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2375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基层 看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献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姓名: 栾成飞班级:物流管理 111学号: 209110525党的 18 大报告提出, “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条件” 。所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作为肩负继往开来、为祖国建设时刻准备着神圣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故利用寒假实践对我镇展开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调查时间:2013 年 2 月 1 日2013 年 2 月 3 日调查地点:江苏省姜堰市蒋垛镇调查

2、方式:走访村民;实地勘察;网站查询一、 蒋垛镇自然状况和发展现状姜堰市蒋垛镇位于美丽富饶的苏中平原,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近南通,西接宁靖盐高速公路,229 省道穿境而过。辖区面积 66平方公里, 2010 年被泰州市列为 22 个重点镇之一。2012 年蒋垛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7 亿元,财政收入 45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188 元。蒋垛镇辖 17 个行政村,人口 52400 多人,农村劳动力 3 万多人。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

3、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蒋垛镇在盐大、新桥村立项高沙土治理 5000 亩,投资近 200 万元。蒋垛镇抓住高沙土立项开发机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秋播之后,动用数台挖掘机、推土机、泥浆泵,对项目区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先后填平 6 处大大小小的废沟呆塘,推平 3 处高垛地,开挖 10 多亩渔塘,动土 5 万方。项目区再也见不到一座土坟土窑、见不到一棵杂树芦竹、见不到一片高垛洼地、见不到一处废沟呆塘,彻底实现了田平地整。特别是,蒋垛

4、镇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近 40 亩,可谓种瓜又得豆,一举多得。老百姓出行方便了、生产便捷了,打心眼里感激农业综合开发。(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

5、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 2 所中学、4 所小学,实现了区级标准化学校.其中蒋垛中学是泰州市重点中学,高考入学率居姜堰市乡镇第一;劳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价格合理,一般人员工资 18002500 元/月,管理人员 22003600 多元/月;全镇拥有 800 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和 3500 多名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6、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出台了蒋垛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7、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二)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

8、。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三)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全镇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 6 亿元,其中财政安排 6300 万元,捆绑专项资金 3 亿元,吸引社会资金 2 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 30-40,农民占到 60-70,而目前蒋垛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蒋垛 17 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蒋垛镇要完成“六通” 、

9、 “五改” 、 “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 1913 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例如,蒋垛镇 1 年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 300 多万元;另外,道路资金缺口大,蒋垛镇的交通经费只够建 60 公里,但已安排 200 公里的建设任务,政府补贴资金难以保证到位。(四)资源整合困难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副镇长仲剑说: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

10、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 18 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就蒋垛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

11、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统筹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

12、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

13、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