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611300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 孩子总有一天是要自立于社会,自立于人生。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孩子的体力、智力、良好的个性形成和今后发展而奠定基础,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对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关键词】 自理能力 激发兴趣 技巧 家园配合 爱心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热水杯里,它马上本能地跳出来逃跑,可是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杯里,在水杯下慢慢加热,青蛙在水杯中呆得很舒服,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温度,最后想跳,已经跳不出来了看罢掩卷深思,今天的老师和家长是否也在把我们的孩子放在舒适的温水中慢慢加热?在园里,幼儿教师不敢放手给孩子,怕这怕那

2、;在家里,家长不愿放手给孩子,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成人一次次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孩子们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而有些成人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能不迟吗?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幼儿慢慢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 ,还谈何日后的自立、生存,更如何谈起奉献、责任和爱心?谁之过?是孩子对不起我们,还是我们对不起孩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谈谈自己的感受。一、 幼儿自理能力的意义幼儿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

3、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纲要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25 岁是一 个重要的开发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二、 如何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1、 增强幼儿的自理意识现在的孩子几乎全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事事包办,处处代劳,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长此以往,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

4、: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天塌下来有父母撑着。于是事事依赖父母,犹如大树底下不经风雨的小苗。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要不怕苦,不怕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在发达国家里,大人们从小就对幼儿进行自理意识的教育。通过谈话,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美国的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会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

5、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2、 激发幼儿自理兴趣,鼓励幼儿自理要求,提供幼儿锻炼机会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劳动的种子。幼儿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我们应重视幼儿此时出现的每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要求和行为,并加以鼓励和提供实现的条件。例如,当大人洗衣服时,孩子要来帮忙,我们不要怕孩子弄湿身上穿的衣服或洗不干净衣服,或认为会给自己添麻烦,自己为了省事,而不让孩子动手,甚至还训斥孩子,要知道,你的拒绝、训斥恰恰扼杀了孩子独立动手的意识和兴趣。幼儿午睡起床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较忙乱的时间,不仅要帮孩子穿衣服、鞋子,还要叠被子

6、、整理床铺。有一次,李钥小朋友起床后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自己穿的衣服” 。当时,我一看笑了,她的衣服不仅穿反了,扣子也扣错了。不过笑过之后,我给予了鼓励。既然孩子有尝试的欲望,就该放手给孩子,所以我就利用活动课的时间教孩子“穿花衣”的儿歌,结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午睡起床后很多孩子都能边念儿歌边穿衣服,还有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在我的鼓励下,帮助我整理床铺。3、 教给幼儿自理的技巧,让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方法,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

7、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兴趣的趣味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老师要将各个项目直观地演示给幼儿看,要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然后再让孩子练习。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要有耐心,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纲要指出,教育孩子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不能超越孩子的能力范围,把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比如说洗衣服,开始就给孩子一件上衣,让他洗干净,这对孩子来讲,就比较困难,如果让

8、他们去洗一双袜子或一块手帕,这样他们会觉得很轻松。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要经常毫不吝啬的竖起你的大拇指“你真棒” 、 “你真能干”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自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4、 家园同心,家园配合,持之以恒。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这学期我班有一位幼儿中午在园午餐时,既挑食且进餐慢,几乎都要老师喂。她告诉老师在家里吃饭都是妈妈喂的,妈妈还说到幼儿园吃饭时也要让老师喂,要不然会把衣服弄脏了。听了孩子的话,我们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

9、,通过家园有效配合,现在这名幼儿已经能独立进餐且不挑食了,家长很高兴。因此,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在幼儿园加强锻炼,在家家长监督和督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凑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相信有一天理想会变成为现实。5、 在幼儿自我服务的训练中渗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培养幼儿的爱心。有人说:“从小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懂得爱。 ”这话其实只对了一半。很多父母用无微不至的爱将孩子包裹,却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孩子付出爱的权利,总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需要做。但如果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从来只是接

10、受,却不曾给予,那么长大后他一定是个自私的人。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以致于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感激和感恩!“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我们也常常苦思冥想,孩子是张白纸,很多都是从成人身上学到的。比如说,平时都是你倒水给孩子喝,有一天,你突然看到他摇摇晃晃地端个杯子向你走来,你是坦然接受,还是惊恐万状:“哎呀,小心烫着手,小心打烂杯子。 ”杯子重要,还是孩子的自尊心重要?接受孩子的爱,这样他才会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照顾自己,还可以像个大人一样去关心别人了。还要让孩子知道你为他的健康成长而高兴,因为他的爱而感激,而骄傲,这对他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而且,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不仅会更好地自理,还会更好地去替别人着想,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归宿吗?这该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付出爱也是一种幸福,请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一块手帕,请接受孩子为你剥的一粒糖果、一根香蕉,让他为你捶捶腿捶捶背给孩子付出爱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爱。总之,我们要不断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意识,鼓励幼儿自理要求,教给幼儿自理的常识,在自理中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家园同心,家园一致,把我们的幼儿培养成自立、自强、学会生存的人,并从为他人的服务中,懂得感激和感恩,我们的幼儿教育事业就会走向我们的理想,迈向孩子的成功,奔向明天的阳光!题目:接受孩子递上的一杯水姓名:薛艳性别:女单位:赣榆县庆港幼儿园电话:130560786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