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22236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齐齐哈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齐哈尔市 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齐齐 哈 尔 市 统 计 局(2010 年 3 月 19 日)2009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和谐鹤城,大力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积极谋划大项目,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事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回暖,全年经济沿着稳健轨道前行。一、综合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09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03.8 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 168.7 亿元,增长13.2%;第二产业增加值 249.1 亿元,增长 16.0%;第三产业增加值 286.0 亿元,增长 12.4%。三次产业结构为 24.0:35.4:40.6。第一、二、三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为22.1%、40.3%和 3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2958 元,增长 13.8%。市场物价总体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0.3,比上年上涨 0.3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96.56,下降 3.44 个百分点。综合能源消费量减少,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年能源消耗总量 961.5 万吨标准煤;万元 GDP

3、 能耗 1.4791 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7.2%;万元 GDP 能耗累计下降 18.11%,为“十一五”目标的 80.36%。就业再就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从业人员 277.0 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 88.3 万人,农村从业人员 188.7 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2.5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9.5万人。二、农业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提升。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推动我市向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面对我市春旱、低温、多雨、寡照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采取

4、积极措施,抗旱除涝,战低温促早熟,受灾之年再获丰收。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 32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9.5%。粮豆薯总产量828.3 万吨,增长 7.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粮豆薯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表 1 主要农产品产量名 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粮豆薯总产量其中:水稻小麦万吨万吨万吨828.3109.10.977.617.3-54.9 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全年畜牧业总产值完成 11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6.4%。年末大牲畜存栏 138.2 万头,其中,黄牛及肉牛存栏 80.2 万头;奶牛存栏 50.1 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 50

5、.1 万吨。表 2 牲畜存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名 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大牲畜年末存栏其中:奶牛黄牛及肉牛猪年末存栏羊年末存栏猪肉牛肉羊肉禽蛋牛奶万头万头万头万头万只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138.250.180.2315.0229.831.68.42.615.2107.38.77.110.335.27.915.420.71.613.813.1玉米大豆薯类(折粮)亚麻油料甜菜蔬菜、瓜果类万吨万吨万吨吨万吨万吨万吨522.0157.929.02488.653.6109.011.040.6-60.5-95.3-53.7-58.4-44.97绵羊毛 吨 7539 5.7全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 92

6、0 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27.5%,全市 146 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准认证。围绕建设“生态市园林城”,推进林业机制创新,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33.7万亩,比上年增长 10.9%。其中,人工造林 30.6 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 3.1 万亩。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20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7%。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77.8 亿元,增长 37.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123.4 亿元,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13.1,提高 24.1 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28.7 亿元,增长 11.9%。实现利税总额 7

7、6.7 亿元,增长 27.1%。其中,实现利润 44.2 亿元,增长36.2%;实现税金 32.5 亿元,增长 16.4%。两大工业基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全年装备工业完成增加值 80.5 亿元,增长 3.0%;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 71.5 亿元,增长 39.4%,两大工业基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75.6%。表 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减情况名 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大米小麦粉成品糖乳制品白酒啤酒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千升万千升25.73.013.529.84.214.170.112.222.120.434.2-34.9家具人造板亚麻布机制纸及纸板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生铁粗钢钢材

8、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数控锻压设备金属轧制设备铁路货车发电量万件万立方米万米万吨万吨万吨万重量箱万吨万吨万吨台台万吨辆亿千瓦时25.339.2333.76.162.1392.7162.616.480.574.2 104189.88942105.222.6475.4-61.0199.9-8.530.221.227.4-1.128.0-25.9-52.9-24.1-21.1-3.6建筑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278.5 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157.2 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 89217 元/人,比上年增长 18.7%。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稳步推进。2009 年末,哈大齐工业

