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22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 鲁迅 (18811936), 原名 周树人 ,浙江绍兴 人 , 伟大的 文学家 、 思想家 、 革命家 。著有杂文 、 小说 、 散文 、诗歌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 朝花夕拾 。 1、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8、哪里

2、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鲁迅名言 朝花夕拾 是一部散文集 , 共搜集了 10篇文章 , 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 、 少年时代生活的 。 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 40多岁了 。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 朝花夕拾 , 意思是 :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 , 晚年了 , 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 教学目标 1、 识记积累有关字 、 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 2、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3、 通读全文 , 熟读课文第 段描写百草园自然风貌和第 段描写 “ 捕鸟 ” 过程的文字 。 4、 以 我的乐园 为题写一段话 , 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 , 写

3、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q m s b 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人迹 罕 至:少有人来。罕,稀少。 人声 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鼎沸,水开了,发出响声。 无处 觅 ( 高枕而卧:比喻无所顾忌。今多 比喻不加警惕。 攒 ( 小球 拗 ( 去 敛 ( 盒里 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 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题目分析 讨论并归纳 :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

4、“从 到 ” 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同时也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 返回 理清文章思路 : 以 空间 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百草园的生活( 18) 过渡 承上启下 ( 9) 三味书屋的生活( 10尾) (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 8段,并思考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记叙了哪三个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内容。 明确: 景 物 (美好) 百草园 故 事 (神奇) 捕 鸟 (有趣) 乐园 返回 段 落 层 次 一、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

5、. 总说百草园是乐园。 二、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 19段) ( 1段) ( 2段) ( 36段) ( 78段) ( 9段) ( 10段 结束)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 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 ( 2)、重点研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的景物?它们各抓住了静物、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明确 : 形:高大、

6、臃肿、小 (球 ) 静物 色:碧绿、紫红、菜花 景 味(覆盆子 ) 又酸又甜 物 形:肥胖、轻捷 动物 声:长吟、低唱、弹琴 动:伏、窜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静态 动态 低 高 碧绿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红的 肥胖的 轻捷的 长吟 伏 窜 高 低 描写景物: 有序 多角度 精选词语形容 借助“ 准确的形容 ”即能表情达意 单是 就有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何首乌藤 木莲藤 木莲果 何首乌根 覆盆子 低唱 (声音) 弹琴 (声音) 翻 按 喷 动作 缠络 形状 像莲房 臃肿 拔 像小球 又酸又甜 形状 形状 形状 摘 动物 植物 味道 啪 声

7、音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情景交融 本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 整体 上写百草园,再写 局部 的“泥墙根一带”;由 低 到 高 写静物,再由 高 到 低 写动物; 整体 是从 植物 到 动物 ,局部 是从 动物 到 植物 。 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何首乌和木莲 “不必说 也不必说 ” “单是 ” 整体 局部 写作顺序 先静物 后动物 先动物 后静物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鸣蝉 叫天子 黄蜂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覆盆子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

8、乐趣。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有比喻: (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 的小球。 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味觉 听觉 视觉、触觉 视觉 长吟、弹琴 声音 又酸又甜 味道 光滑、高大、肥胖 形状 碧绿、紫红 颜色 比喻、拟人、排比 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 重点 :第 2自然段的写景是全文精彩之笔,不仅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而且层次井然,条理分明。齐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 _,“肥胖”

9、“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 _,这两者都从 _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 _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 _,所以说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2、这里又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 _的,蝉鸣在 _,蟋蟀到 _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颜色 形状 视 听觉 味觉 春末 盛夏 秋天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 讨论并归纳 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

10、发联想。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A 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 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 D 给百草园增添更多的神秘色彩以及对孩子的吸引力; 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文章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哪些动词 ?为什么要写捕鸟 ?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 “ 无味 ” , 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 , 这是什么写法 ? 起什么作用 ?

11、 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 , 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 请用最短的时间背诵这段文字 , 并把背诵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扫 露 支 撒 系 牵 拉 看 罩 九个表述动作的词 , 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 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 。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扫开 露 支 撒 拉 系 牵 罩 看 抓住关键动词 百草园的景物 有声有色,充满乐趣。 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 雪地捕鸟 带来无穷乐趣。 课文分析 “ 我 ” 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 “ 我 ” 是怎么想的? “ 我 ” 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三个“也许”,他在反复揣测,

12、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 由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是从“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 不知道,从“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 的蟋蟀们 !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 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结构上的作用: 第一句 “ 不知道 ”三 个字 , 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 。 第二句三个 “ 也许 ” ,猜测原因 , 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 ,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人反感 。 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 。 因此 , 第九节表达了 “ 我 ” 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 。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学习 “ 三味书屋 ” 部分 , 体会文章对三味书屋环境和先生的描写 。 2、 讨论文章的主题 。 (两人一组) 1、 鲁迅对三味书屋有哪些不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