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_2 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698834 上传时间:2018-02-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_2 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岳阳楼记_2 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岳阳楼记_2 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岳阳楼记_2 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岳阳楼记_2 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_2 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_2 精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3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一、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 、 “则”等虚词和 “然则” 、 “得无”的用法。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难点、重点分析 岳阳楼记难句解析: 越明年,|政通|人和,|4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 是并列复句。 () “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 “越”作“逾”讲, 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 “越,渡也。 ”二、 “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 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 “越,犹及

2、也, 书?召浩: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 ”王氏举了尚书两个 例子, 尚书 “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 都作“到” 、 “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 但是根据岳州府志 “职方考”的宗谅求记 ,的“去 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 膛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3 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 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 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

3、二、相当于“大概” , 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 会吧” 。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 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 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 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 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极而悲” 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种心情, 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 。又, “日饮食得无衰乎?” (触菩说赵太后 )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 “妾得无随坐乎?” (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 )等于: “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 、 “

4、得非” 、 “得毋” 、 “能不” 、 “能无” 、 “能勿” 。袁仁林虚 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 ”再看以下推断:异 (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 相同也。 “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 “得无异乎?”是委 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 历代散文选 的注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 像。 ”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 “若”解释为“像” ,恐属未当。 “至若”是单纯的连词, 词根是“至” , “若”则是一

5、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 “至”等于“至若”的如:“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 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 (韩非子?解老篇 ) “至若”又等于“至如” 、 “至于” ,例如:“虽为侠,而逢 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 盗跄居民间者耳。 ” (史记?游侠列传 ) “元,凯既登,巢, 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 ” (晋书? 贺循传 ) “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 (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 ,见语文知识 年第期。 )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 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 就用“至” 、 “至若” 、 “至如

6、” “至于” 。本句上文说的是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 “至若”来连接。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 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33 分析:()这是一个对偶句。 “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 “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 “游”跟“泳”也有 反义因素。 “游”的本字是“厅, 说文:“浮行水上也。 ” “泳” , 说文:“潜行水中也。 ”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 潜入。 ”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分析:() “而或”其实是

7、两个词, “而”表顺接;“或” 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 愤发,或食餟脯” (白居易与元九书 ) () “一空” 、 “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 “长烟” 、 “皑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 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 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壁” , “跃” ,不只 是“闪动” ,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一阵风吹来,微波涌起, 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 下句写水下之影。或说“浮光跃金” ,从意思、从工整的对 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壁” , “静影沉壁”实在是错

8、综形 式。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 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溢的影子,如同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33 沉浸的白玉。 ”如果是“沉影静壁” ,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分析:()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 “庙堂” ,一般的解释是, “庙” ,宗庙;“堂” ,殿堂; “庙堂”指“朝廷” 。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 朝廷的意思” , “是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 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 ” (中国语文年第期第页) 。我看“居庙

9、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 ;但也不 一定, “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 说是“居庙堂之高” 。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 ” (汉书?梅福传 )这“庙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 定只是“宰相”或“副相” 。至于“居庙堂之高” ,完全可 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 ,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分析:“先” 、 “后”都是形容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 卷一的第页说“先” 、 “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 。 又如:“先吴寿梦之鼎。 ” (左传?襄公十九年 ) “先”的 后面也省略了“

10、于” ,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 前面” 。现在说, “先” 、 “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 “先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33 天下之忧” 、 “后天下之乐” ,就是“在天下之忧先” 、 “在天 下之乐后” 。又如“窈窕艳城郭” (孔雀东南飞 ) , “艳” 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 “而” ,可以译成“就” ,后一个 “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 。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 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 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一说“先 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 ,陷于随意增

11、字 解句,这并不足取。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 快乐。 ” 微斯人,|吾谁与归?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分析 (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 与归”就是“与谁归” ,把“与”看成介词,这是根据一般 的通常解释。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 或“称许”讲, 广雅?释估:“与,许也。 ” 论语?微子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与”跟“归”两个及物动 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 。这样, “吾谁与归”就得 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 “与” 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 (战 国策?齐策 )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词性也在发

12、展, “与” 的产生介词的用法至少是在西汉, 史记?淮阴侯列传: “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第二个“与”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33 是介词, 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该 是可取的。又, 文选张华杂诗之二:“佳人不在兹, 取此欲谁与?” “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介绍,解题。 同学们预习了岳阳楼记 (板书)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 古代散文,作者是范仲淹(板书)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 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 在母亲教育下,发愤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年

13、考 取进土。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 进犯。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 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 任太守。 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 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 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 对。由于范仲淹的举荐,滕子京先知径州,后知庆州。庆 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终于被贬谪守 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 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 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 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

14、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精品文档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33 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 劝友也是自勉。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小黑板、 ;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 谪(zh)属(同“嘱”zh)霪(yn)霏(fi)樯 (qing)楫(j)冥(mng)谗(chn)偕(xi) (三)研习新课。 教读第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 词。 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第二年” (即庆历五年) ,而 据岳州府志载宗谅求记书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 历六年。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的本来意义作“过” 讲为妥, “越明年”就是“过了第二年” ,当进入了第三年 讲(庆历六年) 。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 远方,如“发阎左逾(同“谪” )戍渔阳九百人” 。 属同“嘱” ,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 文的缘由。 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以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