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4页
文档ID:34472773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1/4

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重难点: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1、加减、连减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第二课时:连减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两步连减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会列综合算式。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2、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教科书第 8 页例 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单元要点分析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 2~6 的乘法口诀,那么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目标: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第二单元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一课时: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第二课时: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 2~6 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 36)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目的: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学习目的: 1.通过操作,使学生知道"'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2.带着复习已学的乘法口诀,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 p38_40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平移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旋转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感知旋转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和钝角锐角的判别。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49 页例 1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54~55 页例 2目的要求:使学生初步“倍”的概念,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通过联系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55 页例 3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掌握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会解答这类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 5 页例 4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第五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 P68、P69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 ,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 10 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第二课时 三位数的读、写法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第三课时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 P70—72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第四课时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 生的实际分析能力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第五课时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第六课时 近似数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第七课时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1)教学目的: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第八课时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2)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练习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提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第六单元 克与千克认识教学内容:千克、克的认识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 1 千克和 1 克的重量观念,知道 1000克=1 千克2、 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认识 1000 克=1 千克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重点 相同数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