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52299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15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长东北先导区及各开发区基本概况一、长东北先导区总体概况(一)设立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这意味着跨越行政壁垒,从行政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至此,全国各地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大城市为依托,相继成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统筹城乡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趋势日趋显现,大都市圈、大都市区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2007 年 1 月 28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做出“吉林省在推进老

2、工业基地振兴中,可以选择有条件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方面进行试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按照胡总书记指示精神,我省立足改革开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局,开始着手研究规划长吉图开放合作区的发展战略。2007 年 9 月,在第三届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金融合作与投资发展论坛上,首次提出建设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战略构想。2008 年 1 月 8 日,韩长赋省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打造东北亚开放平台和全省发展引擎”的要求。为了全面融入长吉图开放开发重大发展战略,2007 年 11 月,市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应着力建好城市,积极打造北部新城

3、、南部新城、西南工业区、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系统整合经开、宽城、二道、九台、德惠、高新等空间资源及产业资源、建设沿国家东北振兴规划确定的哈大一级轴线发展的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使之成为长春主动融入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前沿阵地。”建设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战略构想提出之后,2008 年 4 月 31 日,市委召开常委会,决定成立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5 月 4 日,市编制办下发了关于成立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长编200832 号)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高广滨、市长崔杰任组长的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从市经委、市发改委

4、、市开发区办、市直机关后备干部中抽调。7 月 4 日,长东北办在长春宾馆国际会议厅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志着各项工作全面启动。2008 年 10 月 13 日,省政府在北京召开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暨长吉图先导区规划纲要专家咨询会,之后在已形成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以长吉图为先导区(初稿) 中明确提出,长东北先导区作为长吉图的起步区,要整合经开区、高新北区、宽城、二道、九台、德惠、农安等空间及产业资源,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东北亚开放高地、东北地区资本高地、长吉图区域产业高地。要加快长、吉两市间的长东北新区建设,推进区域

5、内交通、能源、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通过开放合作,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探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模式,打造新的开放开发平台,成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和长吉图开放合作区的起步区,构筑长吉经济隆起带。12 月 22 日,韩长赋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 2008 年第 18 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送审稿) 。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暨长吉图先导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将使长东北先导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加以推进,对于加快长东北先导区开发建设意义重大。(二)基本情况1、规划情况。长东北先导区位于长春市的东北部

6、,规划范围为:德惠米沙子镇以南,雾开河以西、伊通河以东、长吉南线以北,包括宽城区大部、经开北区、高新北区、德惠米沙子工业区、九台经济开发区及二道部分区域。规范面积 1016 平方公里,近期规划建设面积 126 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 47.5 平方公里,预留建设用地面积 300 平方公里。长东北先导区为“一核、双轴、多组团” 规划结构,即以超达北区、玉米工业园区、九台卡伦工业区、米沙子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区,将沿哈大线方向作为工业生产轴,沿长吉方向作为生产生活轴,沿“双轴”线进行开发建设。超达北区组团、玉米工业园区组团、长江路经济开发区组团、二道经济开发区组团、九台经济开发区组团、米沙子工业集中区组

7、团、宽城北部新城组团、空港经济区组团、长春陆路干港组团、宽城区北湖生态区组团等 10 个组团作为建设主体,在长东北先导区实施开发建设。其中,6 个开发区组团现行政管辖面积 965.64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 178.98 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 57.25 平方公里。2、区位情况。长东北先导区发展方向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以及西北乾安高地两条生态控制区之间,工业轴线和生态轴线的交汇处。地域辽阔,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资源、煤炭资源、水利资源丰富,影响区域建设的煤炭资源采空区、机场净空区主要集中在雾开河以东、饮马河以西地区,不影响整体发展。交通优势明显,汇聚了 102 国道、302 国道、哈大高速公

8、路、长吉北线、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南线等多条重要对外公路,哈大高速铁路、长吉客运专线、长吉图铁路均在此交汇,东站口岸、空港口岸坐落在区内,为创造对内对外开放大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3、功能定位。长东北先导区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以发展新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化新城区,主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在整合优质资源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国际陆路港区、现代物流区、科技创新区、生产服务商务区、国际国内产业合作区、生态功能区等七大区域,以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型产业为目标,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集群。近期依托玉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玉米生物化工

9、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长春专用车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依托超达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以光机电一体化及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九台卡伦工业区,重点发展以大中型拖拉机为主的农用机械制造业;依托长江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生活用品加工为主的现代都市工业;依托米沙子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冶金铸造产业;依托宽城区北部新城、空港经济区、二道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长春陆路港区、宽城区北湖生态中心区和九台滨湖经济区,重点发展以物流、金融、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生态、商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力争经过 510 年的努力,使长东北先导区成为先行先试的试验区、产业和企业的集聚区、

