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细胞形态特征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1216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始细胞形态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始细胞形态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始细胞形态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始细胞形态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始细胞形态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始细胞形态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始细胞形态特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胞体:直径 15-20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约占细胞的 4/5,紫红色,染色质颗粒状 ,核仁明显.核仁:1-2 个,大小不均,模糊或清楚,染浅兰色.胞浆:量少,或有部分胞浆呈伪足状 ,深兰色且厚,近核处不见色浅区.胞体:直径 12-24胞核:圆或椭圆,占细胞 2/3 以上,居中或稍偏位,核膜明显,紫色,染色质可浓集或粗密的小块,较原红粗糙些,无核仁。胞浆:量稍多,部分可有伪足,深兰,但较原红稍浅,血红蛋白开始形成,出在核周围,无颗粒。胞体:直径 8-15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位,占细胞 2/3-1/2 大小,染色质粗糙排列成堆,其中有空白出现如打碎砚墨感,呈车轮状排列,深紫色,核染色

2、质间有淡染区,称付染色质,核膜明显,无核仁。胞浆:中等量或多量,不透明,浆内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因含不等量血红蛋白,可呈嗜多色性,可呈兰绿色,兰红色,淡红色等。胞体:直径 7-10胞核:圆形,稍偏或居中,占细胞的 1/2 以下,粗糙虽不规则致密团块。可见车轮状痕迹,核膜明显,无核仁,随着细胞的成熟,核致密坚实,呈结构不清的紫红色的一团。有时可见核分裂,核溶解。溶血性贫血时,核有畸形。胞浆:量较多,不规则,颜色因含多量血红蛋白,几乎和成熟红细胞相同呈粉红色或带极淡的兰色胞体:直径 10-20,圆或稍椭圆。胞核:较大、圆或稍椭圆居中或稍偏一侧,占细胞 2/3 以上,染色质细呈

3、细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沙,无浓集。核膜较不清楚。核仁:2-5 个较小,清楚,呈淡兰或无色。胞浆:量少,呈明亮天兰色,绕于核周,无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阴性,但后期有时也可见阳性颗粒。胞体:直径 12-15,比原始粒细胞较大。胞核:大,圆或稍卵圆形,位于中央或稍偏位,染色质颗粒较原始粒细胞稍粗糙,呈均匀大沙粒体,核膜不清楚。核仁:核仁 1-3 个,但有时核仁少而小。胞浆:量较多,分布可不等量。淡兰色,无核周界,有嗜天青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阳性胞体:直径 16-20,圆形。胞核:圆形,或稍有凹陷,位于中央或稍偏位,约占整个细胞 2/3,染紫红色,核膜明显,染色质尚均匀,随成熟渐增浓或呈小块状,核

4、仁厚失。胞浆:多,淡红色,有多量嗜中性颗粒,染紫红色,细而圆。胞体:直径 15-25胞核:呈肾形,马蹄形、半月形。但其核凹陷不到核直径的一半。核膜增厚,染色质粗糙,紧密,核仁消失。胞浆:量多,浅红色。全胞浆中布满中性特异颗粒胞体:直径 15-20 胞核: 较大,圆或椭圆 ,有的略凹陷,有折叠及折痕现象.占全细胞大小 2/3。居中或稍偏一旁。染色质纤细疏松,网点排列,或较模糊不清。染色较其它原始细胞淡。核膜不清楚,核仁1-2 个较大,不太清楚,淡兰色。胞浆:较其它原始细胞稍多,边缘不规则,有伪足状,灰兰色,着色不均匀,不透明,云雾状,无核周界,无颗粒。在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时 Auers 小体。

5、胞体:直径 15-25 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折叠之折痕,凹陷或切迹。染色质较原单核粗糙疏松些,丝网织状结构或模糊不清,淡紫红色,核膜不清楚,核仁 0-3 个,不太清楚,较大。胞浆:中等量,灰兰色,无核周界,可见嗜天青颗粒,密集在部分胞浆中。单核细胞特点:1.浆与核的形状均不规则,浆如阿米巴样。有内外浆之分,核呈不规则圆形,马蹄形,多折痕。2.染色质的结构多样化,呈细或粗网织状或较模糊排列。胞体:直径 10-18胞核:占细胞绝大部分,居中或稍偏位。圆形或椭圆形。淡紫红色,染色质细致,排列匀称,核膜浓厚,界限清晰,核仁 1-2 个,清楚淡兰色。胞浆:量少,淡兰色或深兰,核周界明显,无颗粒,无

6、Auers 小体。胞体:直径 10-18胞核:占细胞绝大部分,居中或稍偏位。圆形或椭圆形。淡紫红色,染色质细致,排列匀称,核膜浓厚,界限清晰,核仁 1-2 个,清楚淡兰色。胞浆:量少,淡兰色或深兰,核周界明显,无颗粒,无 Auers 小体。原始浆细胞:直径 14-20;核较大,约占细胞 2/3,圆或椭圆形,常偏于一侧;染色质细致、呈颗粒状,均匀分散或呈细网状。核仁 2-5 个,淡蓝色,不显著。胞浆较其它原始细胞为多,深蓝而不透明,近核处着色较浅,无颗粒,偶可见到空泡。原始浆细胞在正常骨髓中极少见到,只有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浆细胞白血病时才可大量存在,并有形态变异。幼浆细胞:直径 15-25;核圆或

7、椭圆形,占细胞 1/2 左右,位于细胞中央或偏于一侧,染色质较原始阶段粗而密,开始有浓集现象。核仁 1-2 个,不清晰。胞浆深蓝色或呈多染性,近核部分常有呈半月状的淡染区,偶尔可见到有空泡浆细胞:直径 10-20;核较小,占细胞的 1/2 以下,多偏于一侧,偶可见双核;染色质粗密、聚集成堆、常染成紫丁香色、不均匀,在近核处一边常伸出半月状淡染区;浆中偶见有空泡或有泡沫感胞体:直径 15-30 不太规则,为所有原始细胞中胞体最大者。胞核:巨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核仁 2-3 个,淡兰色,大小不等,不太明显。胞浆:量很少,不规则,呈海绵样,深兰色无核周界,无颗粒但有叶呈泡沫状。胞体:直径 20-50,是巨核细胞系统成熟过程中的中间细胞,其胞体较大。胞核:巨大,稍偏于一侧,通常为肾形,或不规则,可呈凹陷或切迹,染色质较粗而密,有局部浓部染现象,模膜清楚,核仁可有可无。胞浆:中等量可呈伪足状,稍兰红色,于核附近的染色较深,无核周界,于核的附近出现极细的嗜天青颗粒,但胞浆外周无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