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1851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整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册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 1 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虎门硝烟1、鸦片走私的危害: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2、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 年,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壮举,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二、 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2、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 年,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

2、 。3、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1)社会性质的变化: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3)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 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4)革命任务与历史分期的变化: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5)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如: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 2 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 “修约”交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借口、时间、实质1、借口(1)英国:1856 年 10 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 ,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2)法国:随后,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2、时间:1856 年 10 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年 10 月

4、,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3)实质: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二、 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1、 天津条约:1858 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增开汉口、南京等 10 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 400 万两、法国 200 万两。2、火烧圆明园;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园中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3、 北京条约:1860 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

5、京条约 ,主要内容: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 800 万两。4、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1 金田起义: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发动太平天国运动2 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1)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侵略者相互勾结,组织洋枪队,太平军多次击溃洋枪队。2)清政府重用曾国藩,主要依靠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湘军与李鸿章的新编淮军一起,分几路

6、进攻天京。第 4 课 洋务运动一、总理衙门的设立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2、总理衙门:186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别称“总署” 、 “译署” ,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如外交、通商、关税、海防等,后来又逐渐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等),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二、从“自强”到“求富”1、江南制造总局: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2、北洋海军:为了增强军事实力,李鸿章建立了北洋舰队。3、轮船招商局:1873 年,李鸿章

7、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三、京师同文馆1、京师同文馆:1862 年,在奕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 幼童赴美:1872 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 30 名幼童赴美留学。后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2美。四、洋务运动的结果、影响1、洋务运动的结果:1895 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4、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

8、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 5 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1、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发昌机器厂1869 年,铁匠作坊主方举赞在上海开设的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至 80 年代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第 6 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一、黄海海战:甲午战争的时间及结果1、甲午战争的开始:1894 年日本挑起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2、甲午战争的结果:1895 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二、 马关条约1、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1895 年 4 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9、)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2、 马关条约的影响(1)对中国: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19 世纪)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引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对国际局势: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原有均势,引起俄、德、法不满,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向清政府索取 3000 万两赎辽费第 7 课 戊戌变法一、公车上书:1895 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康有为、梁

10、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 1300 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从此,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二、 时务报与天演论1、 时务报:创刊于 1896 年的时务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2、 天演论:1897 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并以此为理论阐述维新变法主张。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三、百日维新1、开始:1898 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2、内容:

11、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3、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四、戊戌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第 8 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 “门户开放”政策:(1)背景:当德、俄、英、法、日等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已经划定后,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2

12、)评价:“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二、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1、义和团运动(1)背景:19 世纪末,列强肆意宰割中国的行经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促成了民族反抗意识的高涨。 (2)主体:下层民众;口号:“扶清灭洋” ;(3)范围:山东、河南、直隶。 (4)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2、八国联军侵华(1)开始:1900 年,英、俄、日、法、徳、美、意、奥八国借口中国内乱(以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结果:1901

13、 年辛丑条约签订。 (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徳、日、意、西、荷、比等 11 国公使签订)三、 辛丑条约1、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 ,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2、 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是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 9 课 清末新政一、变法上谕的颁

14、布:新政的举措31、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后,清政府在 20 世纪初颁发谕旨,从 1901 年至 1905年,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2、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随着新政推行,清朝实行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后组织过”皇族内阁”,是导致辛亥革命的因素之一。第 10 课 辛亥革命一、中国同盟会1 兴起: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个

1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提出了“振兴中华”的革命口号。 (2)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在日本、檀香山以及美国、欧洲各地,继续宣传革命,发展革命力量。2 发展:1)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2)三民主义:同盟会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 、 “民权” 、 “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纲领是当时(20 世纪初)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

16、主革命纲领二、武昌起义:辛亥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国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 。 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1912 年 2 月 12 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 4 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落入了袁世凯之手。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