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399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顶管专项施工方案_secret(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写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施工部署 .1四、施工准备工作 .2五、顶管工程施工 .2六、施工计划 .8七、质量保证措施 .8八、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91一、 编写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写依据如下:1、XX 号小区道路完善工程施工图设计图图纸、XX 号小区道路完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5、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6、惠州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文件;二、 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XX

2、 号小区道路完善工程 D1000 顶管工程横跨北三环路;管材采用 D1000 的混凝土管埋深约为 5m,全长 54 米;工作井、接收井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顶进长度、地下障碍物、交通影响等)而确定。总工期:240 天;施工单位:XXXXX。本工程由惠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投资建设,XXXXX 设计,XXXXX 勘察,XXXXX 监理,XXXXX 组织施工;由 XXXXX 担任项目经理,XXXXX 担任技术负责人。2 施工参照标准1) 、 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08-221-962) 、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08-220-963) 、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程GBJ

3、141-904) 、 防腐蚀工程施工规程YS1411-895)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 、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J208-837) 、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93三、 施工部署1 施工组织安排本工程需要采用人工顶管的管段为计划用 1 套顶管设备,分成两个阶段顶进,第一阶段为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第二阶段为人工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22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3 施工顺序施工顺序为: 工作井施工 顶进设备安装调试 吊装砼管到轨道上 连接好工具管 装顶铁 开启油泵顶进 出泥 管道贯通 拆工具管

4、 砌检查井。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上图所示。四、施工准备工作1 生产准备1) 、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2) 、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3)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4) 、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5) 、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6) 、根据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2 技术准备1) 、审查施工图纸和进行各专业图纸会审,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2) 、做好标高点控制,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3) 、按照规划局提供的永久水准点,引临时水准点至井下,施

5、工中经常进行校核。五、顶管工程施工1 施工组织安排本工程需要采用 D1000 人工顶管,共 54 米,第一阶段为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第二阶段为人工顶管的实施,其中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可以交叉作业,速度较快,设备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1)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工作井施工 设备安装 管吊装就位施工准备开机顶进回收掘进机头结束 复核 废泥外运 施工下一节3工作井施工设备安装管吊装就位施工准备开机顶进回收掘进机头结束测量控制及纠偏复核废泥外运施工下一节2) 施工顺序工作井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道上连接好工具管 装顶铁开启油泵顶进出泥管道贯通拆工具管砌检查井。2 人工顶管施工1) 人工顶管顶力的计

6、算:a) 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根据经验公式: P=n P0其中:P总顶力n土质系数。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a) 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b) 土质为中粗砂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 34。取 n 为 2.0。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 2 吨,最长段以 54 米计,每节管长 2 米,共要顶进 27 节管,则 P02*2754 吨。则总的顶力为:P=n P0 2.0*54108 吨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 1.3

7、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 140 吨, 取总的顶力 F200 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为 100 吨。b) 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较差的,即开挖时容易引起塌方的,可采用先顶后挖的方法施工。根据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先顶后挖时,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所受的阻力,主要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工具管正压力: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量、工具管格栅形态及管内挖土状况有关。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软土层一般为 20-30t/m2,硬土层通常在 30-60t/m2。大于 40t/m2 时表明土质较好。F1=S1K1其中F1-顶管正阻力(t)S1-顶管正面积

8、(m2)K1-顶管正阻力系数(t/m2)4F1=S1K1=r2K13.14*0.55*0.55*3533.2 吨c) 管壁摩擦阻力:管壁与土间摩擦系数及土压力大小有关。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管壁摩擦阻力一般在 0.1-0.5t/m2 之间。F2=S2K2其中F2顶管侧摩擦力(t)S2顶管侧面积(m2)K2顶管侧阻力系数(t/m2)F2=S2K2=DLK2=3.14*1*54*0.5=84.7 吨顶管阻力为以上二种阻力之和,顶进长度按最长管段 54 米计算,总顶力:F=F1+F2117.9 吨因此,取总的顶力 F200 吨,选用两个 100 吨的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2) 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施工

