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52305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外部审计到内部审计的升级之路审计生涯到今年就快满 8 年了,前 4 年是云游四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员,后 4 年则在金融机构扎根成为内部审计,其中的快乐和痛苦不足为外人道,但从一个外部审计转行内部审计的经验获取之路却感触颇深,试与众审计同仁议之。1 形而上者-审计的大道理1.1 审计乐趣从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坚持战斗,审计工作的乐趣却是不容易找到的。作为外部审计,我成为整部审计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工作内容即填写一些现成的工作表,极易蜕变成按部就班的形式主义。故在批量制造垃圾文件之外,就是盼望着能去新疆出差看看风景,而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转折点在一家等待上市的纺织品工厂,在此我找到了乐趣,审计工

2、作的乐趣在于发掘事实,扯去各种自以为是的遮羞布。此工厂是家历史不长的民营企业,令人匪夷所思的管理问题层却出不穷-库存帐实不符、员工违规、采购环节、门店效率低下、厂区安保等等 500 强企业难得一见的问题在此可如数家珍,简直就是审计问题的博物馆,也是内部审计员的天堂。为解决问题然后上市,老板娘本人担任内审领导并组建了内审团队,我疯狂且快乐得干了 3 个月,最后只解决几个芝麻大的问题,但终于从中发现审计工作乐趣,可以算做内部审计生涯真正的开始。1.2 审计员的等级成为一个顶级审计员前有几个阶段,总的来说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核心技巧。低层次阶段可以完成列表上的任务,提出显而易见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可

3、操作性不高。因为管理层的信息面通常比审计员更全面,说不定心中已有几套解决方案,所以只告诉管理者已熟知的事情价值不高。中层次阶段通过高超审计技术和丰富信息来源,已经能发现深层次问题,告诉了管理层此前隐约知道却不明了的信息,又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高等级阶段信息收集能力已经快到公司服务器的水准了,从全面的数据中分析出行业内部从来没有人知道的信息。公司内部信息源众多,公司外部行政司法资源丰富,以自己的经验假设作为审计参照物,提出的方案极具价值。话说最高等级的审计员还真没怎么见过,因为这样高手必定可以成为或者已经成为 CEO,而我属于刚看清了道路却还在努力攀登的阶段。1.3 审计的参照标准审计发现就是现

4、状与审计参照标准发生冲突的部分,找到明确、公认、权威的标杆是很要紧的。明确又权威的参照物容易服众,但通常覆盖面不足,因为现实问题总是超越想象。比如法律是个没人可以反驳的标杆,但是总是滞后于现状,而公司的内部制度在权威性上弱一些,不过可以容易的覆盖审计对象。实践中从权威性从高到低的排名如下:1) 法律:最客观严肃的标杆,做靠山最可靠,但覆盖面不高;2) 监管规定、行业规章:比法律权威性弱,监管机构也不排除朝令夕改、友好协商的可能;3) 合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通常也很明确,一旦违反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和客户关系足够好,说不定也没事;4) 管理者的预期:这是除了公权力之外最强大的参照物

5、,但是弱点在于其不明确性。管理者预期中的公司正常运行情况,比如正常生产、正确操作如果被事故等异常情况打破,是管理者不可容忍的。但是管理者预期是多变的,如果改变决定容忍此风险,则审计问题就不是个问题。5) 公司制度:公司制度权威性一般,管理者随时可以修改之,故能约束低级员工而不能约束高层,故单单用公司制度去作为说服高层的理由,吾未见其明也。6) 惯例:财务、行业惯例等,总的来说也是个权威性不高,也不太明确的标杆。通过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反驳惯例的普适性是常见的反弹。7) 指标预设值规则:公司内部设定的一些规则,比如信贷审核评分规则、预算等具有一定有效期的管理目标,和公司制度一样-钥匙就在锁上,随时可

6、以打开。8) 经验假设:非常矛盾就的审计标杆。其说服力不高,容易被提出反驳意见,但此类审计发现一旦被证明是正确的,其的价值通常很高,少有人走的路上找到宝物的几率更高。用经验来判定假设中方案是否优于现实,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否定现状,非水平极高者不可为之。经验假设是外部审计的最爱,多以行业最佳实践,what-if 分析的形式出现。由于此标杆的公认性、权威性都被提出人的能力限制了,最后常沦陷于嘴炮之中。1.4 审计的局限不得不承认,内部审计的功能是有限的,能够提出改进方案通常限于设定更合理的制度、内部控制、流程,或者提出处罚等,故只能在现有框架上修修补补,故除了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之外的其他风险,审计基

7、本都无能为力。即使是操作风险,也不能指望打倒以下几个 BOSS 级别流程效率杀手。1) 业务模式中处于弱势:有些业务的低效率、高风险是公司选择的业务模式本身造成的,在模式中处于弱势地位会导致出现无法回避的风险。比如融资租赁公司在信贷市场中选了建筑机械子市场,那么较高操作风险就怎么也避不开的,只能容忍之。2) 外部机构限制:外部环境不给力,内部怎么样也没辙。比如银行规定开信用证 t+2 天,开个承兑汇票 t+4,税务局跟你说发票只能 10 万面额一张,那么这些朝南坐的机构造成的额外时间成本简直是无法撼动的。3) 人员素质:技能不高的人员会造成大量操作失误,职业素质堪忧的人员永远没法专心干个事,每

