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6675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 修正)Paten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 Amendment)【发布部门】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 主席令第 8 号【发布日期】 2008.12.27 【实施日期】 1985.04.01【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法律【法规类别】 专利法规【全文】 【法宝引证码】 CLI.1.111782 使用说明【本法变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0312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1992)1992090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92 修正)19920904全国人大常

2、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2000)2000082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0 修正)2000082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2008)200812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 修正)200812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相关资料: 法律 4 篇 行政法规 5 篇 部门规章 31 篇 司法解释 11 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 2 篇 地方法规规章 144 篇 高法公报案例 6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2387 篇 修订沿革 1 篇)(1984 年 3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 1992 年9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

3、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 2000 年 8 月 2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 2008年 12 月 27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条件第三章专利的申请第四章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第五章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第六章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第七章专利权的保护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

4、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 2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7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三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5、的专利管理工作。(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 2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四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资料: 修订沿革 1 篇)第五条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地方法规规章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5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6、。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52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七条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 1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八条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

7、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 18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九条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33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8、手续。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0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

9、、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相关资料: 部门规章 1 篇 司法解释 2 篇 高法公报案例 3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981 篇 修订沿革1 篇)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 20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三条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2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四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

10、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相关资料: 案例与裁判文书 1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五条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相关资料:)第十六条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

11、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七条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部门规章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5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八条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十九条在

12、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部门规章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8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十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

13、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1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十一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要求,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完整、准确、及时发布

14、专利信息,定期出版专利公报。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12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条件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

15、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高法公报案例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780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十三条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16、2 篇 部门规章 1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249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十四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2 篇 修订沿革 1 篇)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相关资料: 行政法规 2 篇 案例与裁判文书 20 篇 修订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