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40791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国斌一、思想引领:要走出四个误区 误区一:课改就是搞运动 误区二:课改就是套模式 误区三:课改就是导学案 误区四:课改就是变形式误区一:课改就是搞运动。 不知道课改指什么、也不知道改什么 ? 认为课改干扰了教学正常秩序,担心搞课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 认为课改是高段的事,低段不能课改 ? 听课了上改革课,不听就是传统课 ? 课堂轰轰烈烈,收效不高误区二:课改就是套模式。 认为课改就是套模式 ? 大部分学校在生搬硬套“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学生:预习合作展示 探究达标;导学参与激励 引领测评)死套模式:课-失去了学科特点 高昂的口号、低效的

2、重复、廉价的表扬、 无意义的评价误区三:课改就是导学案。 1-2 年级没课改,3-6 年级在搞课改 统一编印导学案太费钱 编印导学案加大了工作量(编、打、印)一人带多科备不出导学案 统一编印导学案,相当一部分教师坐担2架 导学案大都是网上下的,实际教学不用, 应付课改检查误区四:课改就是变形式。课堂热闹起来就行(麻木不仁的口号、赶 口顺的鼓励) ? 按 4/6/人小组围坐起来就行 ? 教室周围墙上有黑板就行 ? 有程式化的展示就行(组组上台、人人展 示) ? 导学案编完了步骤就行(按学案进行、常 常完不成任务就下课)课改指什么 ? 课程改革 Curriculum reform ? 课堂改革 C

3、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都属于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任课教师,他变革的是自己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模式,媒体等;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材编写者,他变革的是课程的目标、理念、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建国以来有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为三个阶段:1、五十年代(建国初,53、58)特别是解放初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大众教育和工农教育。 2、60 年代至 90 年代(63、78、88、98)重新回到具有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 。 3、第八次课程改革(1999)出现新的动向: 素质教育为基本取向的课程改革。 3二、观念引领:要做到两个明确明确理论

4、层面改什么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明确实践层面改什么实践操作中的九大改变。(一)课程改革改的六大目标一是改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 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 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是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 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 记硬背

5、、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五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 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 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 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4(二)实践操作的九大改变 一是改变教学思路与模式。传统思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模式:“导入 新课 讲解 练习 巩固” 。 现代思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模式:以“自

6、主、合作、探究”为主旨, “自学(预习)交流(合作)展 示质疑(探究)测评(达标) ” 改革目标:思路上:素质教育为宗旨,创造适合学生 发展的教育. 合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课内课外结合。 模式上:创造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和不同课型特点的教学模式,不死套,不照搬。二是改变教与学的行为。传统教学行为: 教师登台就讲,独霸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写,学生跟着教师思维转,课上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有思维,没有实践。学生少数表演,多数陪读;横排就座,被动静听。常常是排在后面的学生被打在冷院寒宫,被遗忘、被冷落。有的甚至在班上设“特座” , 让问题学生享受着“特殊待遇” 。

7、教学艺术跟不上。一样的面孔、一样的表情、一样的方法、一样的套路。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现代教学行为:学生行为:紧张而有序的自学、交流、 讨论、释疑、展示。 老师行为: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巡查监督、组织交流、欣赏鼓励。师生关系:互动交流、和谐平等。5教学之道-善喻: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 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三是改变学生就座形式。普通就座形式: 整齐划一、面向讲台,排排就座,被动静听。小组就座形式:秧田式、面对面;互动交流、组内异质 1+1 排座;互帮互学,互相促进。改革目标: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

8、个学生每节课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小组建设:怎样编组,怎样活动,怎样考核。小组的课堂表现形式:马蹄形、圆圈形、 扭动形,对面形。四是改变教案编写形式。传统教案:备“教”为主。备课大多数是为了应付检查;备课不动脑,抄参考;教案本上大都是知识点的罗列,或者是例题搬家,缺乏教法和学法设计,对上课几乎没用;教案检查也只是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记分数。现代提倡:备“学”为主。简单明了、直击要害;灵活编写、上课有用;利用媒体、 灵活呈现。 改革目标:不拘一格,灵活“呈现” ,适合学情,上课有用。研究出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模式,不生搬硬套,不“拿来主义” 。导学案不是唯 一。 快乐

9、教学、游戏教学、海量阅读、单元主题教学、 自主预习形(导学设计)、展示交流形(过程 组织) ,演示讲解形(讲解演示) ,测试评估(习题设计)五是改变学生作业方式。传统作业方式:学生作业做一遍誊一 遍,每一本作业都写得整整齐齐,老师判作业大多数都是一对到底,6正确率几乎可以说是 100%。无效的作业掩盖了学习差异,起不到反馈作用,目的仅仅是为了学校的常规检查。改革目标:创新作业模式,拓展学生思维。当堂作业当堂完不留尾巴。严格按国家规定控制作业量。课堂作业灵活设计,小组运作教师讲评 (照样子写句子)课后作业少而精,体现实践性、趣味性 作业形式活而新,具有挑战性 六是改变课堂教学要求。七要:教材要让

