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687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12旅管 3班 小组成员:张静(20121518309)、颜蓉(20121518312)、陈钰迪(20121518308)、邵悦(20121518310)、褚颖慧(20121518328)、杨思念(20121518327)组内分工:张静邵悦褚颖慧 搜集资料、颜蓉陈钰迪 资料整理、杨思念 问卷调查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当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图书影视文化、节日文化、快餐文化、服饰文化等多个文化领域,并且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追捧。大众流行文化,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大众人群中广为传播与崇尚的文化,

2、可以表现为流行音乐、流行小说、流行歌星,也可以表现为影星、服饰、发型、言行等。流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流行的追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显示青春和人格的重要特征,并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本次调查从分析当代大学生流行文化的种种表现入手,审视了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双重影响, 并就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优化校园环境,增强教育引导的实际效果。关键词:流行文化;大学生;影响;研究大学生是青年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时代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各种层面和性质的社会文化形态对大学生形成越

3、来越大的影响。流行文化时尚的涌现,如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 聊天”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这些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研究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成长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发掘,引导和深化流行在其中的积极作用的相关机理,实现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受关注的课题。因此,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此次管理学院 12旅管 3班进行的此次关于“流行文化对大学的影响”的社会实践调查非常有必要并且意义重大。因此,我班采取了抽样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江苏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总共发放问卷 2

4、00份,其中有效率为 99%、回收率也为 98%,其中涉及的 200位大学生中,涵盖了学校 80%-90%的专业,涵盖面积如此之广,这些大学生分别接受不同的专业教育,接下来看不同专业知识教育后面被流行文化的渗透度的差别,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出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态度,为学校能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了可行性建议。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流行文化的概念及来源我们所探讨的流行文化是指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即在资本主义文化产生和澎勃发展之后,才具有现代基本含意的那种文化。 现代流行文化是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流行文化是

5、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它的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以消费文化的生产为主的新时代。流行文化来源于20世纪最后10年,欧美学术界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但是,学者们普遍采用的不是传统的哲学和文化史学的研究取向,而是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对象是现代流行文化。这就是最早流行文化的历史来源。 二、流行文化的特点(1)流 行 文 化 能 够 在 人 群 中 迅 速 传 播 , 传 播 周 期 短 ;( 2) 流 行 文 化 流 行 于 现 代 发 展 的 潮 流 , 模 仿 性 极 高 , 内 容 简 单 ;( 3) 流 行 文 化 可 以

6、 借 助 的 传 播 媒 介 较 多 且 速 度 极 快 ;( 4) 流 行 文 化 的 内 容 和 形 式 的 相 互 关 系 发 生 了 颠 倒 现 象 , 当 代 流 行 文 化 将 其 形 式的 变 化 列 于 比 其 内 容 更 加 优 先 的 地 位 ;( 5) 流 行 文 化 很 贴 近 于 生 活 和 时 代 , 以 至 于 人 们 愿 意 为 他 消 费 , 使 流 行 文 化 慢 慢的 变 得 消 费 化 和 商 业 化 。三 、 大 学 生 对 流 行 文 化 的 态 度 及 流 行 文 化 对 大 学 生 的 影 响一般而言,流行时尚文化主要以青年人为主体,表现青年人群

7、的生活方式、品味及其消闲娱乐要求。大多数大学生是非常迷恋并热衷于流行文化,据统计可得,有75.88%的大学生是喜欢流行文化的,仅有6.47%不喜欢。反而,流行文化使的大学生的奢侈,浪费的消费层次上升,对大学里淳朴而实在主流文化构成了极大威胁。 (1)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大学生乐于接受时尚文化,与他们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一些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 岁左右,这一年龄在性格、思维上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特征赋予了大学生浓郁的个性色彩和随意性,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无论是在文化行为习惯上,还是在生活方式上,大学生都容易产生浪漫化、理想化和形式化。其次,大学生思维敏捷、活跃

8、,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为了满足自身成才的需要和心理渴求,希望能大量涉足未知领域,求异猎奇,以求自我成就的某种“实现”,常常是新事物、新观念尚在萌芽状态,他们已觉察到并付诸行动了。再次,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行为上标新立异,性格强调个性化,追求个性解放,心理矛盾、情感纠葛、观念冲突等问题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在心理与精神上有一种新的需求,希望找到精神依托。大学生钟情于流行时尚文化,主要是平常的生活过于平静和贫乏,想找到生活的新鲜点,想以一种较为艺术的方式,宣泄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对现实的躁动;同时,追求一种快感和愉悦感,在流行文化中找到对自己另类思想的认同。 (2)流行的