8、一个小时就有半个小时要上淘宝逛逛、偷菜、QQ,任何流程遇见了他们都是无效的,因为无数张筛子叠加还是张筛子。品质素质不达标的人员会造更巨大的损失,多人串通和领导层舞弊是内部控制的噩梦,再厉害的企业监控体系都敌不过他们。FBI 可以定期测慌,但企业中办不到。4) IT 系统:如果系统充满了 bug 和后门,最好马上就停用系统开始源代码审计。但最后会发现与这样的问题与之较劲很不划算,所花的时间成本都快赶上2 形而下者-审计的实物操作2.1 审计计划审计计划是平衡了审计报告客户需要和自身能力之后的产物。在审计计划阶段永远不要承诺难度过高的目标,也不要只承诺过简单的目标。编制审计计划需要基于二点:第一点

9、是了解需求,知道管理者想要什么。事前的询问可精确定位焦点问题,甚至马上了解到部分已知问题、解决方案或者已失败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好处是审计范围缩减,精力浪费减少,审计报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从“哪里有问题,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变成“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和“已经失败的解决方案为何失败”这两个更有价值也更具体的问题。用最少的人力获得最需要的结果是条正确工作路径。第二点是厚积薄发,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之前提到不要将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放入计划,但这个能力范围需要不断扩大,能力范围源于对信息的收集和洞察力,两者都需要累积不可一蹴而就。收集各类信息是审计员的基本任务,即使可能与手头任务无关须时刻关注,也须尽量

10、与各部门取得信任关系,拓展信息来源。2.2 抽样的方式无论是哪种审计测试都需要抽样,诸如选择询问对象、查看资料的选取、观察对象的选择的都涉及审计抽样。审计抽样的本质就是定位打击,打击到要害一个样本就够了。也有些外部审计的工作方法是随机抽样 30 个样本,如果没有问题然后再 15 个补充样本,然后才得到 No except is noted 的结论,但这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这类工作方式主要源于其统计抽样没做好,只能乱撒网,在小企业小样本量下或可一试,但在大企业中大样本的随机审计抽样犹如海底捞针。有人不明白统计抽样与审计抽样之差别。统计抽样是通过均匀抽取整体的一部分来描述整体情况,目的在于知道整

11、体分布的形态;而审计抽样是通过抽取整体中最反常、最极端的样本来搜寻异常情况,目的是搞清楚分布最左边的那条异常尾巴肥不肥。结论就是审计工作需要使用两种抽样方式,通常先用统计抽样了解大致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用审计抽样打击要害。2.3 审计技术修炼正确的道路之上也难免有几块大石头挡路,最牛的审计计划也会碰到硬骨头。所以审计的技术无论何时都不能放松修炼,以下是我总结的关于审计员技术的自我修养:一 个 审 计 员 的 自 我修 养信 息 处 理 :学 位 : 外 在 信 服学 识 : 方 法 , 经 验, 评 估 模 型 , 政 策法 规信 息 收 集 :1.关 系 维 护 : 内 部和 谐 、 外 部

12、 资 源2.调 查 能 力 : 系 统权 限 +IT团 队 信 任 ,外 部 forensic团 队 信 息 表 达 :1.话 术 技 巧2.写 作 : 金 字 塔 原理3.演 讲审计员迟早会成为团队长,团队长必须是团队中最技术最好的,也必须是最了解项目曲折的人,不然不服众;团队长需随时跟新技能,不然专业技能不磨砺就会落后于组员,还是不服众。在此之外,能同时关心下组员身心健康、维护好的公司内外关系完美了。如果成为审计团队长,则主要考虑如何通过改善审计团队内部的合作提高效率,而不是个人的战斗为主。常规例会和清晰的底稿是必不可少的 2 个方式,一者可控制进度,二者可以理思路,三者随时可以换人干。2

13、.4 审计的场外活动审计的工作性质主要与人员打交道,外部审计在项目过后就离开,而内部审计作为常驻人员,更需要注意自己日常的言行,维护好各方面的和谐关系。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4.1 内部关系维护审计在公司内部不参与业务,故审计人员在公司内的定位最好是“安静的有影响力的人” 。低调行事风格很重要,审计员需要提高自己曝光率,但不能高调过度,最后被架到一个进退失据的处境。同为后台管理部门的部门与前台的冲突, ,故维持一个中立立场可消除对立情绪,尤其是帕累托均衡条件下多半是零和游戏,不参与为妙。才外,获得领导对审计项目的支持对消除审计中的障碍很有效。2.4.2 专业声望维护审计人员在公司内

14、的专业声望影响了审计项目推进。缺少了专业声望,被审部门的配合程度就会降低,提出的建议被实践进而被证明的几率也降低了,这对于一个专业人员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恶性循环:低声望-无法证明自己正确-更低声望。专业声望来自于其他部门的看法,水平太低加上曝光率不足可能导致低声望,审计员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正确,所以敝帚自珍或者抱着权且混过的心态都是不可取的,而抱着马上即将被开除而今天尚须多攒经验的心境或可成事。2.4.3 对外部审计的沟通内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比较特殊,纠结之处是如果外部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的水平境界都高于内部审计,内审被炒鱿鱼指日可待。不得不说外部审计人数众多,发现几个内审没注意到

15、问题是很符合逻辑的。但是另一方面,内审对公司业务模式、公司架构、财务成本核算方法、绩效考核等比较核心问题了解更深入,所以外审通常提出问题的层次和质量是不会超过内审。比如,在外审看来是执行问题,内审多半会发现是个流程设计问题;外审认为是个流程设计问题,内审会知道其实是管理层风格问题。为避免出现尴尬情况,需时时与外部审计沟通最新发现,最佳情况就是,外审其能够发现内审没有发现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内部审计继续深挖,提出好的解决方案,这样内审和外审的关系才能和谐。3 结语我非常确认再过数年,以上些粗浅的感想必被未来的我所笑,故在此大放厥词,一来免得到时忘记这些未来的笑料,二来也让当下的审计同仁们立马就乐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