10、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实验要让学生做;习题要让学生编;规律要让学生找;结论要让学生下。四不讲:学生已知的不讲;学生独立自学弄懂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弄懂的不讲;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弄清了的不讲。七是改变常规检查办法。 一推:不定期推门进教室查看教师的教案、作业和课堂。课堂开放、随时听课。四看:看教与学的行为是否转变、看导学问题设计和当堂训练题的编写是否突出重点;看学生作业与老师教案设计是否一致;看备的导学案是否在当堂使用。八是改变校本教研内容。教研组的教研停留在订订计划,安排安排教学进度、轮流编写导学案等浅层次的研究上;平时教研无话可说,研不起来,研究往往是图形式、完任务。 研究:

11、适合学科和课型特点的模式;课标与考试;导学案如何让编写;小组如何建设;课堂展示;学生作业等 九是改变考核评估办法。改革目标:创造适合课改运行和教师发7展的教学常规管理评估办法。课改下的备、讲、批、辅、考如何进行、怎么改革。设立多项奖励: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并举;考试成绩与做人做事并重;由只奖成绩改为奖励全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多项目捆绑评价:课堂常规、编写学案、当堂作业、教研成效、教学比赛、考试成绩等捆绑评价;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同伴问卷捆绑评价。 三、方向引领:把握课改趋势(一)新课改的“三代”划分2015 年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应该是什么呢?如果姑且把洋思改变教学结构的“学+教

12、”的经验称为第一代课改的话,那么以杜郎口为代表的改变教学意义的“学+交+教”的经验就可称为第二代课改。如果说,2014 年是第二代课改的成熟年,那么,2015 年将成为第三代课改的探索之年。1、从系统论角度看,二代课改虽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强大的助学系统,但仍属于“间接输血” ;三代课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生态系统,即让他们终身具备“造血功能” 。2、从学习论角度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代课改认为: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 。 “鱼”是知识, “渔”即方法;“渔场”就是学习环境。在“渔场”中,学生历练了一身的本领,实现了从“知、能”到“智”的提升。试想,即是教会学生打鱼的

13、方法,若生态破坏,鱼儿绝迹又该如何生存?若给学生搭建了一个8“渔场” ,他就可以靠自己智慧参悟到捉蟹、捉鳖的方法来生存。可见,教知识不如教方法,教方法不如培养思维、启迪智慧,让学生自悟方法。3、从教学论角度看,第二代课改核心是“学+交+教” ,与第一代课改相比,重点关注一个“交”字,即合作、展示,改变了教学性质。无论从时间维度、角色维度看,学生处于了中心、主角地位。从学习的本质角度看,第二代课改的核心是“鱼+渔+欲” 。重点是在“欲”字上做文章,即关注的是想学、愿学、乐学的问题,但此时的“欲”仅属于外部刺激为主。二代课改改变的仅是学习的形式、方法,即怎么学,即使“怎么学”也只关注的是助学系统,

14、但“学什么”没解决好,只从功利角度解决了“一节课为什么学问题” ,解决了学习的兴趣、乐趣问题;至于终身学习即志趣问题仍无破解。第三代课改的思路是:一是关注学什么的问题,即学知识、学方法、学思维(知+能+智) ,优化、提升“学”的能级(营养) ;二是借助慕课、功能室等“娱”功具及学科内容魅力增加学习内驱力;三是为课堂树魂,改变教学的意义,即在“育” 、 “宇”上做文章, “育”解决自我修养的“三格”问题, “宇”解决立志、信仰、世界观问题。(二)2015 年高效课堂的三大走向一是将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改良,核心理念有所突破。从改结构为主的高效课堂向借助现代技术改造的高效课堂转型,从关注技术层面的高

15、效课堂向关注教育层面的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由外驱动向内驱动转变,精神状态、学习氛围等文化场助推学习、9成长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也将升级换代:高效课堂的流程由“分解动作”向“合成动作” 、 “自动化”过渡。课堂的展示层次逐步提升:读答案背答案用自己的话说答案用艺术形式呈现答案,说答案说答案怎么得来的说自己是怎么思考的以及遇到的挫折与困惑。课堂点评层次逐步提升:对外在形式的点评(声音、站姿、普通话、分工)对回答内容的点评对问题进行归纳(说了些什么) 、质疑(说错了没有) 、补充(说全了没有) 、联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激励要贯彻始终,点化要水到渠成,点拨要讲究艺术;自

16、学、合作、探究、展示等环节在各学段有所侧重,如小学段放大展示,初中段放大合作,高中段放大自学与探究;等等。 二是将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改革。学科功能室、行为彰显、成果展示平台、新教室功能的发挥;以体现知识整合运用的跨学科整合研究性学习(选修课程)的实施;以解决校园真实问题、动手实践为主的校园课程化的构建;以创新思维带来的核心概念的突破,比如:跨界、拼教、拼学、一拖 N、N 拖一、自驾游、慕课、小组走班、自由组班;新三级课程研发与实施,公民生活孵化园的诞生。三是会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革命。关注高效课堂环节的教育意义,突出课堂生态、环节内隐性显性化;尝试打破(或解体)班级授课制,构建非线性学习平台;同时,还要关注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形式的教育实践,建立并在实践层面运用“高效学习学”指导学生的学习,引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第二次革命。10(三)2015 年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