9、新潮气息与浪漫的休闲娱乐文化,是流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客观上讲,它也催促大学生生活消费向着个性化与时尚领域发展。因此,时尚大学消费,在当今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这种趋势流行的后果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不自觉的消解了,传统消费文化的倡导意识。使得大学生的奢侈,浪费的消费层次上升,对大学里淳朴而实在的主流文化构成了极大威胁。大学校园文化,从科学的教育功能来看,它的发展必然需要传统的道德意识与崇尚价值理念引导与腐朽的时尚流行文化严厉抵制的共同作用。校园文化在新潮的时尚气息的影响之下,迫使大学生消费向着休闲娱乐文化方面发展。娱乐休闲意识是引导大学生进行的生活用品与其它用品

10、等购买活动的主导意识。这种意识形态,最大的弊病就是,它把传统消费文化中高级与低级,典雅与庸俗的定位作了不科学的重新界定或歪化。因此,它不仅使广大具有高素质文化与理性意识的社会的精英,在庸俗的流行消费与典雅合理矛盾中,彷徨不知所措,进而无法找到正常的符合其身份档次的消费标准,或致于从一开始其消费的理念就端而不正。并且这种消费观,也从根源上,直接破坏了大学生原本比较清晰的高层次,健康化的消费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使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生,黯然地影响社会的消费的潜在走向。(3)大众传媒、文化产业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流行文化的商业运作日趋主动,不断吸引大众的眼球,反映社会的普遍情感,传播新的

11、价值观念,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情感型的感性文化,对社会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大学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目光不再单纯停留在校园里,时尚文化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在不断更新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和文化追求。(4)在着日益猖獗的流行文化冲击下,我国优秀文化屡屡败退。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行为模式、思想倾向、心理倾向、心理素质、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却一直被轻视或忽略,导致学生传统文化素

12、养缺失。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能盲从潮流,使得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家庭教育先天不足,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加上西风东渐的影响,导致整个社会思潮混乱,不经意中便让自己的头脑沦为外来事物的跑马场,甚至被彻底侵占。经过我班社调小组成员的调查以及组长的统计数据有69.41%的大学生认为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有很大冲击,剩下的人中还有24.71%的人会冲击但力度不太大的,仅有5.88%的大学生认为不会,由此可知,流行文化正在冲击优秀传统文化。(5)时尚文化以其丰富性、娱乐性, 缓解了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校园时尚文化的传播赋予了大学生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特别是宽松、自由、新潮的休闲娱乐时尚缓解了大学

13、生学习的压力和心情郁闷, 也增强了校园生活的时尚情调和氛围。同时,随着这些流行文化慢慢的变质腐烂,校园里出现了以流行歌曲,武狭热,网吧热,练歌热,美女热以至于挂课热及失恋热等败素不堪为主题的流行文化,这种惑乱人心的流行热逐渐呈上升趋势,并且已然淹没了传统的具有活力般,青春朴素型的大学生的审美标准。大学生在自感良好精神的乐园里,偏好于自我庸俗流行文化的追求,这种对美感偏执的培养以及恣肆的放纵心态,首先影响到了大学生对真正符合其身份的美德的衡量,进而破坏了大学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健康的学习氛围。从开始到结尾不能说没有收获,认为流行文化对学习有影响的占84.71%,而认为没影响的仅占15.29%,所以

14、利弊与共显而易见。解决方法与对策一、心理上的方法对策正确而高尚的美德观念与价值观的择取,往往会不间断的影响到一个人健康心理的成长。根据有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呈现为一种极不健康表现,其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大学生缺乏应当自我的心理调剂。那么,为什么大学生无法进行合理的自我的心理调节呢?我认为是与大学生无法摆正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休戚相关。首先,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由于常受社会各种流行文化的刺激与感染,当自身在获得或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趋向时,便容易产生困惑和茫然,再加上学生自身尚未成熟的心理的限制,所以往往会易于感情冲动,举而不定,其造成突然和贸然的行动趋势加强。其次,由于大学里,铺天盖地的流

15、行文化的泛滥,无法使得学生作出必要心理准备,在这种情形之下,仓促的应战和接受新的信息,便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辨别真伪,区别虚无的效率,一旦因不幸被虚假的信息所误伤,大学生比较脆弱的感情底线就会一下被冲跨。结果是,自我的负担心理加重,甚至于采取一种非常措施来获得解脱。如果大学生能够经常经历,因流行文化虚假带来多种挫折,成熟自己的心理,也许会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的增加。然而,现存的这种体制与现实限制,这就决定了这种现象无法得到根治,也仅仅暂且依靠大学里所谓诊疗。虽然这种诊疗,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缓减学生心里压力的效果,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是在扬汤止沸罢了。 二、发挥高校应有的导向

16、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外部环境,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校园文化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与社会密切联系,社会上最新的思潮和时尚易被校园文化所吸收,并对大学生发挥着启迪、陶冶、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注重传统文化熏陶和个性培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三、通过社会实践,要在生活上培养出自己的优良个性大学生独立意识强,成人感与日俱增,生活空间、人际交往关系扩大,并且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社会经验的丰富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产生新的认识、新的需要和情感,也就有了新的态度和习惯,从而产生新的个性。因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的性格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高度,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去锤炼、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