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6898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课件(36)说明文的方法、语言(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 (2015陕西 )阅读下面文章 , 回答下列问题 。 游戏的功用 人生真正的活动是从游戏开始的 。 有学者认为 , 个体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 。 游戏是生物遗传的结果 ,是一种复演祖先进化的过程 。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 , 能体验到愉悦 。 这种愉悦情绪 , 能激发和调动他们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 。 心理学家认为 , 游戏是孩子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 , 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 , 是他们今后生活 、 工作的必修课 。 游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 、 观察力和创造力 。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 491名小孩分成几个组 , 对他们进行了一种名

2、为 “ 托伦斯测试 ” 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检测 。 这种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一系列根据图形进行的拓展绘画来判断创造力程度高低 。 孩子们被要求以某个特定图形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 , 然后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并描述出故事背景 。 测试结果显示 , 有游戏经验的孩子的思维更发散也更灵活 , 比不玩游戏的孩子能发挥出更高的创造力 。 部分孩子因为玩游戏影响了学习 。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 ,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游戏本身 , 而是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出了问题 。 来自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 , 适量地玩计算机游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 , 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来自美国的另一项研究表明

3、, 喜欢玩计算机游戏的孩子更 “ 聪明 、 有活力和易于成功 ” 。 年轻人往往喜欢一些高难度游戏 , 以获得新异的刺激和求真的乐趣 。 在玩精彩的游戏时 , 也即在克服障碍时 , 年轻人主动让自己朝着情感的积极一端前进 。 他们紧张的投入其中 , 而这恰恰是产生各类积极情绪和体验的正确心态和身体状况 , 这是因为人在能力极限下进行工作时所达到的投入状态 , 是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的 , 这种态度就是游戏设计师和心理学家所谓的 “ 心流 ” 。一旦进入了心流状态 , 人们就想长久地停留在那里 , 不管是放弃还是获胜 , 两种结果都是无法让你心满意足 。 如果游戏的目标真正具有吸引力 、 反馈又足

4、以激励人心 , 年轻人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满怀热情不断挑战游戏设置的重重障碍 。 在游戏中 , 他们积极乐观地做着一件自己擅长并享受的事情 , 这给他们带来自我满足和自我肯定 。 当今 , 本应是年轻人喜爱的一些游戏也成为银发老人的 “宠儿 ” 。 他们不仅可以为老人晚年的生活增添乐趣 , 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 。 同时游戏还有减轻老人精神压力的功用 , 可以使老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 通过调查 , 研究人员发现 “ 边玩电子游戏边活动身体的参试者的大脑功能变得活跃 , 同等运动量下 , 他们的收获也更多 。 定期通过游戏机来进行体育锻炼 , 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 。 1 游

5、戏具有哪些功用 ? 请分条概括 。 2 仔细阅读第 段 , 为 “ 心流 ” 下一个定义 。 (1)游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2) 游戏可以给年轻人带来自我满足和自我肯定。 (3)游戏可以增添老年人的生活乐趣,还具有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和减轻他们精神压力的功用。 “ 心流 ” 是人在能力极限下进行工作时所达到的投入状态。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请分别简要分析 。 定期通过游戏机来进行体育锻炼 , 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 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孩子之所以喜欢游戏 , 是因为游戏是孩子对

6、于未来生活的预演 , 是学习未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 。 B 借助一系列根据图形进行的拓展绘画来判断创造力程度高低 , 是 “ 托伦斯测试 ” 的基本原理 。 C 要想让孩子聪明 、 有活力 , 就应鼓励孩子多玩游戏 , 因为游戏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积极作用 。 D 年轻人喜欢玩一些高难度游戏 , 并在克服重重障碍中 , 获得刺激和乐趣 , 这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 。 (1)“定期 ” 表示限定,说明老年人通过游戏来进行体育锻炼是有一定周期的。 (2)“ 可能 ” 表示不确定,说明玩游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只是一种推测。 B 二 、 (2015扬州 )阅读下面文章 , 回答问题 。 方块

7、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方块汉字的前途 , 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 对于汉字的批评 , 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 , 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 。 “ 五四 ” 运动后推行白话文 、 拟定注音字母 , 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 、 实行拼音化 。 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 , 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 , 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 时至今日 , 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 , 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 , 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 , 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 。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 。 国人撰写的学术论

8、文 , 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 , 往往有着论证不严 、 逻辑不清的毛病 , 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 , 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 。 文字无辜 , 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 。 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 , 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 。 同一个文本 , 汉字的篇幅最短 , 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 。 汉字直观 , 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 。 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 , 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 , 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 , 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

9、念 。因此 , 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 , 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 , 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 , 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 ,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 。 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 , 其中必有原因 。 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 , 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 , 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 。在外界压力下 , 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 以一千多万的人口 , 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 。 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 , 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 , 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 (选自 2015年

10、2月 27日 文汇报 , 有改动 ) 1 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 2 指出第 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 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 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 (“ 不适用于发展科学 ” 或 “ 逻辑不分明 ” )。 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 (或 “ 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 ”,或 “ 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优势 ” )的特点。 3 推敲词句 , 回答问题 。 (1)第 段中加点的 “ 往往 ” 一词能否去掉 ? 请结合内容说明 。 (2)细读第 段 , 说出加点的

11、“ 潜在的优势 ” 所指的内容 。 不能去掉。 “ 往往 ” 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都有 “ 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 ” ,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 (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 )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 (或 “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 ” )。 三 、 (2015攀枝花 )阅读下面文章 , 回答问题 。 “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 ” 是骗你的吗? 王陈晔 美国 邦通信委员会 )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 , 又宣布从 2013年 12月 12日起 , 坐飞机还能打电话 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 这并非决定 , 还需要上级 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 。 但从技术上来说 , 飞行过

12、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 ” 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 其实 , 1991年 , 就不全因为手机很 “ 危险 ” 。 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理由是 , 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 , 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 (飞行时 ), 基站切换过于频繁 , 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 其次才是 , 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 , 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 没错 , “ 有可能 ” 。 事实上 , 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 , 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 。 早在 20世纪 60年代初期 ,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 , 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 (当然 , 类似的报告不

13、止一例 )。 于是 , 美国的 国联邦航空局 )和 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 )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 。 万万没想到 , 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 大量的模拟实验 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 , 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 可是人命关天 , 虽然 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 , 但仍然 “ 宁可信其有 , 不可信其无 ” 。 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 , 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 “ 安全隐患 ” 也逐渐被消除 , 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 当然 , 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 , 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

14、接收器 , 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 , 1991年 手机禁令 ” 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 美国并不是独自在试水 。 早在 2008年 , 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 , 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限的数据连接 , 但只允许 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 , 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 有趣的是 , 在 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 , 而是 , “ 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 , 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 ” 。 纽约时报 这样解释 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

15、、 上网 、 收发邮件等 。 所以 , “ 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 (打电话的 )大嘴婆 , 但至少你能在 。 1 1991年 手机禁令 ” 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 2 第 段提到 , “ 从技术上来说 , 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 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 ” 联系后文回答: 手机的使用会加重地面基站的负担。 (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 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未被证实;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或屏蔽技术的提高使得这一 “ 安全隐患 ” 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3 第 段中画线句子 “ 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 是否可以去掉 , 为什么 ? 4 第 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