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总体规划作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2211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总体规划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乡总体规划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乡总体规划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乡总体规划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乡总体规划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总体规划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总体规划作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宁市温泉镇总体规划(20102030 年)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规划设计理念“历史风貌,小镇格局”是构建温泉旅游小镇核心旅游吸引力的基础。“展开两翼,构建中心,打通水路,立体发展”是温泉旅游小镇整体旅游发展思路。“有机梳理,功能明晰,紧凑发散小镇空间格局”是安宁温泉旅游小镇的发展格局。第二条:规划依据根据温泉镇地理环境,天然温泉的优势。又以下面这些技术规范及法规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昆明市安宁市总体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5 年第 146 号令发布)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2)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2004)安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安宁市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安宁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 (2004)温泉镇己编制的各项规划为依据对温泉镇进行规划。第三条:规划年限近期:2006 年2010 年中期:2011 年2015 年远期:2016 年2020 年第四条:规划范围泉旅游度假中心区板块、凤凰山公园板块、龙山佛教文化旅游板块、秋木园主题公园板块、牧羊村田园生态旅游板块、城镇扩展区板块。第五条:规划原则一、观入手,注重区域协调。温泉镇总体规划要在安宁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与周边城镇统筹协调,合理确定温泉镇承担的职能和角色,达到整体效益优先。二、究温泉镇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注重产业发展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3、,合理制定城镇发展战略。2三、理布局人口和产业,以镇区为中心,增强集聚很热辐射功能,促进、带动镇域各村庄协调发展,推动全镇经济产业发展。四、造良好人居环境,改善城镇环境质量。重视环境保护,着重处理好城镇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五、实生态优先,创造风貌特色。维护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温泉镇作为云南著名休闲旅游小镇的优势,突出城镇特色和风貌,正确处理好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六、长远发展着手,合理确定温泉镇未来长远发展空间。充分考虑城镇在不同阶段的动态发展,各项布局结构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兼顾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第二章 现状分析与评价第六条:开发现状

4、一、温泉资源开发混乱,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二、温泉产品老化,档次较低;三、温泉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宗教资源、生态资源开发没有形成良好的整合;四、历史文化挖掘、遗迹开发、保护不足;五、在开发可利用土地较少的前提下,由于项目开发混乱,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第七条:资源综合评价一、安宁温泉区位较好,依托昆明大都市圈,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二、安宁温泉地热资源丰富、品质较高,资源本体具有很高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三、温泉石刻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四、以曹溪寺和云南佛学院宗教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影响力在逐渐形成。五、区域生态良好,但生态景观资源普通。六、历史文化遗迹丰富,但名人

5、故居大多保存不好。第三章 旅游小镇游客容量分析第八条:安宁温泉旅游小镇游客量预测安宁温泉旅游小镇游客量预测表方案年份项目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20年3旅游总人次(万人) 70.52 71 75.3 79.8 86.2 93.1 102.4 120.8 134.1146.1157.8 167.3 213.5增长率(%) 6 6 8 8 10 18 11 9 8 6 5 5过夜旅游人次(万人) 21.6 24.2 26.9 30.5 34.6 40.0 49.5 57.7 66.1 74.9 83

6、.4 135.8占旅游总人次的比例(%) 30.6 32.1 33.7 35.4 37.2 39.1 41.0 43.1 45.2 47.5 49.8 63.6旅游总收入(万元)8456 8100 92731061612382144421715821866262123085735992 41204 77268低方案增长率() -4.2 14.5 14.5 16.6 16.6 18.8 27.4 19.9 17.7 16.6 14.5 13旅游人次(万人)70.52 71 76.7 82.8 91.1100.2 110.2 122.4 135.8149.4161.3 174.2 233.2增长率

7、(%) 8 8 10 10 10 11 11 10 8 8 6 6过夜旅游人次(万人) 24.9 28.4 32.6 38.0 44.3 51.6 60.7 71.5 83.3 95.4 109.2 195.6占旅游总人次的比例(%) 35 37.1 39.3 41.7 44.2 46.8 49.6 52.6 55.8 59.1 62.7 83.9旅游收入(万元) 8456 8100 94481102013092155531847722150265543154636795 42917 84388中方案增长率() -4.2 16.6 16.6 18.8 18.8 18.8 19.9 19.9 1

8、8.8 16.6 16.6 14.5旅游人次(万人)70.52 71 78.1 85.9 96.2107.8 122.9 137.6 152.7168.0184.8 203.3 298.7增长率(%) 10 10 12 12 14 12 11 10 10 10 8 8过夜旅游人次(万人) 28.4 33.4 39.3 47.1 56.5 68.9 82.6 98.1115.5135.9 160.0 329.6占旅游总人次的比例(%) 40 42.80 45.80 49.0052.43 56.10 60.03 64.2368.7373.54 78.69110.36旅游收入(万元) 8456 81

9、00 96231143213828167262059324910298623547642146 50069108095高方案增长率() -4.2 18.8 18.8 21.0 21.0 23.1 21.0 19.9 18.8 18.8 18.8 16.64注: 所有计算取值,四舍五入,小数点后都保留两位;过夜游客比例:低方案按现所占比例的 30.62%计算,根据设施的完善,每年递增约 5%;中方案约占 35%,每年增约为 6%;高方案约占 40%,年增为 7%;增长率的数值为近似值;人均消费按现在人均消费估算,并逐年有所递增。第九条:安宁温泉旅游小镇客量分析项目组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的计算主要

