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9987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弃副局长职位离乡创业2010 年 8 月 15 日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这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镇的一个葡萄园,主人石曙光是第一个在长沙种葡萄的人。游客:多少钱一斤?石曙光:20 块。记者:不觉得贵吗?游客:这个比市场上的价格是要贵一点,但是我们刚才试了一下,它这个味道确实比市场上的要好一点,甜一些,而且我们自己觉得主要是自己采摘的,比较新鲜。石曙光的葡萄在长沙非常受欢迎,但他本人却并不是长沙人,他在即将升任家乡县农业局副局长的时候辞职,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长沙种葡萄。现在,他在长沙县拥有 8 个葡萄园,种植面积达到 2000 亩,葡萄销售的八、九月份是他最忙的时候。记者:我看今天人特别多。石

2、曙光:是的,今天上午人特别多,我们早上的时候还有一两千斤葡萄。 记者:一两千斤?石曙光:是的,一下子全部卖光了。现在,石曙光的鲜食葡萄和葡萄酒年销售额达到 2000 多万,他还组织成立了长沙市葡萄科技合作社,但是谁能想到,就在九年前石曙光刚到长沙县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认为这片地除了水稻还能种出葡萄。现在,在石曙光的葡萄园打工的村民对当时的情况还记忆犹新。长沙县青山铺镇钟应东:全部是稻谷,种稻谷,每户人家门前搞一块菜地,别的没有。记者:有没有人想过要种葡萄什么之类的?长沙县青山铺镇刘树平:那没想过,怎么会想种葡萄,种不成的。长沙县青山铺镇郑厚芝:我们这边一般不搞这些东西,只想种点田、柑橘、柚子等家

3、伙。村民们都认为这片地不可能种出葡萄,可是石曙光这个外乡人却为了种出葡萄在长沙县扎根下来。他放弃了家乡农业局副局长的职位,甚至在葡萄园里意外失去了自己最疼爱的弟弟。如今,石曙光不但在长沙县种出了葡萄,酿出了葡萄酒,他还把这个不被人看好的项目变成了一个产业,由他担任社长的长沙市葡萄科技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了 2 万多亩。为什么别人做不成的事情,石曙光就能做得很好呢?在石曙光承包的土地上,有一些闪闪发光的东西,这些东西对石曙光的成功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事情还要从 2001 年石曙光发现的一张废报纸说起。在这张过期的湖南日报上,石曙光看到了长沙县刊登的一则免租免税的土地招商广告,它让石曙光毅然放弃了县

4、农业局副局长的职位,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石曙光:一张招商广告,招商,是说 107 国道沿线的这些农田招商。一年免租,两年免税,政府还补贴 50%的基础设施费用,这个招商广告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住了石曙光。石曙光是湖南南县人,是县农业局的职工,家里五个兄弟,他排行老大。因为家里负担太重,石曙光一直在寻找赚钱项目。他发现,以前自己让父亲种的四分地葡萄倒是效益很可观。石曙光:四分地卖了 4300 元钱,当时的这个稻谷只有二十几元钱一百斤,所以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非常可观。石曙光决定在南县找一块地种葡萄,这样就足够补贴一大家人的开销了,可是找来找去,石曙光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而这则广告的内容对于石曙

5、光就像一场及时雨,来得恰到好处。石曙光马上按照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长沙县农业局,提出要包地种葡萄,但农业局一听说是种葡萄,立刻对石曙光进行了劝说。长沙县农业局副局长:我们作为政府来说,既然这个东西失败了,那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呢?为什么失败呢?那我不敢贸然地行动,又来推广,那又失败了怎么办呢?投入很大,是吧?那么石曙光 2003 年, 2002 年来了以后,当时我们也很怀疑,他在这里搞会不会成功? 长沙县农业局对那块地给出那么优惠的承包条件是有原因的,那是一块贫瘠的土地,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长沙县农业局曾经在这一带推广过葡萄,可是没有一家成功。很多人都以为这块地土质有问题,他们对种葡萄带

6、来的伤害一直都没有忘记。长沙县青山铺镇青山村袁炳坤:种葡萄难种,像我们这土质。长沙县青山铺镇青山村刘树平:种稻谷种得那么好,挣到千元一亩,怎么给他种葡萄?长沙县青山铺镇青山村朱明利:怀疑,那怎么不怀疑,他不知道土质有问题。无论别人怎么说,石曙光对那 50 亩地却怎么看怎么满意。更令人吃惊的是,当时南县农业局正要提拔他当副局长,石曙光竟然二话不说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带着一家人从南县到 240 公里之外的长沙县,偏偏要在一块别人认为种不出葡萄的地上种葡萄。石曙光:这土壤里很多反光,这就是我们葡萄园的一个法宝。我们当时来,就是看中这个土壤中间这些秘密的武器,这是一般人都不知道的。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

