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454993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改)(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生物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教案序号 1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新授课授课时间 缺课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并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散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美好。【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 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动、植物挂图及学生自带的一

2、些生物和非生物实物(例如:树叶、蝗虫、蚯蚓、杯子、小石头、盆栽花卉等) 。教法学法打算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要注意观察方法的指导,还要注意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在三十亿年前我们的地球一片荒漠,寸草不生。而今天我们的星球如此美丽,你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的如此美丽吗?讨论交流新授知识 一什么是生物在你的周围有很多生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1、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实物,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观察,分组讨论、交流新授知识小结: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3、。老师答疑: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细胞不能算作一个生物体。当然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除外。2、像一片树叶、一个苹果是组成果树这一生物体的一部分,不能算作一个生物体。总结学生可能提出问题:细胞是生物吗?一片树叶、一个苹果能算作一个生物体吗?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新授知识二生物的主要特征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问题 1: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关于光合作用可考虑掌握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有机物不断积累体现出植物由小到大的生长)动物如何获得营养?问题 2:动物能呼吸,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例如:在晚上卧室内不能摆放过多的

4、绿色植物)问题 3: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问题 4:图 4-5 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观察书上的图片 13,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并总结: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特征 2:生物能进行呼吸;观察书上的图片 45,讨论总结:特征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特征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新授知识问题 5:图 8 说明了什么问题?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

5、是怎样繁殖的?问题 6:生物还有其他的特征吗?观察书上的图片 6-7,分析归纳:特征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特征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小结问题 7: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问题: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会怎样回答呢?表达交流、记忆:生物的 6 大特征。并使学生们认识到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巩固练习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引导学

6、生思考、讨论。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 新授课授课时间 缺课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德育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

7、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 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录像、调查范例等,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并设计调查表。【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1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2以人

8、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1学生根据经验举例,分析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2根据学生经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 ,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二、实地调查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调查地点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注意安全

9、问题是第一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对生物资源的爱护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1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3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三、整理统计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3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2) 新授课授课时间 缺课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

10、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德育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 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录像、调查范例等,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学生:确定调查路线,笔(有条件可带放大镜,照相机)并设计调查表。【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11、: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1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2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察,并从中吸取经验。 五、技能训练,正确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师在讨论中正确引导,及时对学生的提问做出评价。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3、按照用途分类六、布置课下内容1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2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2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的健康及发育状况。3课后各组整理

12、照片,进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教案序号 4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新授课授课时间 缺课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2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德育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13、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第一课时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分析教师举出的例子,从而归纳出结论。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探究的一般过程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分析教师举的例子,最终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教师可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

14、般过程。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板书设计】:教案序号 5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 新授课授课时间 缺课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2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德育

15、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实验探究 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己选择实验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结果交流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布置课下作业 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序号 6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 新授课授课时间 缺课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