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刘前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3303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的判读刘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形图的判读刘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形图的判读刘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形图的判读刘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形图的判读刘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判读刘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舆二中三自八步教学法 七 年级 地理 学科教学模式课题 地图的判读 主备 刘前 辅备 七年级地理组学习目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坡度的陡缓. 会估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含义和作用. 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了解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原理理解其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1、等高线的含义和特征。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3.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难点:1、等高线的判读和应用 2、绘制地形剖面图 3.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差异和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坡度陡缓 课时划分 课时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第 一 课时学 习 过

2、程一、激趣导入情景导入新课(课件)二、明确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坡度的陡缓会估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含义和作用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了解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原理理解其作用三、自学指导1、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什么地图表示? 2.什么叫海拔和相对高度?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坡度的陡缓? 4.什么是等深线?怎样读懂等深线? 5.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含义及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6.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哪五种?7.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分别是什么? 8.地形剖面图的定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9.完成 28 页活动题。调整修改四、自主学习教

3、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时,老师要来回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情况,对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老师要及时进行鼓励,以激励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五、展示交流(一)展示要求:抽到的学生或小组进行展示(二)展示过程:1、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什么地图来表示?等高线地形图2、什么是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3、什么是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4、什么是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5、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6、怎样识别不同的山体部位?根据不同部位的特征判别

4、(如山脊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等)。 6.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哪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7.五种地形的基本特点分别是什么? 回答:p27. 8、地形剖面图的作用是?可以更直观表示沿着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 5.完成 26 页和 28 页活动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解决此问题六、质疑问难完成 P26 活动 1、2、3 和 p28 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然后抽学生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对这些问题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了解等高线的含义、海拔相对高度、坡度的陡缓判读方法、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等深线及其作用。内容既

5、多又难,学习时多动手动脑八、检测反馈1黄山比泰山高出 349 米,这是黄山与泰山的()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海拔高度 D.一般高度2某盆地底部比海拔 768 米的山峰低 900 米,盆地底部的海拔是A-132 米 B.1668 米 C132 米 D.900 米3、指出下图中的山体各个部位的名称。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原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 B 丘陵是指海拔 200 米以上的高地C 山地是指海拔 500 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D 高原是指海拔 500 米以上顶面平缓的高地板 书 设 计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2、判断坡度的陡缓3、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4、等深线及其作用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定义与作用2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 三、地形剖面图的概念及其作用组 内评定教 后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