10、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区、生态和谐的新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示范区,成为东北亚的开放高地、东北地区的资本高地、长吉图的产业高地。二、长东北先导区各开发区基本概况(一)超达北区基本概况超达北区成立于 2007 年 8 月,总面积 30.77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 7.41 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 7200 人。边框四至为:南起宽城区与经开区用地边界,北至太平村北边界,东起 102 国道,西至伊通河(规划中的北湖)东部边界,下辖太平、兴华 2 个自然村。超达北区功能定位是,建成一座产业发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良,产业、生态、人文协调发展,辐射全国和东北亚地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长东北新城区,打

11、造我市现代化新兴产业集聚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外商投资最佳区域。超达北区的规划启动,不仅拓展了高新区发展空间,更增强了高新区对长东北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为高新区在长东北先导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提供最好的平台。(二)玉米工业园区基本概况玉米工业园区成立于 2005 年 10 月,四至范围为:东至九台市卡伦镇,西至二道区英俊乡,南至二道区三道镇,北至宽城区奋进乡。总面积 62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 41.9 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 16 平方公里,总人口 5.2 万人。玉米工业园区位于长春市“西南东北工业轴线”中的兴隆山组团,紧邻母城长春,是长东北先导区区距离母城最近的开发区之一。

12、地势平坦,路网发达,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十分便利,现有安龙泉编组站和两条铁路专用线,紧临102 国道和环城高速公路,101 省道和通往吉林市的铁路从工业区中部通过。周边电厂、水厂、煤矿、通讯等发展工业所要求的支撑要素一应俱全,是我市发展玉米化工产业的重要基地。园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下游化工区、仓储区、居住区、商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区和公用设施区。规划区中部 101 省道北侧大成集团用地是玉米工业区的核心用地,围绕大成用地周围为大成预留发展用地和部分下游化工区用地,靠近大成用地建设给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规划兴北路以北为主要下游化工区用地,101 省道南侧兴隆山火车站区域为主要仓储区,仓储区南部

13、为规划一类工业用地、居住区、商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用地。园区将以化工醇项目为核心,以玉米化工为主线,以生物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以相关配套的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业、轻纺和新材料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一主三辅” 的玉米化工产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配套格局。(三)长江路经济开发区基本概况长江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2001 年 9 月,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经过两次区划调整后,现规划面积为 77.2 平方公里,辖区人口 18.5 万人,是未来我市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长江路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春市区的北部,东起伊通河西岸,西至长农公路,北起兰家镇与农

14、安县交界线,南至小城子电灌站水坝一线,下辖商贸服务和工业物流两个园区。商贸服务园区规划面积 9.2 平方公里,环火车站和客运中心站,是我市主要商品集散中心。工业物流园区坐落在兰家镇内,规划面积 68 平方公里,绕城高速公路横穿东西,长农公路 302 国道、长白铁路纵贯南北,通过北亚泰大街和北凯旋路与市区相连。区域内设有铁路专用线,是长春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园区主干路网和内路网已经形成,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启动,区域内功能性配套设施基本达到“七通一平”建设标准。(四)二道经济开发区基本概况二道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2005 年 10 月,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位于伊通河以东,吉林

15、大路以北,泉眼镇以西,经开区金钱村以南,规划面积 49 平方公里,辖区人口 5.08 万人。下辖物流集中区和英俊工业集中区,其中物流集中区规划面积 28 平方公里,英俊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 21 平方公里。二道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春市的东北部,交通便捷,距火车站 2 公里,距龙嘉国际机场 15 公里,距市中心 5 公里,是哈大高速、长吉高速、102 国道、长吉北线的出入口,是长春市向省内外城市辐射的核心区域。开发区主要以物流产业为支柱产业,规划建设了现代化、综合型、多功能区域性物流中心,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中医药产业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新型工业基地。(五)九台经济开

16、发区基本概况九台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2003 年 7 月,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边框四至为:西与宽城区和经开区接壤,南与二道区和双阳区为邻,北与德惠市相依,东与九台市区隔饮马河相望,东西长 27.9 公里,南北宽 21.9 公里,区域面积 442.37 平方公里,辖卡伦湖、东湖、龙嘉(原龙家堡)3 个建制镇,常住人口 13.4 万人。九台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春市东部、九台市西部,交通发达,空港优势得天独厚,龙嘉机场坐落本区,长图铁路、京哈高速、长吉高速、102 国道、长吉北线、长石公路、龙蒋公路都经过本区,形成立体、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开发区依托现有优势,重点规划了卡伦工业区、滨湖经济区、空港经济区和现代农业经济区。其中卡伦工业区与玉米工业园区毗邻,处在长东北先导区规划的核心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已经形成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特色,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基地。(六)米沙子工业集中区基本概况米沙子工业集中区位于德惠市米沙子镇境内,是 2006 年 12 月由省政府开发办核准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