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实施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668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带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产业带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产业带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产业带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产业带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带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带实施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建设区域包括哈尔滨市的阿城、尚志等区、县(市),牡丹江市的海林、宁安、穆棱、绥芬河、东宁等县(市),大庆市龙凤星火密集区、肇东市宋站星火密集区。该区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建设任务,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小城镇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加速了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我省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增长点。特别是 2001 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在绥芬河、东宁等地建立对俄星火国际化示范基地以来,实施了一批星火计划项目,建立了一批对俄出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起一批星火龙头企业,促进了对俄科技交流合作。一、建设黑龙江省中东部星火产业带的现实基础(一

2、)经济地位突出。黑龙江省中东部星火产业带的规划区域是全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既是国家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对俄出口经济的重点区域。这一区域 2007 年农村人均收入超过 5000 元,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 20%。近几年,已形成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尤其是一些国内著名的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落户这条产业带,推进了农业实施产业化的步伐。(二)科技实力雄厚。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拥有 30 余所大学和科2研机构,涉农科技人员 2 万余名。尤其是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大学、科研单位近年来组织实施一大批科技项目,取得了大量的高水

3、平科研成果,推动涉农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带区域内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处,国家级星火密集区 5处,省级以上的经济开发区 10 处,还建立起一批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了区域农业科技发展。(三)区位条件优越。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向西连接哈大齐工业走廊,向东连接俄罗斯滨海边区,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另一只翅膀,可以与哈大齐工业走廊比翼齐飞,竞相发展。牡丹江市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 211 公里,是我国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境内拥有四个国家级一类口岸,2007 年全市对俄贸易实现 58.7 亿美元,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的 54.7%,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 12.2%。牡丹江市对外贸易在全国排名 13 位,是我

4、省对俄贸易的坚实主体。(四)自然资源丰富。黑龙江省中东部拥有潜力巨大的农牧业、森林、煤炭、水能、风能、矿产和山产土特产资源。俄罗斯远东地区总面积 620 万平方公里,人口 780 万,区内矿产资源 70 余种,森林 28 亿公顷,木材蓄积量 200 亿立方米。产业带的发展可以利用中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尤其是产业带内发达的农牧业和繁荣的商贸业与俄罗斯的劣势农业、轻工业及短缺的劳动力形成互补。(五)外向型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产业带内已累计完成投资100 多亿元,建设出口加工和利用俄罗斯资源深加工项目 200 多个,一批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产业带内,在木材加工、农业机械、机电产业、轻工业、食品工业

5、等方面出现了竞相发展的局面。在外向型农牧3业发展上,建立了一批蔬菜、奶业、肉制品生产加工基地,并且推进了境外的农业园区建设。物流配送业、旅游、会展业等产业也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二、 建设外向型星火产业带的目的和意义我省与俄罗斯滨海边区陆路相通,对俄贸易历史悠久。当前,在推进沿边开放面临着众多有利的发展机遇:一是我国与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合作已达成广泛共识。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发展战略。在已举办的中国“俄罗斯年” 和俄 罗斯“中国年”中,中俄两国领导人已就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实行区域互动已达成了共识。俄

6、罗斯已编制了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 2013年以前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将扩大对俄开放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举措进行了部署,明确要依托绥芬河、黑河等边境口岸,扩大与俄罗斯等国的经贸合作,为我省加快推进沿边开放创造了先决条件。二是我省与俄罗斯经贸科技合作的宏观环境良好。通过举办俄罗斯“ 中国年” 及“黑龙江周”,为深化双边经贸 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推进了双边经贸合作水平更高、更新、更富有成效。三是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为建立外向型星火产业带拓展了新的空间。国内外发达地区一些企业随着用地、劳动力等各种生产成

7、本增加,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4市场的竞争力。但 301 国道沿线由于有相对低廉的土地、厂房和劳动力,又有面对俄罗斯的出口市场,有利于承接国内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将为此区域扩大经济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在我省中东部地区 301 国道沿线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形成了一条国际经贸产业带。这条产业带全长 700 公里,以滨绥铁路和绥满公路(301 国道)为轴线, 依托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至西向东依次由哈尔滨、阿城、尚志、牡丹江至绥芬河、东宁和俄罗斯境内的格罗杰克沃市、乌苏里斯克市到达海参崴港。初步形成了以口岸为前沿、以

