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1674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课后题参考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师生师恩难忘1.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师恩”的理解。答: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些小故事在“我”心中培育起了文学的幼芽,培养了“我”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使“我”成功的走上了文学道路。“师恩”是指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与关怀,使学生敬佩和感激。孔子与学生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子夏听了孔子对四位学生的评价,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但比起别人,每个人都必然有不足,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也不例外,需要继续学习。这句话对我的启发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2、,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第二单元 明月走月亮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答:月明之夜家乡的景色更加美丽迷人,美丽的洱海,点苍山等风景奇观,无不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月夜里和阿妈走月亮那种浓浓的亲情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因此,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以此来抒发作者心中对家乡、亲人的热爱之情,也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2.体会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答:“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四次,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飞向月球1.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曾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答:这句话

3、用“一小步”和“一大步”进行对比。“一小步”指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走出的第一步,“一大步”指人类实现几千年的登月梦想,是人类进步史上伟大的创举。这句话写出了人类登上月球的非凡意义。 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爱我中华1.跟唱爱我中华,体会“爱我中华”每次重复所表达的情感。答:“爱我中华”在文中出现六次,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和团结,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之情逐步推向高潮。草原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试着分别概括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答: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之行。2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幅使人惊叹,叫人舒服的奇丽草原美景。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人们盛大热

4、情地欢迎场面。中国结1.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答:课文中的“头”有两层意思。第一,指中国节上的绳子的“头”因为中国结是用一根绳子编织而成,缠缠绕绕,扯得再远,也离不开绳子的“头”。第二,指中华儿女心中的祖国。因为中华儿女现在遍布世界各地,无论走到的多远,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他们有共同的根,就是祖国。祖国就是他们的“头”。第四单元 收获落花生1.“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答:“父亲”希望“我们”做具有花生那样品格的人。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默默奉献、不图虚名、不夸耀自己的人,不要做只讲究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也要做落花生那样的人。第五单元 桥飞夺泸定

5、桥1.课文题目是“飞夺泸定桥”,结合课文说说“飞”和“夺”的含义。答:“飞”是指红军战士与敌人争时间抢速度。“夺”指的是红军战士夺下泸定桥天险。2.课文第五自然段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你想用哪个词语概括?答:课文第五自然段从天险和人险两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用桥险、水急、敌狂概括。桥之思1.概括说一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桥引发了你那些思考?答: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写的是:第一部分写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第二部分描述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第三部分写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建起来的心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我的思考

6、:路桥可贵,“心桥”更为珍贵,人们要细心地呵护着各自之间的“心桥”,建立起更多的“心桥”,使人与人之间充满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第六单元 方寸世界美丽的集邮册 为什么说“我”的集邮册“美丽”?答:说“我”的集邮册“美丽”是因为:第一,内容美丽,无论是祖国的山河,还是历史,都闪耀着美丽的光辉;第二,情感美丽,小小的集邮册包含了“我”对祖国深深的爱。罗斯福集邮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罗斯福集邮的?3答: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罗斯福集邮。一是集邮增长了知识。二是邮票的来源。三是在他任职期间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四是关心邮票的印制。2.老舍先生说过:“集邮长知识,嗜爱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

7、说说你的看法。答:我赞同老舍先生的说法,集邮用来增长知识,是高尚的爱好,但是用来居奇赚钱,就不可以了。第八单元 规则钓鱼的启示 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鱼这件事为什么值得“骄傲”?答:因为爸爸用自己的这一决定告诉了自己的孩子不管面对多大的诱惑,道德永远是第一位的。詹姆斯为有这样的爸爸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自己成为了一个有道德的人而感到骄傲。谁说没有规则 1.规则“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答:“明明白白”不单指规则书写的字迹清楚,还包含规则的内容人人心知肚明。而有的人却不自觉地效仿他人的不良习惯,图方便快捷,趁没人看见而丧失美德,甚至还自以为是地不用别人管。正是有这些人抱着这四种心理,所以

8、才有人不遵守“明明白白”的规则。2.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仿写课文,续写一小节。示例:谁说没有规则?明明白白写着:“严禁践踏草坪!”可他还在草坪上飞奔。问他为什么?他漫不经心:“这样十分好玩!”第九单元 音乐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答:因为,在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刻的最强音。现在,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们的信念。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实了,这首歌代表着我们中国人民一往如前的精神面貌和追求新生活的良好愿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9、这句歌词永远鼓舞着全民族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所以将它定为国歌。月光曲 1.月光曲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答:一是贝多芬被盲姑娘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深深地感动了,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二要看当时的环境,激发了贝多芬的灵感。三是贝多芬有超凡的音乐天赋。林中乐队 1体会作者在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答:作者对森林中动物们的各种歌唱非常喜欢,它们实在美妙极了。通过详细地描绘各种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森林、森林中的动物乃至整个大自然无比的热爱之情。第十单元 金钱4一枚金币 老人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答:老人想让儿子明白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

10、散落的钞票1.立明和“我”没吃麦当劳,也没买到丁丁历险记,为什么“特别高兴”?答:麦当劳对“我”和立明很有吸引力,丁丁历险记对我们更具诱惑力,但这两件事同积极主动地伸向援助之手,捡钱、护钱,及时将钱还给失主来比,拾金不昧的行为更有意义。所以,“我”和立明没吃麦当劳,没买丁丁历险记,依然特别高兴。毽子里的铜钱1.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答:对我来说毽子里的铜钱是我仅有的一点钱,我已经撕破毽子拿出来给老人了,这两枚铜钱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它代表了我的心,表现出了我天真、淳朴、善良的天性。对老人来说,这两枚铜钱是最珍贵的,比起那些和二婶一样的人,老人从“我”这里得到了对他

11、的体谅和尊敬,是他最希望得到的,钱不在于多少,要含有真情才有价值。第十一单元 大与小“扫一室”与“扫天下”1.“扫一室”和“扫天下”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答:“扫一室”指的是做小事情。“扫天下”指的是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下面这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表达?“你连一件小小的房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答:你连一件小小的房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井底之蛙井底之蛙原来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的渺小”呢?答:井底之蛙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广阔,感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小天地竟然这么小,所以觉得自己非常的渺小。“三颗纽扣”的房子1.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答:看来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人

12、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2.课文用什么具体事例表现穷木匠三颗纽扣善良宽广的胸怀?答:三颗纽扣做了一间很小的可以推动的房子去外地谋生。晚上狂风暴雨,前来求助避雨的人接二连三,但他都能够给大家以帮助。这件事表现了穷木匠善良宽广的胸怀。第十二单元 雪瑞雪图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5第一天白天 下雪前 彤云密布第一天夜里 下雪时 大雪纷飞第二天白天 下雪后 粉妆玉砌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答:从作者具体描绘雪后美景的语句中,描写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语句中,还有最后一句对瑞雪丰年的赞美中,都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下雪的早晨1.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了什么?在冬夏的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诗人在下雪天的早晨想到了在夏天早晨的树林中的那个赤着脚,轻轻地唱着歌的小孩,他天真活泼,聪明能干。也想象了他现在在干什么。我感受到往往人们会在寒冷的冬天中想到炎热的夏天,也会在冬天的厚重中想到夏天的单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