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097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专利法案例分析案例一 关于专利申请权的归宿问题公司甲与业余发明人乙订立了一份技术开发协议,约定由乙为甲开发完成一项电冰箱温控装置技术,由甲为乙提供开发资金、设备、资料等,并支付报酬。在约定时间内乙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并按约定将全部技术资料和权利都交给了甲公司。此外,乙在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还开发了一项附属技术 T,并以自己的名义就技术 T 申请专利。甲公司知道此事后,认为技术 T 的专利申请权应归甲公司所有,因此,甲、乙双方就技术 T 的专利申请权归宿发生争议。分析问题:1、该技术 T 的专利申请权应归谁所有?请说明理由。2、该纠纷可通过那些渠道解决? 1、该业余发明人不属于甲公司的

2、员工,其发明就不能认定为职务发明,而应当认定为委托发明创造。依据专利法第八条、合同法第 339 条规定:如果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协议中有约定的,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的归属按约定办理;如果没有约定,上述两项权利归受托人,即乙所有,委托人甲公司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因此,无论是电冰箱温控装置技术本身还是附属技术 T 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都应归乙所有。2、该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案例二 关于侵犯专利权的具体问题请问:如果甲的技术特征为 ABCD 四项,申请到专利;乙的技术特征为 ABCDE 五项,也申请到专利,那么,乙是否侵犯甲的专利权?他们之间的权利是什么关系? 1.乙如果不经甲同意实施自己的专利

3、,侵犯了甲的专利权。2.乙可以与甲协商要求甲许可其实施甲的专利,如果不能达成协议,乙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实施甲的专利的强制许可,若获批准,乙可以实施自己的专利,但必须向甲支付费用。3.如乙获得甲的专利的强制许可,则甲也可以申请实施乙的专利,应当也被许可,同样也需支付费用。 案例三 专利权案例分析甲厂 2006 年研制出一种 N 型高压开关,于 2007 年 1 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08 年 5 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乙厂也于 2006 年 7 月自行研制出这种 N 型高压开关。乙厂在 2006 年底前已生产了 80 台 N 型高压开关,2007 年 3 月开始在市场销售。2

4、007 年乙厂又生产了 70 台 N 型高压开关。2008 年初,甲厂发现乙厂销售行为后:遂与乙厂交涉,但乙厂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请问乙厂是否侵犯了甲的专利权?为什么? 不构成侵权。A 方申请专利的,B 方在 A 方申请专利之前,有证据证明在 A 方申请专利之前已经开始研制或开发与其专利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可以在 A 方申请专利成功之后,在原有范围内继续自行生产载有与 A 方所申请之专利相同专利的产品,但是仅限于在原有开发研究范围内继续生产。二、商标侵权典型案例侵犯读者注册商标案非法利用他人注册商标信誉,尤其是他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信誉推销商品(服务),牟取不当利益,是制售者进行商标

5、侵权行为的动机,也是这类商标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但在不同的商标侵权行为中,非法利用他人商标信誉的方式不同,有的直截了当,有的隐蔽曲折。出版界发生的商标侵权行为,利用他人注册商标信誉的方式往往较为巧妙含蓄,对消费者更有欺骗性,因为商标侵权人虽然法制观念不强,但文化素质较高,法律知识较多,一般不会明目张胆地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即在自己商品上使用他人在相同商品上注册的商标,其假借别人注册商标信誉的方式往往表现为在自己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与他人在相同商品上注册的商标近似,或者在自己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与他人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有的甚至不在自己使用的商标上做文章,而只是在自己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在相同或

6、近似的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装潢。但不管其形式如何千变万化,其实质仍然是利用他人注册商标信誉来达到牟取不当利益的目的,从而也不可避免地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损害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出版界在杂志上发生的商标侵权2案件,作为侵权人的海南出版社假借读者杂志社在杂志上使用的“读者”注册商标信誉的方式非常巧妙隐蔽,在本案中,海南出版社并没有在其出版的两套书上使用“读者”注册商标,也没有把其出版的两套书称为“读者”或“读者精华”,而是把该两套书分别称为美文奇文妙文和红玫瑰,但是在封面上特别突出“读者精华”四个字,同时分别弱化“美文奇文妙文”和“红玫瑰”字样

7、,而且在装帧、排版风格上也极力模仿读者杂志,这样就足以使购买者误认为这两套书是读者杂志社的读者杂志的精华本,从而在客观上假借了读者杂志的良好声誉,损害了读者杂志社的合法权益。读者是我国发行量较大的刊物之一,深受读者喜受,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读者杂志社曾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去函反映该社在期刊上注册的“读者”商标,被全国多家出版社辅以其他文字的相似名称使用在文摘类杂志上,使广大读者误认误购,给该社名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于年月日向有关省、市专门下发了关于查处侵犯“读者”商标专用权行为的通知,要求对侵犯“读者”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调查,予以严肃处理。海南省工商局立即行

8、动,果断出击,准确适用法律,于年月日作出了关于对海南出版社侵犯“读者”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处罚决定,有力地保护了“读者”商标专用权。但应该指出的是,商标侵权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更主要的是损害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侵犯“凤凰”注册商标案自年月日起,海南光盛自行车翻新厂从河南郑州翻新自行车厂购买未注册的“金凤”商标标识套,从其他处购买各类旧自行车部,自行车零件公斤。年月日被海南省琼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查处。在使用各种商标的零部件组装成的自行车和收购废旧自行车整修翻新后的自行车上使用商标问题,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商标办案中曾多次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请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也

