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549058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同步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2(2013广州模拟)右 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 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 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3(2013广州模拟)恩 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

2、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4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材料体现出()重视农业生产关注农民利益抑制商业发展力求社会稳定A BC D5(2013广东六校模拟)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 ”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

3、D家庭手工业产生6(2013揭阳调研)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已有多幅。其分布如下:出土省份出土地点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 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 平陆枣园内蒙古 和林格尔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7(2013孝感一模)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 ”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

4、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8如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民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9(2013淮北模拟)2010 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发掘出双墩 1 号墓,出土 随葬品 2 400 余件(如图),据考古专家论证,该墓主极有可能是春秋 时期钟离国的国君。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当时人们还不会 烧制瓷器B当时冶金业特指 青铜铸造C当时金属乐器铸 造术先进D当时钟离国国君 身份是大宗10(201

5、3东北师大附中模拟)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11(2013皖南八校模拟)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A “城郭之民,类多工商”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D “市”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12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两者相互

6、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13(2013汕尾调研)明朝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与此无关的是()A是“经世致用”思想推动的结果B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跟当时的对外贸易有关D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有关14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 ”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农村集市出现A B. C. D.

7、15.(2013汕头模拟)清雍正帝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6(2013江门调研)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B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C政府对外贸事务基本不管D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 要收入来源17(2013梅州期末)有学者分析到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时说:“封建时 代,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土地为封建贵族所专有。 ”这

8、一土地制度是指()A井田制 B地主私有土地C君主私有土地D均田制18(2013汕头检测)17 世纪以后中国人口激增的原因不包括()A农耕经济的繁荣 B政局的相对稳定C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D科技水平的提高19(2013广州模拟)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20(2013湛江模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这体现了当时()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9、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 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 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

10、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1)材料一中三

11、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6 分)(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其影响如何?(6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8 分)22(2013莆田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了一组与地名有关的文字材料:“两县共辖 109 坊,一为长兴、永乐、永宁、曲池、敦化、安仁等 54 坊,一为善和、通化、丰乐、昌明、安乐、怀远、醴泉、昭行、义宁等 55 坊。 ”材料二“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

12、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发展。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

13、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4 分)研究主题 结论 证据 理由材料涉及的时代最晚可能是什么时期材料一所涉及的史料(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有的特点。(4 分)(3)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 分)(4)比较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14、6 分)参考答案1 C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准确识记。耧车出现于西汉时期,而翻车出现于曹魏时期,筒车、曲辕犁出现于唐代,故选 C。2C 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牛耕的使用。C 最能体现牛耕的使用。3 D 铁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私田大量开垦,最终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4B 材料是吕氏春秋中主张重视农业的言论,大意是要重视农业生产,以稳定社会、稳固国君统治。符合材料信息。5C 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古代农业特别强调精耕细作,并注重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这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精耕细作、 “男耕女织”的特点,故 C 符合题意,A、B、D 都与题干材料信息

15、不符。6 C 材料中的地点涉及多个省份,说明在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已经比较广泛。7 A 依据材料信息“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可以看出当时的私人纺织业较为发达。B、D 都与史实不符,而 C 结论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8 D 通过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家民营手工业作坊,所以 A 错误;民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代中叶以后,而水浒传是反映宋代历史的小说,故 B 错误;“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最初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 C 错误;故选 D。9 C 材料中的“铜器编钟一组” ,揭示了春秋时期金属乐器铸造术的先进。10 A 从“官搭民烧”和“形器走天下” ,可知 A 正确。B 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故C 错误;D 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11 C 材料中的图表显示了秦汉至唐初时期, “城”与“市”仍然是分离的,城市与农村间道路相通,更多的是政治角度便于统治。因此,此时期城市的商业功能是从属于政治功能的。12 D 题干材料中的两则信息反映了唐初和晚唐商品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