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往何处去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430721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典往何处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雅典往何处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雅典往何处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雅典往何处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雅典往何处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雅典往何处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典往何处去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一般要研究:,1、改革的背景或原因,方法指导,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根本原因),2、改革的时间、人物或机构(代表阶级、性质),3、改革的内容或措施,4、改革的影响(积极影响和局限性),即评价,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谁领导改革?采取的方式?(领导力量、方式),分析导致改革的问题有没有解决,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等等,对改革的评价标准,专题一 梭伦改革,回顾知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回顾知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范围,

2、2)地理特点,山多、港湾多、岛屿多、土地贫瘠、地少人多。,地中海式气候。,3)气候,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岛屿众多,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多山多丘陵,陆地被分割成小块,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有利于独立城邦国家的形成,土地贫瘠地少人多,限制农耕的发展,刺激了商业 及手工业,靠近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回顾知识: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

3、,从君主制到贵族制,为向民主制的演化准备了条件,雅典民主政治奠基,雅典民主政治确立,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第一课雅典往何处去,-梭伦改革的背景,、王政时代:,公元前世纪初,提修斯立国,、贵族共和国:,公元前7世纪初确立,一、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1.雅典的早期政治形态,(贵族集体当政),执政官(执政官员),议事会(选举执政官),原则: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元老院(最高司法裁判权),2、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B、经济上: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讨论1:贵族与平民对立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政治,经济),A、政治上:贵族把持国家政权,平民无权,答案提示,方式:高利贷

4、、债务奴隶制、兼并土地,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充分揭露当时贵族统治的黑暗,他在雅典政制中指出:“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而全国土地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这时雅典的政治完全是贵族寡头的统治,在民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最苛虐的部份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何为”六一汉”?而其代表的雅典社会平民阶层有何特点?,问题探究,答案提示,“六一汉”:平民被迫租种贵族的土地,要将土地收入的六分之一交给贵族

5、.,特点:(1)政治上无权,但有民主意识 (2)经济上极端贫困,?,如何认识贵族政治(对贵族政治的评价),进步性,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在民众中树立了一种新的观念,对于谋求专权者,人人得而诛之,从而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局限性,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 或债务奴隶,激化了社会矛盾。,原因:雅典工商业的持续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在经济上富裕,但在政治上仍没有地位。,3、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矛盾的尖锐,讨论2:你认为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问

6、题探究: 简述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经济上: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经商,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政治上: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专权越来越不满,呼吁改革,成为后来支持梭伦改革的主要社会基础,推动雅典社会政治改革。,在危机的面前,贵族政治要不回复到君主制,要不进一步的发展民主政治 ,雅典政治该向何处去?,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1.基伦暴动(公元前631年),二、解决危机的尝试,问答1:基伦暴动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答案:,企图乘机建立僭主政治,结果暴动失败,个人专制政体,背景:公元前7世纪后期,雅

7、典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问答2:结合雅典平民阶层的特点,分析基伦暴动为什么失败?从中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原因雅典公民的民主意识 平民和贵族联合抵制叛乱,表明雅典人不赞成彻底改变旧制度,不赞成建立僭主政治,不赞成暴力革命。,答案:,想一想,2.德拉古立法(公元前621年),(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成文法。) 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其他低级官员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高级军队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的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

8、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人可以向其提出申诉。请回答:(1)材料援引自哪一部文献?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2)这部文献什么特点? 如何评价?,因为政治权利是与财产多少相联系的.,代表贵族的利益,评价:是雅典第一部成文法,对雅典政治 走向民主有积极意义。(进步)但是这一法典是站在贵族立场上编订的,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的重重矛盾。(局限),特点:严刑峻法,引自德拉古法典,答案:,(1)概况:,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西部邻居麦加拉夺取萨拉米岛。雅典国内矛盾重重,无力收回该岛,贵族禁止讨论夺回萨拉米岛之事。,(3)影响:,萨拉米岛失守,沉重打击了雅典的经济。暴露了雅典社会内部尖锐复

9、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危机空前严重。雅典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2)原因:,3、萨拉米危机,雅典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小结,梭伦改革的背景,贵族与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是改革的根本原因,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的失败是改革的重要原因,萨拉米危机是改革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随堂训练,2.雅典贵族经济上剥削平民的方式有 高利贷 债务奴隶制 直接处死 兼并土地 A B C D,1.对早期雅典贵族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 B.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任期制 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D,B,3.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

10、,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是在说明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 贵族强烈反对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4公元前631年,雅典发生的武装暴动遭到谁的反对和抵制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贵族和平民,A,D,巩固:下列关于雅典的“六一汉”的状况,表述准确的是( )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失去了人身自由;依然保留着平民的政治权利;不仅自己而且妻子儿女都成为富人的依附民 A、 B、 C、 D、 ,C,巩固:贵族政治建立的法治原则是() A个人独裁 B世袭制 C终身任职制 D

11、集体统治,D,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列两幅图反映了雅典公元前8世纪后经济发展的状况。,材料二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经济状况?对雅典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哪一阶层的什么状况?(3)综合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阶级关系变化的状况,分析其对雅典政局的影响。,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工商业发展对其阶级关系与政局的影

12、响。 第(1)问应结合两幅图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应注意把图表语言转化为历史语言。第(3)问阶级关系的变化侧重于结合工商业奴隶主的兴起来组织答案。,答案:(1)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2)许多平民因欠债沦为贵族的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外邦做奴隶。(3)平民处境不断恶化,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两者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雅典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政治动荡不安。,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材料

13、二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但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遭挫败,基伦被杀。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但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用刑严苛,允许债务奴役,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趋激烈。,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高压力量”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2)两则材料反映了雅典哪种矛

14、盾的尖锐状况?有何具体表现?为此,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效果如何?解析:本题实际是考查公元前7世纪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及影响。回答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回答。,答案:(1)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2)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贵族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平民处境恶化,有的沦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虽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但由于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没有保护平民的利益,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更加激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