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15046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 姜巍巍 2012 年 7 月 19 日 15:30赵瑾嘉于 12-7-19 15:50 推荐采用挑战自我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挑战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表现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促进作用,这是激趣的好方法。江河万古流 百川终入海听取了 3 位老师的关于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江河万古流的优质课,虽是同一个单元,选择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老师教学思路不同,探究性方式也不同,但是达到的效果都是非常理想的,正所谓“百川终入海” ,现在我把三个课分别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音乐课的探究性学习。一、课题奇妙之处三位老师的课题皆有不同,虽同是一个单元,

2、但是首先在课题的选择上和命名就各有不同,A、 黄河 ,B、 保卫黄河 ,C、 江河湖海 。每个题目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作品的魅力与震撼。二、导课新颖之处A、 黄河这位老师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导入,用你能听出这段音乐主要的演奏乐器吗?你能模唱出这段旋律吗?引入作品的主旋律。然后请学生唱唱主旋律,体会旋律走向表现了什么?出示旋律走向图,引出课题。这种方法应对了音乐课最直接的目的,以音乐为主线,让学生先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让学生对音乐的主旋律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起到先声夺人、铺垫烘托气氛的作用。B、 保卫黄河这位老师采用的方式是用师生问好和简单解说,引导学生先来观赏黄河的图片,让学生用词语来形容所看到的黄河,

3、以此先来了解的黄河的知识,再引入到革命战争年代观看视频台儿庄战役片段,来进行德育教育,继续将词曲作者和创作背景作为前提来讲述,从情感角度引入到课题的音乐内容中来。这种方法从视觉的效果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丽和雄伟,并融进了学科整合的范畴,为学生了解作品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做好了铺垫,以情带音的方式,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爱国教育。C、 江河湖海这位老师采用的导课方式是听歌曲 龙的传人的片段,回答,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生答:长江和黄河,以此导入本节课要通过歌声来感受国家母亲河和与湖海有关的作品。并出示一个表格,来促进整节课的目标的完成。类别曲名演唱形式音乐意境及情感江河湖海三、授课华彩之处A、 黄河

4、1、观看保卫黄河的景象和合唱视频。2、了解词曲作者3、师弹钢琴,简单学唱歌曲4、了解什么是协奏曲5、引入钢琴协奏曲黄河 ,了解创作背景6、分段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引子:(1) 、表现了黄河怎样的形象: (2) 、钢琴运用琶音的演奏是:第一部分:(1) 、保卫黄河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2) 、这几次都是钢琴演奏的主旋律吗?(3) 、每一次的演奏力度上有什么变化?第二部分:同样是表现黄河气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与第一部分相比,在力度上有何变化?第三部分:(1) 、哪种乐器率先奏响了战斗的号角?(2) 、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怎样的场景?第四部分:东方红主题,用动作展示第五部分: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结尾部分采

5、用了国际歌的旋律,描述了中国人民不但要解放全中国而且要解放全人类的前景展望。7、完整欣赏黄河并用肢体动作语言来表现你所听到的每一段不同的音乐的形象。B、 保卫黄河1、初听歌曲,完整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词曲作者的爱国热情2、视频播放歌曲3、学生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有如此震撼的感受呢?导入歌曲的学习中4、分段欣赏并学习演唱一二部分(1) 、初听后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2) 、词曲作者介绍(3) 、教师范唱第一遍、并引导学生观察旋律线(4) 、总结后教师范唱第二遍,并请学生用手画出旋律线走向(5) 、学生轻唱歌词(6) 、观察歌曲中哪些歌词加重了语气?(7) 、教师指挥唱歌词(8) 、教师小结第

6、二部分:(1) 、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2) 、几个声部演唱?演唱的顺序一样吗?(3) 、学生听辨后自己总结(4) 、了解知识点:轮唱(5) 、引导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6) 、教师利用指挥、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进行二部轮唱(7) 、小结第三、四部分:(1) 、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2) 、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表达了怎样的心情?(3) 、回顾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继续欣赏歌曲的高潮第四部分。(4) 、歌曲的演唱形式?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使它成为歌曲的高潮?(5) 、小结5、完整复听6、教学小结C、 江河湖海1、根据表格内容,辅助完成本课内容2

7、、分别欣赏(一)江长江之歌(1) 、初听歌曲长江之歌 ,思考: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复听片段,思考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3)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完成表格(4) 、哼唱歌曲的主旋律,加深印象(二)河保卫黄河(1) 、欣赏保卫黄河 ,思考: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歌曲的演唱形式如何?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2) 、学生小组讨论(3) 、教师介绍二部轮唱知识(4) 、引导学生欣赏齐唱和二部轮唱的保卫黄河(5) 、用读歌词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轮唱(6) 、认识词曲作者(7) 、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及八个乐章(8) 、教师钢琴

8、伴奏,学生学唱歌曲(9) 、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感受二部轮唱(三) 、湖洪湖水浪打浪(1) 、欣赏洪湖水浪打浪 ,思考:情绪?情感表达?演唱形式?等(2) 、学生介绍电影及歌曲的创作背景,教师补充总结(3) 、一起哼唱主旋律,感受歌曲魅力(4)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四) 、海大海啊故乡(1) 、聆听大海啊故乡 ,思考:听后感觉?演唱形式?映入脑海什么样的画面?(2) 、与老师一起哼唱主旋律(3) 、学生讨论、分组合作3、大展身手、挑战自我,学生分组完成表格内容4、学生畅谈课堂收获、困惑及总结5、观看视频,拓展延伸,引起环保意识四、观后感学习之处A、这位老师课的设计清晰,环节相扣,把音乐裁

9、剪成不同的片段,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每一部分音乐的理解,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每一段音乐的创作特点和意图,在动作和旋律线及乐器的指引下完整的再现了钢琴协奏曲黄河 ,让学生在听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博大,感受黄河的壮观、雄伟,可谓是一堂用心的课。B、这位老师向我们介绍的是保卫黄河 ,以及在课堂中教会学生理解二部轮唱和学习二部轮唱的演唱,通过视频、音乐、图片,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抗日战争的场面和热爱祖国情感表达,用老师的指挥手势引导学生达到目标的学习,在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完成本课内容,体现了学科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从视、听效果感受音乐的魅力。C、这位老师的课设计很有趣,很有想法,让学生聆听不同体裁内容

10、的作品所表达的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选取了四部不同类型的歌曲,采用挑战自我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挑战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表现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促进作用,学生学习的兴趣满满。但是有一点就是感觉本节课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本课的主要内容,不是围绕一个作品展开的学习,不够细致,但是最后的拓展部分环保建议不错。五、反思进步之处1、同课异构如何能推陈出新,让自己的课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彩,达到理想的效果,是花哨的课件?还是单一的录音机和钢琴的使用?。2、同样的一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不一样,采用的学习方式不同,针对的学生层面也不同,要提前估量授课学校学生能力的高低来完成实现。3、这几节课里体现了课程中教师的预设和生成功能,以及新课标的理念,在音乐课中加入了动作来辅助音乐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4、男性老师和女性老师上课的特点有所不同,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也会出现不同,根据老师自身的特长来展现本节课的教学,会更有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