7、现泥土里还藏有一些金光闪闪的东西。这块土地到底藏有什么财富秘密,怎么会吸引石曙光放弃南县农业局副局长的职位来到长沙?令人想不到的是,两年之后,石曙光最疼爱的弟弟就在这片闪着金光的土地上丧命。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弟弟的去世,石曙光依然在这里坚持,他到底在图什么呢?石曙光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放弃南县农业局副局长的职位,来到长沙县青山铺镇种葡萄,可是因为当地推广失败过,村民和农业局都怀疑不能成功,石曙光却坚信自己的选择,他不但没有改变主意,甚至跟当地政府又追加了 70 亩地,2002 年春天要种第一批葡萄苗的时候,还把一大家子人全都带到了青山铺来。面对众人的质疑,石曙光为什么这么信心满满呢?其实早在考察

8、这块地的时候,石曙光就发现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记者:闪闪发光的,人家以为你地里埋了金子。石曙光:像银子。这土壤阳光一照射下就会到处闪光,这个种葡萄来说比任何土壤都好。这满地像金子般闪烁的东西让石曙光判断这是一块种葡萄的宝地。他和村民说,2002 年种下的葡萄,2003 年就能结果,但是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在吹牛。当石曙光请村民们来葡萄园帮忙的时候,村民们提出了一个他怎么也没想到的要求。石曙光:农户要求我们每天付当天的工资,就认为你这个搞不成,工资欠了怕我们走掉了。村民中有一个叫袁炳坤的,因为懂些种植技术,在村民中颇有些威望,他还当着石曙光的面断言,葡萄绝对不可能结果。长沙县青山铺镇三星组袁炳坤:我

9、们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就想着葡萄今年栽了明年挂果,任何果子都不能今年栽明年挂果吧,最少要三年,是吧?袁炳坤的意思就是石曙光根本种不出葡萄。石曙光也不甘示弱,两个人打起赌来。2003 年 7 月,也就是葡萄种下的第二年,真的挂果了,虽然量不是很多,可是串串晶莹,都挂在藤上。看到葡萄挂果了,在葡萄园干活的村民竟然主动说,工资不用日结了,到年底的时候一次付清就可以,他们对这个能让葡萄挂果的外地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任。那么,石曙光为什么敢肯定葡萄第二年就能挂果?它跟葡萄园里面那些像金子般闪光的东西有着什么关联呢? 石曙光:土壤中间这是云母片,这是云母,闪闪发光的。对着阳光的时候,闪闪发光的就是云母片。记

10、者:这些对葡萄有什么好处呢?石曙光:它叶子的背面,正面是直接照射,反面就是通过地面的反光,这样葡萄就更甜。当地老百姓还认为这种土很差,因为含沙量很大,他种这些水稻之类的,渗水速度很快,田很容易干,所以他们认为不好,他不知道这个种葡萄就需要这样的土壤。村民们认为种不了葡萄的土质没想到正是最适合葡萄的。其实石曙光能种出葡萄的关键还是做好了避雨工作。南方雨水多,而石曙光有种葡萄的经验,他早早就搭好了避雨棚,所以才敢跟袁炳坤打赌第二年一定能结果。有好事的村民知道石曙光和袁炳坤打赌的事,在葡萄挂果后直接把袁炳坤拖到了葡萄园里。长沙县青山铺镇三星组袁炳坤:他那葡萄苗就是长得一米多长就挂果了,挂果开花了,就

11、一串串开出来了花,但是同一年挂果的很少,不是全部都挂果了。 记者:你还是觉得惊讶?长沙县青山铺镇三星组袁炳坤:当然了。总是它已经成熟了,它那个葡萄,我还到这里来吃了葡萄,到这里来我输了,我跟他赌输了,我还是到这里来吃了葡萄。2003 年虽然只产了 2 万斤葡萄,但是葡萄的丰产期在第三年,石曙光对即将到来的全面丰收充满信心,只是谁也没想到,还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石家却已经付出了损失一个亲人的沉重代价。2004 年 6 月,当时石曙光一家还租住在附近的农户家中。一天中午,当石曙光最小的弟弟送肥料出门两个小时之后,葡萄园里传来了惊天的噩耗。石曙光的妻子:那个弟弟上这个马路的时候没有注意,就摔到路边