9、走廊 7 个项目区的启动面积为20 平方公里,占项目区规划面积的 15.6%。已开工项目 173 个,本年完成投资额 8.1 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85.2 亿元,销售收入 138.1 亿元,利税 21.1 亿元。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投资总量持续攀升。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33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61.8%。在城镇投资中,民间投资 161.7 亿元,增长 100.0%;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171.3 亿元,增长 40.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5.2 亿元,下降 14.2%。装备、食品等两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 105.7 亿元,增长 75.7%,占城镇工业投资的 70.1%。亿元以上建

10、设项目共 89 个,比上年增加 16 个,完成投资 155.7 亿元,增长 86.7%。新增固定资产 215.1 亿元,增长 8.2%。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商品房销售平稳。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43.6 亿元,增长 28.0%;商品房销售面积 183.6 万平方米,增长 19.1%;商品房销售额 50.8 亿元,增长 57.5%。表 4 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行 业 投资额总 计 338.2 农、林、牧、渔业 14.2 采矿业 0.7 制造业 138.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7 建筑业 13.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6.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

11、4 批发和零售业 9.2 住宿和餐饮业 0.1 金融业 0.1 房地产业 65.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3.9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1 教育 2.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0 六、国内贸易扩大内需措施得力,消费潜能逐步释放。2009 年,我市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裕,消费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市场同步发展,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速平稳。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2%。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活跃,热点商品和季节性商品增长较快,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2

12、81.6 亿元,增长 19.3%;住宿、餐饮业消费持续走高,实现零售额 23.5 亿元,增长 20.9%。分城乡看,城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58.6 亿元,增长 19.5%;农村消费品呈现升温势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48.1亿元,增长 17.4%。从结构看,消费结构升级,全市吃的商品零售额 154.0 亿元,增长19.3%,占全部零售额比重为 50.2%;穿的商品零售额 65.3 亿元,增长 15.4%,占全部零售额比重为 21.3%;用的商品零售额 56.4 亿元,增长 18.5%,占全部零售额比重为 18.4%。全市消费品市场 121 个。七、对外经济贸易对外贸易繁荣活跃

1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到位资金 8287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25.9%。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 4 项,总投资额 4870 万元人民币,合同外资 466 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继续攀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67862.5 万美元,增长 16.7%。其中,进口 18090.9 万美元,增长 150.9%;出口 49771.6 万美元,下降 2.3%。八、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铁路、公路、民航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全年完成货物发送量8650.2 万吨。其中,铁路 1592.9 万吨;公路 6595 万吨;航空 462.3 万吨。客运量 6255万人。其中,铁路 1621 万人;公路 4622

14、万人;航空 12 万人。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52.9 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49.4亿元,邮政业务总量 3.5 亿元。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加快。2009 年,我市逐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强市场整治,推进区域合作,旅游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显著提升。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1450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2.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54.8 亿元,增长 37.0%。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6321 人次,增长 68.7%。其中,外国人 21358 人次,增长 52.1%;旅游外汇收入 703.9 万美元,增长 11.9%。九、财政和金融业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

15、7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50.8 亿元,增长 39.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4.5 亿元,增长 23.5%。全市地方财政支出 107.4 亿元,增长 24.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91.7 亿元,增长15.9%。金融信贷稳健运行。2009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772.8 亿元,比年初增长20.9%。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 151.9 亿元,增长 4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533.3 亿元,增长 14.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476.8 亿元,增长 3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282.9亿元,增长 32.9%;中长期贷

16、款余额 159.2 亿元,增长 50.2%。十、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133 项;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 21 项;科技成果鉴定 103 项;全年认定技术合同 178 项。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 1.3 万人,比上年增长 1.0%;在校学生 4.3 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普通高中招收学生 2.5 万人,增长 0.8%;在校学生 7.3 万人,下降 2.3%。初中招收学生 5.3 万人,下降 6.8%,在校学生 16.4 万人,下降 4.2%,初中入学率达 99.9%。小学招收学生 4.1 万人,下降 1.0%;在校学生 25.5 万人,下降4.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13 个,文化馆 16 个,公共图书馆 11 个,广播电台 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