8、中心城市为支撑,以内陆县市为延伸的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省委、省政府对此相当重视,正在研究制定最宽泛、最具体、最优惠的相关政策,支持这条经济带的建设。俄滨海边疆区政府对经济带建设也表示出积极的态度,已在互贸区、俄境内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合作。建设黑龙江省中东部星火产业带,依托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建设的框架为基础,立足现有经济、科技、资源和对俄口岸的地缘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整体开发,培育外向型的特色产业。以科技合作交流为主要手段,以资源型产品、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为重点,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办好各类进出口生产加工园区,做强做大进出口加工产业,建设外向型出口基地和外向型龙头企业,开展区域国际经

9、贸合作,完善对外市场功能,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探索对俄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建设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的重要意义是:一是以5科学技术为先导,建设沿边开放先导区。产业带实施区域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落实省委提出建设沿边开放带的战略中,可以成为带动我省沿边开放的先导区域。二是,可以立足现有的经济优势,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在一些优势产业领域进行深度开发,促进外向型农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实施产业化,进而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三是,搭建起中俄科技合作平台,拓宽对俄交流渠道。产业带的实施,加强了信息交流,扩大招商引资和

10、技术、人才的引进,显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带动产业发展。四是,高度集成各方面的要素,发挥星火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产业带建设中综合集成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要素,显着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发展起跨地区、牵动能力强、规模化的外向型主导产业,使星火产业带成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及实施进度(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当地经济条件、资源特色和地缘优势,紧紧抓住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全省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历史性机遇,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主线,重点扶持区域内的科

11、技园区和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创建星火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推动资源、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度集成,搭建6起综合性、产业化、外向型、多功能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平台,将产业带打造成以试验、示范、带动为特色的全省沿边开放带的先导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推进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规划与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起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的积极性,推进星火产业带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带动的原则。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优势产业开发。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科技

12、成果的开发、引进与推广转化,实现重大产业科技化,使星火产业带起到科技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优势、外向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中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科技合作,提升对俄开发的层次与水平,拓展发展空间。通过产业带的实施,充分展示黑龙江省对俄合作的成果,使产业带成为推动全省沿边开放带整体发展的核心区域。产业牵动、综合集成的原则。突出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依此牵动产业带的发展。加强各项要素的集成实施,集中利用有效资源在重点领域进行深度开发,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强化各类产业基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方面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强、外向型发展的产业格局。

13、(三)建设目标:通过产业带建设,把我省中东部沿 301 国道项7目实施区建设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载体、外向型生产示范基地和对俄科技与经济合作交流的平台。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产业,到2015 年重点发展一批区域性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园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平台,在科技富民强县、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产业发展目标:建立 7 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目标:重点建设境内经济开发区和科技园区 7 处,发展境外工贸园区 3 处和农业园区 1 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目标

14、:在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建设 20 个科技含量高,具有明显示范带动的特色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建设目标:推动区域内企业科技创新、外向型发展,到 2015 年建成 5 个产值超 10 亿元、20 个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境外合作开发目标:加快建立在俄农业生产基地,到 2015年,发展在俄罗斯农作物种植面积 300 万亩以上,生猪饲养量 5 万头以上,对俄输出劳务人员 1 万人以上。科技平台及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围绕产业发展,在信息、人才、科技培训、先进技术推广等方面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富民目标:抓好产业带内 7 个县(市)的科技富民强县8行动,带动

15、广大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产业带农民人均收入每年提高10%以上,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四) 实施进度:产业带建设实施分为启动、推进、发展三个阶段。启动阶段(2008 年 7 月-2008 年 12 月):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区内实际情况,制订出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产业带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家顾问机构。推进阶段(2009 年 1 月2010 年 12 月):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状况,重点推进外向型果蔬、优质粮食、食用菌及山产品、木业深加工、生态旅游、对俄出口加工等七大星火产业集群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并在对俄科技合作方面有重要进展。发展阶段(201

16、1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重点发展一批区域性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科技园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在科技富民强县、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四、产业布局、发展方向黑龙江省中东部外向型星火产业带依据本区域现有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特点,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重点发展 7 个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一)外向型果蔬产业。利用俄罗斯市场需求的优势,以牡丹江中俄双和果菜批发市场为集散地,发展出口蔬菜、优质瓜类、寒地水9果及浆果产业。(二)优质粮食产业。发展优质粮食作物的丰产栽培,扶持加工企业,建立粮食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和加工,利用米糠开发米白金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发展专用玉米生产,以玉米淀粉和饲料生产企业为龙头,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高蛋白、高脂肪大豆品种,抓好产业基地和加工示范。(三)现代畜牧业。强化养殖基地建设,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