z G z K z v 0 ) ( ) 1 ( lim 2 1 z G z K z a 1 / ) ( v K T e 九、解:作可控性结构分解, , ,

9、 ; 1 TAT A TB B 1 CT C , ;选取 , 191 47 11 2 3 3 3 3 0 0 0 0 1 1 1 1 U 2 rank U 0 0 11 2 1 0 3 3 0 1 0 0 0 0 1 1 1 T ; 0 9 0 27 0 0 9 0 1 0 0 2 1 0 0 11 9 1 T , ; u 0 0 0 1 x 3 2 0 0 0 2 0 0 0 9 / 2 5 1 0 9 / 2 4 0 x & x 1 3 10 1 y 1 1 10 1 1 10(1 ) ( ) ( ) ( ) 10 ( 1) 1 ( 1)( ) e z HG z Z H s G s Z Z

10、 s s s s z z e 可控子系统动态方程: , ; u c c c 0 1 x 0 9 / 2 0 9 / 2 x 5 1 4 0 x & c c y x 10 1 十、(1)解:系统的特征矩阵为: 0 0 1 1 0 2 3 2 3 s s s A s s I 1 3 1 ( ) 1 ( ) 2 ( 1)( 2) s adj s A s A s s A s s 2 1 1 1 1 2 1 2 2 2 1 2 1 2 1 2 s s s s s s s s 2 2 1 1 2 2 2e e e e ( ) ( ) 2e 2e e 2e t t t t t t t t t L s A 状

11、态方程得解为: 2 2 1 1 2 2 2 2 ( ) (0) 2e e e e ( ) ( ) (0) ( ) (0) 2e 2e e 2e t t t t t t t t x t x x t t x x t x (2)解:根据平衡态的定义,得知该系统有唯一的平衡态, , 。 0 1 e x 0 2 e x 求解李亚普诺夫方程 , I T PA P A 其中系统矩阵为 ;取 ; 3 2 1 1 A 22 12 12 11 p p p p P ; 22 12 22 12 12 11 12 11 22 12 12 11 3 2 3 2 3 2 1 1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A 得 ; ; 1 3 2 0 2 4 1 2 2 22 12 22 12 11 12 11 p p p p p p p 5 . 0 3 5 . 2 4 5 . 0 2 12 22 12 12 11 p p p p p 解得 ,P正定,系统的平衡态是渐近稳定的 0 375 . 0 625 . 0 625 . 0 75 . 1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