10、用地热资源开发量、旅游区路线法和面积环境容量相结合来计算。根据以上几种方式测算,综合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地热资源开发所限,在充分保护地热资源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安宁温泉旅游小镇最佳总环境瞬时生态容量为 7000 人次,环境日生态容量为 10000 人次,年生态总容量为 350 万人次。第四章 城镇发展战略第十条:区域概况温泉镇隶属云南省安宁市,地处滇中中部,安宁市北部,因境内有天然温泉碧玉泉而得名,是昆明通往滇西八个地州以及缅甸的交通咽喉。距安宁城区 7 公里,离昆明城区 35 公里。全镇辖 3 个村委会,2 个社区居委会,30 个自然村,19 个村民小组,12个社区居民小组。2006

11、年有农户 2933 户,有乡村人口 9472 人,其中农业人口 4262人,劳动力 5968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2802 人。全镇辖区面积 109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 2538 米,最低海拔 1820 米,年平均气温 14.6,年降水量 850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 5411.89 亩,人均耕地 1.27 亩,林地 155728.60 亩。2006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 7802.0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914元。安楚高速公路从温泉镇两公里处通过,安楚公路东连昆明,西接大理,克辐射滇西地区,但目前在温泉镇没有设高速路口。从成昆线通过镇区,有四个站台:

12、温泉站、秋木园站、牧羊村站、奶姆庄站。第十一条:城镇性质深度挖掘温泉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独具古镇文化魅力、功能复合多5样、环境宜人的温泉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小镇。第十二条:城市目标安宁市旅游总体规划,安宁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温泉镇旅游社区建设等协调,配套 围绕温泉镇旅游产业发展,旅游社区建设,利用温泉镇的旅游资源优势,临昆明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旅游资源创新整合,强化现代休闲概念,发展特色旅游,将温泉镇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城郊休闲天堂。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层

13、次多样、网店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旅游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逐步把温泉镇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小镇。第十三条:城市发展定位根据全国、云南省和昆明市旅游发展情况以及温泉镇旅游资源、现状,温泉旅游小镇发展建设定位应为:一、挖掘温泉小镇内在的温泉文化底蕴和内在景观特色,通过恢复核心区“历史风貌、小镇格局” ,形成温泉小镇的核心旅游吸引力。二、把温泉镇打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是温泉旅游小镇的根和文化背景。三、以温泉和汤文化为主线,结合当地宗教、历史、自然生

14、态,来创意独特的温泉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这是温泉旅游小镇的主题。四、走高端旅游路线,建设现代化国际会议度假区、高品质生态休闲度假区。这是迅速提升温泉镇旅游品牌,引导温泉镇旅游发展走向,恢复小镇活力,唯一可行的路线图。五、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多样化旅游产品,保持并强化对大众旅游市场的吸引力,这是聚集人气,扩大、优化市场基础,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的可靠基础。第十四条:目标定位全国著名温泉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及生态旅游镇世界著名内陆度假温泉旅游目的地全国著名佛教文化圣地第十五条:功能定位6以温泉资源为核心依托,以温泉文化、古镇文化、养生康体为重要内容,以农家体验为补充,以周

15、边的森林、生态资源为外围支撑,进行温泉旅游的错位开发和经营,实现温泉旅游的跨越性发展,打造以“温泉产业”为核心的,集休闲度假、森林养生、会议接待于一体的安宁温泉旅游小镇。第十六条 形象定位形象一:千年温泉镇 天下第一汤说明:人文荟萃的温泉镇,上溯千年以久历史;碧玉泉获“海内第一汤”美誉也已历时 500 多年;明清以来数百年,螳螂川山水田园溢美之辞不绝于诗文篇章。因此,安宁温泉镇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不能遗失“天赋极品” 、 “历史名片”:“千年温泉镇,天下第一汤” 。形象二:安宁温泉镇,天下第一汤。说明:“天下第一汤”为 500 年历史品牌。公元 1485 年(明成化年间)大学士杨一清回故乡安宁温

16、泉里,特撰游温泉记盛赞曰:“温泉螳川胜景,匪特南国而重,而大小亦驰誉焉,盖泉之微妙,不尽其说。 ”并赋诗:“天宫一脉凿灵泉,温暖澄清万古鲜;但到池边心洒落,振衣何况荡尘缘。 ”公元 1524 年(明嘉靖三年) ,状元、翰林杨慎(升庵)谪安宁,有咏温泉诗并序 ,总结了安宁温泉的 7 大优点,亲题:“海内第一汤” 、 “天下第一汤” ,从此名冠全国。后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记中又盛赞:“余所见温泉,滇南之最,此水实为第一,此处不可不浴。 ”此定位目的在于将安宁温泉包装为温泉极品。形象三:历史名镇、养生圣地形象四:高朋满座,胜有如云,中国最好的旅游温泉会议度假区形象五:东方汤文化绝韵:汉唐神泉,菩提浴,森林汤,养生泉,禅习仙汤,藏密药浴,明清官塘。形象五:千年古镇,佛门圣地第十七条:发展战略一、通过在温泉中心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利用新区建设搬迁,整理地块,通过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