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美食文化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0067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家乡的美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家乡的美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家乡的美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家乡的美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家乡的美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家乡的美食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家乡的美食文化中国人讲究吃,自古就强调民以食为天,之前食物是生存,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食物已不单单被用来满足温饱维持人类生存,它还通过不同的烹调形式,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成为文明的一种文化形式。岭南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中令人注目的一枝奇葩,它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岭南特有的气候环境和文化气息的孕育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而我的家乡是广州,而广州的饮食文化便是岭南饮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非常荣幸地,我得以比较全面地体验了多姿多彩的岭南饮食!广州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很快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广州一带河汊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

2、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这使古广州成为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州尤为出名的是粤菜。粤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尤以选料之广博而闻名。在粤菜中,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野菜山花,无不可入肴,蛇,鼠,雀,虫,狗,猫等,在其它菜系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料,却被奉为习间珍品。粤菜讲究鲜嫩爽滑,夏秋清淡,冬春浓郁,使用独特风味的调料,采用煲、烤、泡、炒、熬和火局等技法,烹制出独具地方风味的佳肴。而粤菜还讲究博采众长讲究实际,讲究少而精;制作精求享受粤菜在配料,刀工,烹饪时间,起锅,包尾,器皿,上菜方式等诸多环节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如做鱼讲究即杀即烹,这

3、样才能保险鱼的味道;再如其拼盘的制作,必须注意配料的选择,以达到造型美观,口味丰富的效果,一道好的拼盘,不仅是一盘佳肴,更是一件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胃口大开。正因为这些,粤菜为广州赢得了“食在广州”的美名。说到“食在广州”?我们看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充满文化内涵。一是具有开放性。广州地处沿海,交通便利,自古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埠。开放的环境,赋予了广州人开放的思维方式,反映到饮食上就是一种“无所不吃”的开放心态,广州街头遍布南北各地风味的饭店餐馆,几乎全国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风味可以找到。二是兼容性。开放性的文化,同时也必定是兼容的。岭南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特征,在广州饮食方面

4、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开拓性。广州人什么都敢吃,并善于发掘传统地方风味食品和食法,不断移植改造,推陈出新。粤菜厨师中流传着这样的祖训:“有传统,无正宗。”体现了广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此外,广州人吃饱不浪费,吃不完2“打包”回去,体现了广东人爱惜食物和勤俭节约的品德。广州饮食把吃和烹调提高到艺术的境界上来,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对我国以及亚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四只脚的除了桌子不吃外,什么都吃。于是,麻雀、鹧鸪、蝙蝠、海狗、鼠、猫、狗、蛇、猴、龟超过 1000 种材料可以变

5、成桌上佳肴,甚至被不识者经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相看,十分惊异。来到广州,除了吃粤菜,千万别忘了品尝广州的粤式点心。粤式点心的特点是选料广泛,制作精细,花式繁多,咸甜兼备,口味清新。各款点心都讲究色泽和谐,造型各异,相映成趣,令人百食不厌。富有地方特色的点心小食有:虾饺、干蒸烧卖、粉果、泮塘马蹄糕、蜂巢香芋角、鸡仔饼、糯米鸡、家乡咸水角等等。名点、名小食、名风味食品不胜枚举。如广州酒家的满汉全筵、北园酒家的时果美点、泮溪酒家的点心宴、南国酒家的潮州菜、大三园酒家的红烧大裙翅、大同酒家的金牌化皮乳猪等。吃完点心,当然还要品

6、尝一下广州的水果。广州地处亚热带,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故有“水果之乡”的盛誉。广州的水果品种有 500 多种,其中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萝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被誉为岭南四大名果。谈完“饮”的,那就在来看广州的“饮” 。 “饮”广州的汤及凉茶闻名。广州的汤已经发展为带有浓郁当地特色的文化,即使没有名贵的汤料,单是几小时煲汤,也足以让汤变得香厚醇鲜。 “今天煲什么汤?”是家庭主妇见面聊天必备的话题,老火靓汤,其中的学问实在不少。广州人害怕燥热,经常需要清凉解毒,于是饮凉茶成为一种习惯。大概这也是凉茶店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吧!说来也难以相信,一家小小的凉茶铺竟然在广

