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9987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东川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构思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新一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事实上,以“内涵探究性课堂改革”为 特色的“ 静悄悄的革命 ”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更好教育资源、更多文化积淀、更深课程理解、更强专业水平”的城区优势学校,必将接过教育改革的接力棒,引领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1、 “静悄悄革命”的特点“乡 土性 课 堂改革” 的特征,主要体 现在 “以学生表达压缩教师表达” 、“以文本媒介 压缩话语媒介 ”、“以小组合作压缩个体独学” 和“ 学习前置 新授内容前置、 课外作业前置、复习讲评前置”(也就是典型

2、 经验中的“学生展示”、 “讲学稿”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方面,而“静悄悄的革命”则以“ 课程开发意识的苏醒”、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知识内在魅力的发掘” 和“ 优 化教学结 构、融合组织形式、探求有意 义学习”为主要特征。 “情智融起来, 对话深起来,差异多起来” 应该是“静悄悄的革命” 的课堂教学表 现,教学内容 “课程化”、教学手段的“ 信息化” 、教学模式的 “多元化”、学 习方式的“ 综合化”将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二、教改方法和原则(一)拿起“发现”这一利器一方面, “眼睛向外 ”:对国内外课堂教学模式 进行校本化 2尝试研究;另一方面, “眼睛向内” :“挖掘

3、”本校教师特色、 “提取”本校课堂“素材” ,通 过“组合”、 “嫁接”“打磨”,力争“培育” 、“总结” 、“提升 ”出我校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二)“把教师个体优势推广为集体行为,把优势学科举措提升为常规方法”,把一些“闪光点”、 “创新点”、 “小窍门”、“小绝招”加以强化、固化和提升,注重发挥教师个体和团体的创造性。(三)“百花齐放,模式多元,个性教学”智慧教学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 、“个性的”,在统一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应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甚至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构建我校具有各学科特色的个性模式(方法)。(四)“模式打造为引子,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塑造课堂特色为教学改革的推手,

4、形成适合本校校情的教学思想,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益” 的教学目标。三、教学思想与策略(一)教学目标求知增慧、修身养性(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是建构知识、启迪思维、发展智慧、完善人格的过程)。(二)教学策略晓之以理,让学生思考接受;导之以行,让学生活动探究;动之以情,让学生有情感体验;传之以神,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查有梁)。(三)学习方式 3有机融合“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班级学习” 课堂组织形式,利用“ 个体反思性学 习、同伴互助性学 习、教师引领性学习” 等多种方式,指 导学生进行“ 有意义 学习”。(四)课改重心学生“问题 解决能力 ”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 发现问题的能

5、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筛选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自我反思矫正的能力等。(五)评价标准简约丰实、情真意深。 (自然简约的活动形式,充实丰富的思维内涵,真挚动人的情感体验,意蕴深厚的思想领悟)四、学科特色与内涵解读(一)语文学科的“情意课堂”1.情意课堂 = 情境 + 意境(情境创设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意境构思以生本思想的课程开发、有机融合的组织形式、自然简约的学习活动、意趣盎然的启发引领,达到学思统一、情知交融、活跃着生命律动的境界,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2

6、.情意课堂 = 情感、情趣、情操 + 意 义、意趣、意蕴(情感以情激情,唤醒学生情感体验;情趣智慧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情操育人为本,培育学生高尚情操。意义运用“ 有意义学习” 方式, 赋予课堂丰实的思 4维内涵;意趣发掘知识或解决问题内在魅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愉悦;意蕴在科学理性的“三重对话” 中实现对知识、生活感受与人生意义的情感共鸣和思想领悟)。(二)数学学科的“本色课堂”1.本色课堂遵循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调动学生探究的本能意识,发掘学习内容的本意内涵,追寻解题思路的本源方法,通过互动交流的本色对话,促进学生发展的本真发展。2.教学策略本质提升“讲练结合,反馈达成” 的教学精华,强

7、调“ 基本知 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基本思想” 五项 要求。3.课堂变革抓手:特色化作业设计、教研化教师备课(三)英语学科的“外化课堂”1. 外化学习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达、表现(如:听、说、读、写、演)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 “外化 ”就是在教学 过程中,把对问题 的分析思考、总结归纳以及具体解答的推导过程用(文本、口头、身体)语言形式表达出来。2.外化课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把知识表达、呈现出来。在学生思维外化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发现潜在发展力量和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而实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智慧教学。 【当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观点、愿望、理由用

8、语言向别人表达时,必须先在头脑中利用表象和言语符号进行思维,从而把自己清晰的思想以符合文法、逻辑的 5他人能理解的外部形式或动作表达出来】3.注意事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吸收与表现相结合。吸收是内化,表现是外化;吸收是表现的前提,表现是吸收的发展与深化。情感与认知相统一。情感既是认知的动力,又是认知追求的目标。外化与共享相一致。外化的目的一方面是检验自己,展示自己,肯定自己;另一方面是与大家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展示自己,肯定自己。五、实验时间(一)准备阶段课堂调研,制订方案和课堂教学改革标准评价指南,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学习教学理论,加强教育研究,着重国内外课堂模式的校本化探索。(二)实验阶段课堂教改实验阶段,发掘本校课堂特色方法,尝试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加大与外校的交流与合作,注重课改专家的理念引领,理顺各学科课堂的基本流程。(三)总结阶段课堂教改实验阶段,逐步形成本校特色“教学思想” 和个性“ 教学模式” ,力争召开学区 级范围的 现场会。六、组织保障(一)成立专门课改领导机构,给予强有力的行政支持。教改小组组长: 赵贵元 副组长:王有斌教改小组组成: 教导处 6各教研组负责人:陈有冕(语文学科)王有斌(数学学科)马小岚(英语学科)(二)制订相应的奖励方法,鼓励勇于教改的先进典型。(三)根据教改实际需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