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610374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 48 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苦楝皮爽康清热除湿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 90 例患者分治疗组 48例和对照组 42 例。治疗组以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体外涂抹。对照组以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 6 g;加息斯敏 3 mg,每日 1 次,维生素 C o2 g,每日 3 次。2 组疗程均为 4 周。观察 2 组治疗前后皮损体征、瘙痒症状变化。结果 2 组治疗前后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避免口服西药产生的毒副作用。脂溢性皮炎是皮脂溢出

2、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患,多发于面部,以皮肤红斑上覆油腻或干燥鳞屑、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笔者采用自拟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 48 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所有病例均来自 2010 年 6 月一 2011 年6 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皮肤科门诊,征求患者意见后分为治疗组 48 例、对照组 42 例。治疗组男 32 例,女 16 例;年龄1861 岁,病程 112 周。对照组男 25 例,女 17 例;年龄 1855岁,发病 112 周。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候辨证标准依据中药

3、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l】和刘辅仁、张志礼主编实用皮肤病学【2】拟定,所有患者符合湿热内盛型:皮肤潮红、微作者单位:102600,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肿、皮损渗出、脂垢厚积,甚则渗液结痂,舌质红、苔黄腻,并按文献【1 蛀状积分标准分为I、 、级,分别计 1、2、3、4 分。病例排除标准,(1)年龄在 18 岁以下或 65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2)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3)内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停药不足 2 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内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停药不足 1 周者。(4)不符合纳入

4、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治疗组:以清热除湿苦楝皮爽康体外涂抹,组成方:苦楝 10 g,蛇床子 lOg,茯苓 209,白术 109,厚朴 109,泽泻 lOg,白鲜皮10 g,生薏仁 30 g,丹皮 10 g,知母 10 g,地骨皮 10 g,大黄 10 g,每天涂抹五到六次。对照组: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 6 g;加息斯敏 3 mg,每日 1 次;维生素 C02 g,每日 3 次。以上 2 组疗程均为 4 周。观察方法 2 组患者均每周复诊 1 次,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详细记录皮损部位、大小、颜色、渗出、脱屑、瘙痒情况、舌脉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 SAS 统计分析系统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并做方差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 x 2 检验。结果易感因素分析,对湿热内盛型病例进行易感因素分析,发现精神紧张,频繁过量饮酒、过食辛辣、腥发与发病有重要关系,经苦楝皮爽康都取得了明显疗效。治疗组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