12、下面去了,他就这样摔下去就没有知觉了,就那样走了。关于那个最小的弟弟,石家已经没有保留任何照片了,因为每次只要看到跟他有关的东西,都会勾起石家每个人最痛的那根神经。石曙光:我还是非常愧对他的,把他带到这里来,是想搞好一点,以后能够有个好的生活,结果在中途就让他就这么走了,非常惭愧的。父亲:我没有怪过他,但是我是灰心过也是真的,所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到这园子,就很伤心,但是后来转念一想,他是在发展这个产业的时候丢了一条命,所以如果确实让这个产业就这样丧失,就这样结束,他也不值得,我也不行,心里也不甘。 父亲的态度给了石曙光莫大的安慰。当初他放弃南县农业局副局长的职位,带着家人来到长沙县就是

13、为了让全家人过得更好,可是现在反而让弟弟丧了命,如果就这么放弃葡萄园走掉,最对不起的就是弟弟的付出与牺牲。石曙光决定继续干下去。可是他没想到,接下来葡萄的大丰收竟带来了当地葡萄产业的大爆发,价格一路下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石曙光如何创造出 2000 多万的年销售额呢?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石曙光放弃南县农业局副局长的职位,在长沙县租下 120 亩地种葡萄,结果意外损失了自己最疼爱的弟弟。在父亲的鼓励下,本打算放弃的石曙光决定做下去。2004 年 7 月,葡萄园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产量达到了 24.5 万斤,是2003 年的 12 倍。在长沙县农业局的帮助宣传下,很多长沙市民都知道了长沙县有

14、本地产的葡萄,不少人驾车前来石曙光的葡萄园观赏采摘葡萄。游客:好棒,好棒,来,露个脸。游客:甜甜的。给我吃行不行?游客:全部吃完了。好甜的,那是。记者:味道怎么样?游客:可以,可以。你尝一个吗? 石曙光是长沙第一个大规模种葡萄的人,这引得很多人都来他的葡萄园参观取经,尤其是被长沙县政府列为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之后,参观学习的人更加络绎不绝,范围甚至扩大到了周边县市。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石曙光却隐隐感觉到了一种危机。石曙光:有的就是三五个人邀起来,类似考察,这个项目这么好,比任何的种植业都赚钱,我们怎么不搞,就来打听我们这些葡萄怎么种的,每亩地能够收入多少钱,就要预订苗子,我们从这个信息上面,就

15、悟出到这个葡萄可能会大面积扩展。在石曙光的示范下,周围很多人也开始大面积种植鲜食葡萄,到 2006 年的时候,种植面积超过了 7000 亩,葡萄价格开始下跌。而此时,未雨绸缪的石曙光又在谋划一个新的计划他要酿制葡萄酒,延长葡萄产业链。酿葡萄酒在当地是一个新生事物,当时的石曙光连酿酒要用专门的酿酒葡萄都不知道,夫妻俩把用鲜食葡萄酿出来的酒送给别人喝的时候,闹出了不少笑话。石曙光的妻子:以前还不知道要用这个设备,就是人工手工酿的,那时候酿出来的葡萄酒甜甜记者:那不叫酒,那叫饮料。妻子:对,那时候我刚开始就是用塑料壶,一壶一壶地送给他们喝,送给那些领导什么的,他们说你这是什么,我说这是葡萄酒,他说你

16、们这个是葡萄汁。湖南毕竟不是葡萄的主产区,没有人酿过葡萄酒,石曙光决定走到葡萄的主产区去学习酿酒。2006 年到 2007 年,石曙光拜访了中国很多跟葡萄酒有关的高等学府,参观了很多酒庄,也尝过了不少的葡萄酒。在 2007 年举办的葡萄酒评定会上,石曙光作为群众评酒员参加了比赛,取得了 43 分的好成绩。 石曙光:这个评酒是进行一个盲评,就是让这些评酒的人在不知道这个酒的产地、厂家、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就凭自己拿的这杯酒,站在自己专业的角度上面去鉴定,它的这个质量好歹。我们是个群众组,这个还是很高的一个分数,有的专家还只打了三十几分。石曙光对葡萄酒已经相当了解,他觉得酿酒的时机也成熟了。他从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请回了专业的酿酒师,进行试验。在我国北方的葡萄主产区,一般都选用赤霞珠等欧美品种的酿酒葡萄,但是它们移植到南方以后口感发生了变化。石曙光创新性地使用了南方野生的山葡萄刺葡萄来酿酒。刺葡萄因藤上长满刺而得名,个小皮厚颜色深,非常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