9、多次批复指导各地办案。商标法第条第()项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这就是说,无论是组装的自行车还是整修翻新的自行车,只要使用的商标与他人在自行车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而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就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应该依照商标法第条、第条的规定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非法使用人物肖像商标案年月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群众举报,对沈阳市永丰食品厂非法使用彭德怀等“十大元帅”肖像做商标标识案进行了查处。本案是一起违法使用禁用文字、图形作为商标标识案件。“十大元帅”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

10、功臣。商标是一种具有文化功能的知识产权,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法律均具有体现统治阶级意识的作用。因此与商标相关的法律自然也就不会允许商标传递违背统治阶级意志的信息,有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商标法第条第款第()项有不得使用“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文字或图形的规定。侵犯“莲花”注册商标案年月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转来的投诉,反映北京葡萄酒厂生产销售“莲花”白酒侵犯河南省西峡果酒厂“莲花”注册商标专用权,要求依法予以制止。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责成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处理“莲花”商标侵权案。本案是一起因历史遗留问题

11、“两本账”商标引起的商标侵权案件。本案中“莲花”牌“两本账”商标属于年月以前注册的商标。对于商品通用名称问题,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曾发文予以明确。商品通用名称是指为国家或某一行业所共用的,反映一类商品与另一类商品之间根本区别的规范化称谓。商品通用名称的确定,主要源于社会的约定俗成,既要得到社会或某一行业的广泛承认,又要规范化,这是商品通用名称概念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判定是否是商品通用名称的主要依据。侵犯“春雷”注册商标案年月日,浙江省杭州春雷电器厂3销往桂林三丰贸易公司武汉经营部的台英寸黑白电视机,在运输途经河南省商城县时,商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钟铺检查站发现该批电视机标注的厂名、厂址与实际生产

12、厂的厂名、厂址不符,于是,对该批电视机依法予以查扣。这是一起运输过程中查处的商标侵权案。虽然案情比较简单,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关于案件管辖权问题商标法实施细则第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任何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控告或者检举”,即在确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案件管辖权时,从地域管辖的角度,商标侵权案只能由侵权人所在地工商局管辖或侵权行为地工商局管辖。侵权人所在地工商局是指侵权人企业登记所在地工商局。显然,在本案中,河南省商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非侵权人所在地工商局。那么,商城县工商局作为本案的查处机关就应属商标侵权行为地工商局。有人提出

13、,商城县既非侵权人所在地,又非侵权商品生产地,仅是商品运输途经地,确定本案商城县是否为侵权行为地,就必须确认运输侵权商标商品行为是否属商标侵权行为。二、关于引证权利主体问题此案商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以杭州春雷电器厂侵犯上海市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的“春雷”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进行查处的。但商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下达的处罚决定书中既未载明“春雷”商标的核定使用的具体商品,又未载明注册号,只是笼统地说“使用在第类商品上”(注:原国内分类)。实际上,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注册的“春雷”商标核定的商品中只有“收音机、扩音机”等商品,并无电视机商品,而使用在电视机上“春雷”商标系上海无线电三厂注册。由于电视机与

14、收音机、扩音机属类似商品,似不应核准两个“春雷”商标注册,而这两个商标属工贸双方,分别在内外销商品上注册,属“两本账”商标。所以,双方各自在核定的商品范围内享有专用权。三、关于侵权商标处理问题从商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此案的处理决定看,一是消除了电视机上的侵权商标,二是处以相应罚款,但对标明侵权商标和假冒厂名厂址的包装装潢、说明书、保修卡等如何处理,处理决定书中并未载明,也未做说明。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条第款第()项的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应“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所以,对带有侵权商标的包装装潢、说明书、保修卡等商标标识,商城县工商局应一并在处理决定书中做出收缴并销

15、毁处理决定。否则,所做出的行政处理既不全面,也不准确,不利于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全面有效保护。这起案例的判定在实践中对商标行政执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法使用“香槟”商标案年月至年月期间,山东省烟台市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香槟酒公司在青岛市销售香槟酒箱,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对烟台市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香槟酒公司进行了查处。本案是涉及保护原产地名称问题的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件。关于原产地名称保护,长久以来一直是知识产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也是工业产权保护的内容之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明确规定各成员国有保护原产地名称的义务。我国作为该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也理所当然地有保护原产地名称的义务。我国对保护原产地名称

16、也非常重视,特别是关于对“香槟”原产地名称的保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下发工商标字()第号文和商标管()号文,禁止我国企业在酒类商品上使用“香槟”(包括大香槟、小香槟、女士香槟等)字样。侵犯“柯达”注册商标案年月日,中国商标事务所代理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向福建省石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要求查处石狮市感光器材有限公司侵犯其“柯达”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石狮市工商局当日即查货石狮市感光器材有限公司来料加工假冒“柯达”商标彩色胶卷成品。此案中涉及到个人的经营活动是否应由企业法人来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我国民法通则第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此案的当事人之一石狮市感光器材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