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7110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二: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4)ppt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走向世界 的资本主义市场 学案 4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标要求 学习探究区 一 、 电气时代的来临 1 条件 (1)前提: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 , 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 (2)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 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 ,促进了 的初步形成 。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世界市场 学习探究区 (3)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 (4)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 2 中心 : 。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美国和德国 学习探究区 3 概况 (1)

2、能源: 1866年,德国人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到七十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动机出现 电灯、电车、电影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 。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西门子 电气时代 学习探究区 (2)电力的广泛使用 , 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 (3)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4 影响 (1)生产力方面:电的广泛应用 , 解放了生产力 , 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 自动化 , 开辟了 “ 电气时代 ” 。 (2)生产关系方面: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3、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 (1)政治:经过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 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2)科技: 19世纪中后期以来 ,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新技术 、 新发明层出不穷 ,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技条件 ,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和条件 。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3)市场:美 、 德 、 意 、 日等国的统一或改革扩大了国

4、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 , 商品需求量剧增 ,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 (4)资金: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 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得到生动体现。 (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3)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4)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5)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两次工业革命从机器发明到科技创新,工业化规

5、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也深刻影响着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进而推动新自由经济体制和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名师指津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深化探究 探究点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 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1)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 “以

6、电力为能源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答案 西门子。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气时代。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2)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 答案 内燃机。石油。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3)材料所反映的这次科技革命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在它的推动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和组织形式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形成了垄断组织。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探究点 2 垄断组织的出现 材料 见下图 学习探究区

7、反馈训练区 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 学习探究区 (1)美国参议院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案 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国会,拥有立法权,可以弹劾总统、制约总统权力。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2)漫画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答案 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二 、 瓜分世界的狂潮 1 条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 2 概况 :到 19世纪末, 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8、德、美、日 学习探究区 3 美国的新殖民主义 (1)提出 “ 门罗主义 ” , 把拉美变成自己独占的势力范围 , 成立了 “ ” 。 (2)19世纪 90年代 , 提出 “ 海权论 ” ;发动了 , 夺得菲律宾 、 关岛和波多黎各 , 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 (3)提出 “ 太平洋商业帝国 ” 构想,提出 “ ” 政策。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泛美同盟 美西战争 古巴 门户开放 学习探究区 4 影响 (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 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 加速了一战的爆发 。 (3)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加深了各地的民族危机,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

9、展。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不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 , 列强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 尤其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 、 美 、 日 , 成为英 、 法 、 俄的强大竞争对手 , 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 易混易错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三 、 世界连接为一体 1 原因 (1)根本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 (2)直接原因: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生产、 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 流通 学习探究区 学

10、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 内容 到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3 影响 (1)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带来世界 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动 植物 学习探究区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2)世界一体化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 (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 交流的扩大 。 (4)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

11、 文化 学习探究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 ?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 (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3)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 (4)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 重点精讲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材料 “ 世界史若就其确切意义而言,并不是由所有各自独立、彼此间缺乏普遍联系或共同目的的民族史和国家史汇集而成的,也不是由大量时常以枯燥无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事件堆积而成的 尽管世界上诸民族或者为时间、事件所分隔,或者为高山、大海所分隔,但世界

12、史必须将所有民族的历史集合为一体,将它们统一成一个协调匀称的整体,并将它们谱成一首壮丽的诗。 ” 尼古拉 果戈理 (转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深化探究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学习探究区 结合材料回答,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联系已经达到何种程度?主要影响有哪些? 答案 程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控制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命脉,给当地带来灾难,导致其长期落后;冲击了原有的社会体制,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1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

13、,以前的发明主要是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 “开始走向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 )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珍妮纺纱机 蒸汽机 电灯 汽车 A B C D 反馈训练区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干中材料的含义。材料中丹皮尔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出了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先有需要再有发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先有理论后有发明,备选项中的电灯和汽车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都属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

14、发明。所以此题的正确答案是 答案 B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1870年以后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答案 C 1 2 3 5 4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 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对于技术发展的影响 , 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选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3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 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 25 000人,到 1906 1907年,则达 107 000人。这主要说明 ( ) 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C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世界各国进入了 “电气时代 ” 1 2 3 5 4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反馈训练区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