9、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施工方法采用人工挖孔护壁法施工。a) 工作井施工工作井采用人工挖孔护壁支护结构。工作井直径为 7 米,开挖深度为 4 米左右,壁厚 25cm,具体配筋方案见设计图 S-24。(a) 施工工艺采用分层开挖,分层浇注井壁的方法施工,每节开挖护壁的高度最多不超过 100cm。(b) 施工技术要求(c) 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 1.0 米。(d) 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 35d。(e) 模板拼装要平整,牢固。(f) 层与层之间搭接部分的泥土要清洗干净,并凿毛。(g) 护壁的下一节和上一节的搭接长度不小于 10cm。(h) 钢筋的配置必须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浇注的砼必须使用震动棒进行振捣,要

10、浇注混凝土是否到设计标高回填 300mm 厚碎石垫层(i) 井内的积水由集水井(长宽高为 30cm30cm40cm)及时排走,抽水时要注意用电安全。(j) 严格控制后靠背、洞口墙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洞心的标高和洞口的直径要符合设计要求。5(k) 浇注完后,养生 72 小时,才能拆模并开挖下一层。(l) 第一层护壁必须勾挂在井口周边。(m) 确保工作井的净空尺寸满足设备要求。(n) 底板的标高要符合设计要求。3) 顶管工作井内设备安装a) 导轨安装。严格控制导轨的中心位置和高程,确保顶入管节中心及高程能符合设计要求。(a) 由于工作井底板浇注了 20cm 的砼,地基稳定,导轨直接放置在工作井的底板

11、上。(b) 严格控制导轨顶面的高程,其纵坡与管道纵坡一致。(c) 导轨采用浇注砼予以固定,导轨长度采用 23m,间距设置为 60cm。(d) 导轨必须直顺。严格控制导轨的高程和中心。b) 下管、顶进、出土和挖土设备:采用电动卷扬机下管,用千斤顶、高压油泵作为顶进设备,用斗车、垂直牵引的卷扬机作为出土设备,用空气压缩机带风镐机作为挖土设备。c) 照明设备:井内使用电压不大于 12V 的低压照明。d) 通风设备:人工挖土前和挖土过程中,采用轴流鼓风机通过通风管进行送风。风量的计算:(a) 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kmq式中:Q所需风量,m3/min;k风量备用常用系数,常取 k=1.11

12、.2m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q洞内每人每分钟需要新鲜空气量,通常按 3m3/min 计算。现管内有两人工作,一人开挖,一人负责运余泥,取 k=1.1,m=2, 则有 Q=kmq=1.123=6.6 m3/min(b) 2、漏风计算Q 供PQ式中:Q计算风量P漏风系数6采用 200PVC 管,每百米漏风率一般可控制在 2以下。取 P1.02,则 Q 供PQ6.61.026.73 m3/min取风量大于 7000L/min 离心鼓风机(或高压空气压缩机)作为通风设备则可以满足要求。e) 工作棚架:作为防雨及安装吊运设备。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20#工字钢梁。在工作平台上设起重架,井旁边装

13、置电动卷扬机。4) 引入测量轴线及水准点a) 将地面的管道中心桩引入工作井的侧壁上(两个点) ,作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b) 将地面上的临时水准点引入工作井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为顶管高程测量的临时水准点。5) 下管a) 下管前,要严格检查管材,不合格的严禁使用。b) 第一节管下到导轨上时,应测量管的中线及前后端管底高程,以校核导轨安装的准确性。c) 要安装户口铁或弧形顶铁保护管口。6) 千斤顶和顶铁的安装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由前面顶力计算可知,本工程最长管段的顶力为 200吨.拟采用 2 台 100 吨液压千斤顶。a) 千斤顶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千斤顶的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根据施工经验,采用机械挖运土方,管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 1/41/5 处为宜。b) 安装顶铁应无歪斜、扭曲现象,必须安装直顺。c) 每次退千斤顶加放顶铁时,应安放最长的顶铁,保持顶铁数目最少。d) 顶进中,顶铁上面和侧面不能站人,随时观察有无扭曲现象,防止顶铁崩离。7) 顶进施工工作坑内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各部分处于良好状态。即可进行试顶。首先校测设备的水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