7、州开得成行成市,较有名的就有黎泉凉茶,黄振龙凉茶、阿贞凉茶等等。原本,广州市民常见的街头凉茶铺是这样的:湿漉漉的桌上放着几只不同颜色的玻璃杯,旁边是一个大凉茶缸。不过,时移世易,现代的凉茶铺早已大不相同:店室明亮干净,柜台上摆放着十多个茶壶,客人全部使用用完即弃式纸杯。店里还放着七八个大锅,茶壶里的凉茶冷了之后,就放在炉上再温暖一下。凉茶的种类一般有:治感冒的清感茶,医咳嗽的久咳茶,去寒开胃的健胃茶等共 11 种。收费以 3 元至 5 元不等。另外,在店铺还会摆放着一部榨汁机,店员用新鲜甘蔗榨汁,装了半桶后,加上马蹄汁、红萝卜汁煮热,有的甚至加设售卖牛杂萝卜、鱼旦等小吃,非常受欢迎。 (黄振龙

8、凉茶还有售卖茶叶蛋、鱼旦、豆浆呢) 。小店标榜:“问问讲讲、讲讲问问、饮凉茶。 ”有客人上门,笑容可掬的店主并不急着卖,而是先寒暄问几句,3问问贵体何恙,然后再推荐对症凉茶。凉茶的另一招是“通宵服务” ,喜欢过夜生活的年轻人,卡拉 OK 之后就可以润润喉咙了。“饮食” “饮食” “饮与食”总连结在一起的,而在广州最能体现这一点莫过于广州的茶市。茶市是广州饮食最能吸引人的一大特色。以前广州只有“早茶” ,现在已发展成早、午、夜三个茶市。几乎所有的酒家饭店都开设茶市,客人一落座,服务员立即前来招呼:“开几位?饮什么茶?”茶市供应各式咸甜干湿点心,如自助餐,凭君所好,各取所需,价格也很实惠,一般市民

9、都能消费。广州茶市成为朋友相会、交流思想的重要社交场合,成为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重要方式,是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的有效缓冲,是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休闲的重要方式,一份早报,一盅两件,坐上几个小时,边吃、边看、边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广州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一方面,广州饮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以麦当劳、肯得基等为代表的西方快餐文化,占据了不少年青人和儿童的市场,使不少人的生活习俗、文化观念也发生了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广州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食在广州”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10、呈现如下几个发展趋势:第一,饮食与旅游相结合。酒家饭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发展相配套,重视老字号的保护和建设,与旅游产品整体规划,互相促进;旅游部门每年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 ,吸引了八方来客,广泛推介广州饮食文化,把饮食与旅游的有效地结合起来。第二,用餐方便化。针对现代工作和生活的快节秦,各类即食品、半制成品、快餐发展迅速,受到广泛的欢迎。第三,食品营养科学化。广州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并已逐步讲究营养结构的科学搭配,讲究食补、食疗、药膳,对营养学的学习和研究方兴未艾。第四,原料天然化。广州人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放心菜、放心肉成为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市场需

11、求日益扩大。第五,美食情趣化。广州的酒楼饭店越来越注重装修,格调高雅,环境舒适,厅房陈设、菜式命名、服务员的服饰等,无不透露出饮食文化的品味。再配以悠扬悦耳的音乐,或设舞蹈曲艺、时装表演,或设卡拉 OK,让食客在美的艺术气氛下,自娱自乐中进餐畅饮。这种饮食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使广州美食情趣不断提高,食客将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饮食文化。近年来,广州饮食也追求“新派” 。但几千年所形成的选料广博奇杂,菜肴讲究鲜、爽、嫩、滑的南国风味对创新的变化影响颇深。 “万变不离其宗” ,传统的美点薄皮鲜虾饺、干蒸烧卖、糯米鸡以及名小食肠粉、炒河粉、艇仔粉、及第粥等都是历久不衰,这说明广州4饮食文化的植根是相当深厚的。岭南文化深深的影响了广州饮食文化,而广州饮食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岭南文化。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祖国南端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是反映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相信,随着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食在广州”潜力无限,未来的前景将更加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